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出示儿童诗《不学写字有坏处空》,并范读: 《不学写字有坏处空》 小虫写信给蚂蚁, 他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 表示( )( )( )。 蚂蚁收到他的信, 也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 表示( )( )( )。 小虫不知道蚂蚁的意思, 蚂蚁不知道小虫的想念, 怎么办呢?
2、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这首小诗,猜一猜小虫和小蚂蚁分别说了哪三个字?
3、生:小虫说:“你好啊”,蚂蚁说:“我很好”。 生:小虫说:“我不好”,蚂蚁问:“怎么啦”。 生:小虫说:“嫁给我”,蚂蚁说:“我愿意”。(大笑) …
师:笑过之后告诉大家,儿童诗还有充满童趣的特点。 (板书:充满童趣) 4、小结。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经常可以看到草叶上有小虫子和小蚂蚁咬的洞。这些自然现象,我们早已司空见惯。如果针对这些普普
通通的现象,展开丰富的想象,你也能写出一首首充满童趣的小诗来。 (三)赏读儿童诗《萝卜》 萝卜妹妹, 你真粗心,
捉迷藏时把头发留在外面。 1、谁来读读这首诗?
2、你觉得这首诗好吗?好在哪里?
3、师小结:拟人这种修辞手法的巧用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它让平淡的萝卜顿时增添了许多诗意。实际上在儿童诗的创作中,不仅是拟人,我们还需要巧妙地综合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师板书:巧用修辞。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对这三首浅显、优美而又最具特点的儿童诗的诵读、欣赏,唤起了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这三首诗的语言和内容,去感受、品味儿童诗的特点,使学生感到写诗并不难,关键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并潜移默化地变为学生自己写诗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写诗的方法启迪和语言的熏陶,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写诗的情境。】
三.激发想象,诗意再现
1、写好儿童诗最主要的是要有丰富而大胆的想象,现在老师要测测你们的想象力,先让我们来做个热身运动吧!
2、出示:熊猫在雪地上画了一条横线,小马看见了,可高兴了,它
说:“这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我沿着它跑过去,就能( )! 生:就能跑到大草原,吃到青青的草。 生:就能跑到好朋友兔兔家,和它一起玩耍。 生:就能跑回远方的家,和爸爸妈妈团聚了。
出示:熊猫又在雪地上画了一条横线,小马急得大叫起来:“( )”。
生:哎呀,路这么崎岖,我到不了草原了。 生:不好,前面有一条小河,挡住了我的去路。 … … 3、师小结。
4、让我们走进魔法训练营。 课件出示: o 看到o,你认为它是什么?。
5、师:有一个孩子,他由“○”他想到了“蛋”,由“蛋”他想到了: 课件出示《蛋》:这个皮球不圆嘛!也可以滚吧?滚呀滚??“啪嗒” 。 师:想想看发生什么事了? 生:蛋壳破了。
生:从里面蹦出一只小鸡。 生:从里面跑出一只小恐龙。
生:这是一个金蛋,金蛋破了,里面滚出了许多黄金。(笑) 生:里面滚出了一个小小的太阳。 师:把蛋黄想成了小太阳,多么形象啊!
生:里面跑出一个小孩。(笑)
师:这个小孩是你吗?噢,不是,那是谁? 生:长袜子皮皮。(大笑)
师:如果从里面跑出一本本童话书,那就更神奇了。(笑) 生:从里面跑出了两个太阳。 师:(愣住了)怎么会有两个太阳呢? 生:因为这是一个双黄蛋呀!(大笑) ……
师:哈哈,从蛋里跑出的是一个个惊喜!你们的回答让我惊喜! 6、师:有一个女孩,看到这个“O”,她想到了眼睛,也写了一首诗,不过,她要请我们同学帮忙写完,行吗? (1)出示:
是天空的眼睛,
露珠是 的眼睛, 奶奶眼睛看不清, 是奶奶的眼睛。 a、学生自由填诗。
b、问:为什么我是奶奶的眼睛?
(2)现在,让我们一起把这首我们集体创编的儿童诗读一读。 过渡:同学们,儿童诗是自由的、快乐的,有着丰富的想象,写出了你们的天真,而且充满了情趣,也表现出了你们的一片真情?? 【设计意图: “想象”是儿童诗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以线条、
“ O”为突破,让孩子们自由,大胆地想象,由此及彼,师生合作口头创作儿童诗,降低了创作难度;先进行直接想象训练,而后进行更深层次的间接想象训练,这样循序渐进地引导,使学生能够口头创作简单的儿童诗,学生在亲身语言实践训练中不但有效地激活了思维与想象,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诗话”语言的训练,这就给后面的动笔写儿童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也给自己树立了信心。】 四.尝试创作,步入诗意
1、在刚才的训练中,我们的想象多了一些夸张,添了一些童趣,诗的意境就更浓了,听着同学们充满想象的表达,我觉得你们全是一个个小诗人,想不想自己动笔写一首儿童诗,当一回真正的小诗人? 2、现在就请同学们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来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 蓝天是摇篮, 摇着星宝宝, 白云轻轻飘, 星宝宝睡着了。 自由读,指名读。 课件出示: 大海是摇篮, a. 谁会填一填?
b. 大海是个丰富的世界,还有吗?
c. 还有什么是摇篮,摇着什么宝宝?写下你创作的儿童诗,你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