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全套教案(8)

2025-08-15

3. 没有足够的工具、不知道如何选用工具、不知道科学地使用工具 4. 观察不仔细、精神不集中、没有耐心等 5. 不会表达观察结果 6. 分析能力不能适应观察要求。

?

?

学生需要通过自己在学习实践中构建起属于自己的观察的认知结构,这种认知结构需要在体验的基础上生成,即有一个感知、体验、内化的过程。 观察教学的基本环节:

1. 创设情境,吸引注意

? ?

? ? ? ?

直接出示实物;

从学生自己提出的有争议的预测导入(如空气占据空间一节,出示一个瓶子,把一个气球放入这个瓶子,用气球口封住瓶子,让学生预测,气球能够吹大吗?存在两种意见。) 从学生的不同感受引入: 以科学小故事导入; 用科学小实验导入

以图像导入:如摆的研究,用多媒体录像的方式,把各式各样的摆钟展示在学生面前。

1. 明确目的,指向鲜明:

教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教师用反问或选择句式引导学生思考:

? ?

这个观察的要求到底是什么? 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1. 走向开放,自主选择

让学生自己制定观察计划,自由选择观察方法、观察工具、观察记录的表现形式、汇报观察结果的表达方式、收集相关资料的途径、自主分工.如《保护鸡蛋》 1. 合作研究,优势互补

?

? ?

通过交流,可以分享彼此的观察,互相弥补经验上的不足,达到重复观察的效果,最终让事实全部呈现,推进后面的研究与学习。 通过讨论还可以发现一些矛盾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们在小组或小组间建立起合作的规则

1. 综合运用,细致观察 2. 巧用记录,留下过程 3. 表达交流,形成共识:观察教学要尽量给学生一个全班共同认可的观察记录,也就是可靠的事实或证据。

?

观察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观察的目的要明确

观察教学首先要让孩子们明确观察的目的和观察的对象,并试图提出假说。如《纸飞翼》中,提出“怎样使纸飞翼下落得慢些?”《空气占据空间》:瓶子里的气球为什么不能吹大?假说:空气占据空间。证明:把瓶底钻一个洞,并把整个装置放入水中。教师出示有结构的材料:砖块、杯子、白纸、塑料袋等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想法。

1. 一次观察活动只针对一个科学问题 2. 所观察对象的变量要少,一般不超过两个 3. 观察一定要配合记录与描述

? ? ?

数字的形式 文字的形式 绘画的形式

1. 强调观察记录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 观察教学与思维活动要结合起来 3. 努力发展学生的观察品质

教师要紧紧抓住观察的契机加强培养学生细心、耐心、恒心等心理品质,尊重事实、寻找证据的态度,克服困难、勇于发现、大胆质疑的精神。 课例《我的手》

一、游戏导入

1.上课之前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怎么样?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做对对碰”。老师说一个动作,你就用手把它做出来,看谁听得清、做得准。(摸一摸、抓一抓、抠一抠??)师:手能做这么多动作,可真巧。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我们灵活的手。(板书:我的手)。 (说明:通过一个小任务让学生体验手的灵活性,激发探索手灵活性的兴趣。)

2.那我们的手能做哪些事情呢? 写字:你能写给我们看一下吗? 拿东西:你能拿着试一下吗? 画画?

二、观察实验、合作探究 1.观察我的手

(1)教师:我们的手真能干,没有了它可不行。现在我要考考大家对手这个小伙伴是不是真的很熟悉,现在

请两个同学上台来,戴上手套,回忆一下手上有什么?在手形记录单上画出来。(同时在黑板上画)

刚才这两位同学通过回忆,将记忆中的手画出来了,他们回忆得准确吗?那我们有什么办法知道呢? 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仔细观察一下手,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张记录单,大家看:左边是我们的手掌,右边是我们的手背。大家可以看一看我们的手,把你看到的画在记录单上。

(2)学生活动:学生对手进行观察,然后画下来。

(3)交流评议:

教师:你看这位同学真善于观察,已经画好了,让我们来看看他画得怎么样。

(4)展示作品:学生上台展示记录单,汇报自己的发现,请同学在黑板上另一记录单上画出来,同时板书观察到手各部分的名称。

说明:通过设计“观察手、画手、描述手”这一系列小任务组成了一个较大任务——手的观察,各任务之间既相互关联、又逐步推进,为后续手的灵活性探究打好基础。本环节任务的设计遵循了一定的科学原则——科学探究始于“细致观察”,《课标》要求“能用各种感官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语言表达”。通过对观察结果的描述能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准确和清楚,还可以检验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思维的参与状态,在交流、倾听与评议中则能使学生不断修正自己的思维。)

2.探究手的灵活性与褶皱有关

对于我们的手,大家有了这么多的发现,我们就一个一个地来研究一下它们怎么样?先来研究褶皱行不行? (1)师:请大家看一看手指这个地方的皮肤(教师手指横线),摸一摸,再摸摸其他地方,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觉?

生:是皱皱的。

师:对,像这样皱皱的皮肤就叫褶皱。(板书:褶皱) (2)师:那它有什么作用呢?

请每个组将两个吸管拿出来,一根有褶皱、一根没有,请大家玩一玩它们,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活动) 师: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

师:你可真会观察,有了褶皱能便于手指弯曲。手才会这么灵活。

(说明:通过“摸自己的褶皱”这一小任务自然地过渡到褶皱作用的探究上来,利用教师提供的两种不同的吸管这一材料,小组合作完成“探究褶皱有何作用”这一任务。)

3.探究手的灵活性与关节有关

(1)接下来大家还想研究什么呢?(关节)那关节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到吗?那你们想看看吗?(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大家看。(出现一张手的X光片)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手的骨头)

师:(指着骨头)哦,这是手骨头,在两块骨头中间连接的地方叫关节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全套教案(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基于plc 八层电梯设计 论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