(5)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读出疑问语气,显示质问、责备,催促之意。 (6)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公输盘在无言以对的情况下,只好虚晃一枪,把矛盾的焦点转移到楚王身上。要读出他狡猾推脱而又仗势欺人的语气。 (7)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注意“善哉”的虚伪。“虽然??”则体现了一个霸气十足的诸侯的强硬与蛮横。 (8)公输盘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公输盘在心里做着阴暗的盘算,要读出阴险并带有威胁意味的语气。子墨子敏锐地揭穿这一阴谋,显示出胸有成竹、镇定沉着之意。 3.选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其余同学评点。 合作探究1-12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用工具书,翻译课文。 子墨子:指墨翟。前一个“子”是其学生对他的尊称;后一“子”字是当时对男子的尊称。 起于齐:自鲁国出发。起:起身,出发。 夫子:先生,这里公输盘是对墨子的尊称。 何命焉为:(有)什么教导呢?命:教导,告诫。 焉为:两个字都是表达疑问语气的句末助词。 侮:欺侮。 臣:墨子的自我谦称。 藉:凭借,依靠。 说:同“悦”,高兴,愉快。 请献千金:请让我献给你千金,(作为杀人的报酬)。“请”在此为表示敬意的副词。金:量词,前期秦朝以二十两为一金。 义:崇尚仁义 固:本来,从来。 请说之:请允许我向你说一些话。说,陈述,解说。 何罪之有:有何罪。这里的“之”字,没有实义。 2.墨于是如何劝说公输盘的呢? 明确:墨子见公输盘,并没有直接劝阻,而是先设下圈套,请求公输盘替他杀人,借此激怒公输盘,引出公输盘冠冕堂皇的理由“吾义固不杀人”。接着,墨子就抓住公输盘这句话大做文章。“宋何罪之有”一句,轻描淡写而又咄咄逼人,立刻将帮助楚国攻打宋国的公输盘置于理亏的境地。然后,墨子用“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从各个方面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有口难辩。“义不杀少而杀众”一句,揭示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的欺骗性。 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 1、速读课文,概括出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 以“见”字一线穿珠。 墨子见公输盘→墨子见楚王→墨子见公输盘 (1~12) (13~16) (17~22) 第一回合是墨子使公输理屈词穷;? 第二回合是墨子使楚王理屈词穷; 第三回合是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2、墨子的劝说技巧表现在哪些方面?
21
说理巧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怒公输盘,五个“不可谓”,义正辞严;婉劝楚王,三次夸饰楚国,在取悦对方的同时置对方于理亏的境地。(2)逻辑性强。主要表现在劝阻楚王时,巧用类比,对比,环环相扣,无懈可击。(3)先发制人,保持主动。在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中,每一次都是巧妙出击,化被动为主动,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机智善辩。墨于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的境地,公输盘的“义”,楚王的“窃疾”均成了墨子制敌的法宝,以于之矛攻子之盾,公输盘与楚王一“服”一“善”,是多么的无奈和苦涩呀。 语言富于表现力.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他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乃至愚蠢的举动。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打消楚国的攻宋企图的这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于勇敢无畏、镇定自若的特点。 3、谈谈你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看法 墨子: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 公输:顽固、阴险、狡诈。在民间传说中是能工巧匠,是正面形象,在本文中他既好名又好利,既要为楚国制造云梯攻打宋国,争取楚王宠信,又要标榜自己有“正义感”。 楚王:虚荣、愚蠢、阴险、狡诈。 4、课堂小结。 《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与楚王阴险、狡诈,从而说明了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野心。文章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鲜明,说理充分,语言生动,是《墨子》的代表作。 教 学 反 思 朗读应是语文教学的主干,想象,思维,技能,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是附着在这一主干上的,是融合于其中的。课堂是要放手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就应该鼓励,并顺着这一问题去引导学生,给他从小种下探索思考的种子。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课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囿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我们不应该带有什么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 这种错误观念。我们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广阔的空间。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
22
六、论坛交流纪实
时间1 2015.9 地点 主题 语文教研组办公室 主持人 郭建锋 交流人 语文组全体成员 确定课题名称,明确研究方向 内容记录 一、组长介绍课题申报情况。 二、组长谈对课题的设想。 统一认识,了解农村初中语文课堂学生朗读能力情况的理论研究对于深入开展整合教学的必要性。充分认识我校目前在此基础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展此项研究的可行性。 三、讨论:课题名称的确定及研究方向。 四、决议: 1、课题名称: 提初中生朗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2、研究的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听、说、读、写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读是阅读教学重要环节之一”。语文教学其实质就是言语能力的培养,言语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语感左右着语文叫的质量和效率,而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课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语言所蕴涵丰富的情感”。 3、方案由组长负责制定,然后再进行集体讨论修改。 学习和研通过本次研讨我们确立了目标指明了方向,今后在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讨1.立足课例研究,提高全体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给2.创新表达载体,提高全体师生发表热情,突破朗读难的问题。 我的启示
23
语文教研时间2 2015.10 地点 主持人 郭建锋 组办公室 交流人 语文组全体同志 主题 朗读教学方法谈 内容记录 一、探讨语文课堂学生的朗读方法 二、个人发表自己的朗读方法 1、培养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 2、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的习惯。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习惯。 4、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5、培养阅读时圈画批注的方法。 6、养成朗读后做小练笔,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学习和研通过本次研讨在朗读教学中,应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主动性,发现别讨人未发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为学生质给疑创造机会。 我的启示
24
时间3 交流人 2015.11 语文组全体教师 地点 主题 语文教研组办公室 主持人 郭建锋 课题实验问题反馈交流 内容记录 一、学习或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欠缺 2、部分学生朗读能力差 二、探究行动 1、提示解决问题的方案 2、早读、课堂加强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三、同伴互助 1、由朗读水平高的教师给大家示范。 2、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反思、教学随笔 1、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学习和研讨本次研修帮助我们进行一次反思,是一次“自检”。总结经验,以利再战。可给以通过总结提高实验研究的层次和水平。 我的启示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