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拿出已经画有线条画的彩色树叶。 2.启发学生给图配文。
师: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让线条的梦拉长,拉成诗句一行行。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画的内容,用诗的语言,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写出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自由创作。别忘了署上自己的大名。 (播放旋律优美的音乐。)
(生自由选择创作。师巡回指导,随机点拨。) 3.展示诗作,交流评价。
生:《流星和雨》——“唰”,一道道流星滑过夜空。人们迫不及待地许了一个美好的愿望。“哗啦啦”,一颗颗雨点从空中落下,小草们迫不及待地许了一个愿,在小草的眼里,雨就是许愿的流星。(黄心悦)(掌声)
生:《小亭子》——蘑菇,是一个寂寞的小亭子。没有朋友,很孤独。白云姐姐见它这么难过,心里一酸,眼泪哗啦哗啦地,流了下来。小动物们见了,走到亭子里,一起玩耍,小亭子有了伙伴,不再孤独,不再寂寞。(陈钰童) 生:《雨》——雨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不打招呼就落了下来。在伞上打鼓,在池中逗池塘笑,在屋顶上滑滑梯。云妈妈看见了,气黑了脸。(李逸文)(掌声)
生:《云》——是谁划来了一叶洁白的小舟?是天女?不,是风。它把雨带给沙漠,希望让它不要太干。它把雪撒给北国,希望让它再美一些。它把雨、雪、雾带到需要它的地方。(常惠宇)(掌声) ……
师:你们真是一个个小诗人,从你们口中流出的,就是一个个美丽的诗句。 十一、一棵树的独白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棵没有树叶的大树。 2.练习说话。
师:这是一棵()树。 生:这是一棵光秃秃的树。 生:这是一棵没有树叶的树。
生:这是一棵生长在冬天里的树,光秃秃的树枝上,没有一片树叶。
师:让我们用写着诗句的彩色树叶来装扮它吧! (生把手中的树叶贴在树枝上。) 师:现在谁来说说看:这是一棵树。 生:这是一棵五彩缤纷的树。 生:这是一棵美丽的作文树。 生:这是一棵挂满诗句的作文树。 生:这是一棵载着童年梦想的树。
生:这是一棵长着彩色树叶的童话树,这一片片树叶就像一个个绚丽的梦。(掌声) ……
十二、遥望春天
师:让我们用真情和快乐来浇灌,相信,在这个冬天的背后,我们梦里是春天,梦外也是春天。
同行评说
诗意课堂因“丰富”而精彩 朱永红
听郭老师的课是幸福的!郭老师扎实的文学功底、深厚的语文素养,令我折服。从这节课中,我学到很多,并一直在思考:为什么郭老师的课堂如此灿烂多彩、诗意奔腾、才情纵横?我想,这应该来自于她的——“丰富”。
1.丰富的教学情感。郭老师热爱写童话,是一个情感极其丰富的人。课堂上,我们看到的郭老师总是笑意盈盈,为孩子一个稚气的错误,一个奇妙的想象、一个夸张的说辞……于是我们看不到孩子的拘谨,他们和郭老师一样,笑意盈盈,那一份沉浸和投入,那一份沉醉和忘情,令人怦然心动。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才能随时可见孩子敢于去超越教师,超越自己的语言,实现诗意的飞翔。 2.丰富的教学语言。“语言不是蜜,但是可以粘东西”。在课堂上,郭老师
声情并茂的朗读,恰到好处的点拨,机智幽默的旁逸,开合自如的迁移,一切都了无痕迹。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濡染,获得了感动。那像山泉一样美丽的声音,停留在我心中,也感动着激发着吸引着孩子们展翅翱翔于儿童诗的天空。 3.丰富的教学经验。郭老师的教学设计匠心独运,新颖洒脱,整个课堂的教学设计切入点贴近孩子,能激发孩子最大的兴趣,引领孩子去想象,去发展语言。郭老师巧妙地引导和点评,同学们精彩的发言和互动,让大家感受到了一份震憾,一份欣喜。原来,儿童诗可以这样轻松地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原来,儿童诗可以像“魔法树”一样,牢牢抓住孩子们的心。
4.丰富的阅读积累。我想这一定是郭老师自己的班级,是一群和郭老师一样爱读书的人,是一群有着深厚语言底蕴的孩子,因为我闻到了浓浓的书香。感受到的是自信和激情,领会到的是对自己、对老师、对亲人、对生活的热爱!没有日积月累去读书去厚积,要薄发出这样的课堂,要生成出这样的精彩是不可能的。
教育观点
诗意语文 诗意的我 郭学萍
语文是什么?在我心中,语文是一株美丽的树,枝叶茂盛,鲜花盛开。每一片绿叶,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每一朵鲜花,都绽放出诗意的笑靥;根,深深地扎入生活的土壤;果,是智慧与灵性的喷发。
诗意是什么?一碗平淡无奇的燕麦粥没有诗意,但是当你往燕麦粥里加些草莓丁,再撒些葡萄干,然后倒入一小杯酸奶,最后点缀一颗樱桃,这时你会发现,这碗燕麦粥就变得有些不一样了,你的早晨也会因为有了这样一碗粥而充满诗意。 诗意是什么?诗意就是一颗朴素如菊、自由如风的心灵。想起两千五百年前,孔子杏坛讲学,泗水河畔,论水言志,是何等的诗意盎然!所以说,“诗意”不是对“语文”的一种限制,它只是人生态度的一种彰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理解的诗意;“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太史公追求的诗意;“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是曹操求取的诗意;“不为五斗米折腰”,
高唱《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归园田居的诗意。
我的诗意在哪里?在我的童话中,在我的课堂上,在我和孩子们的每一日交往中,在我的每一个文字背后。
我是那种在现实和童话之间游走的人,有很多的幻想和淡淡的绝望。就像一首诗写的那样:童话像孤岛上的一片榕树林,任岁月潮汐的变化,听藤丫深处“格格”作响,那里在生长着童话……当不愿长大的我穿越岁月的流光碎影,与那些摇曳在梦幻中的童话携手共舞时,就仿佛迎来了一个繁花似锦的心灵春天。 写童话是一种奇妙的经历:你的眼睛要善于观察,你的想象要敏于飞翔,你的心要乐于体味。更重要的是,你要保持你的心灵相对纯粹。“梦一样的暑假过去了,太阳像个香软的荷包蛋挂在九月的天空。枫叶红了,银杏叶黄了,蓝色的矢车菊开满校园,世界美得像个童话。”这是我的系列童话《书包里的跳跳鼠》中的一处描写,我心中的世界就像童话一样斑斓无比。
我知道人生中总有各种因缘促成自己倾向于某种存在方式,如果让我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诗意地栖居”,我多么希望孩子们的每一个早晨都能绽溢如花,我想孩子们在春天能放牧绿色,秋天能握穗在手……
许多朋友说:“郭老师给我们的印象是不食人间烟火。”我笑了起来,想到课堂上,一个孩子说:“人像鱼一样在逆风中行走,每一步都那么艰难。”我和孩子们就是那一条条在逆风中挣扎着的鱼。所以,我鼓励孩子们编童话,鼓励孩子们写儿童诗,鼓励每一个稚气的想象,鼓励每一点天真的浪漫……我把我写的童话读给他们听,我和他们一起天天读卜劳恩,读几米;读林格伦,读曹文轩;读EB·怀特,读JK·罗琳……现在的孩子太苦了,现在的老师也太苦了,如果没有阅读,我不知道我们的精神世界里还剩下些什么?
想起这样一句话:“在云朵之上,我们不是天使,但我们的内心拥有轻盈的翅膀。”每天和孩子们一起读书,每周都坚持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用阅读温暖孩子们的心灵,也温暖我自己。
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皮耶罗·费鲁奇说“孩子是个哲学家”,我说“孩子天生就是诗人”。而我,就是给这一群小诗人上课的老师,自然诗意满怀。当然,这里的诗意,不是狭义的文言和诗歌,而是指课堂上师生交往心领神会、和谐融通的默契;是方法潜用得心应手、出神入化的机变;是课堂氛围情趣并茂、
轻松愉悦的境界。诗意的语文课堂应当浮动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并时时感受生命的绽放、闪光或激荡。
当然,因为诗是个性的,诗人是不同气质的,诗意的语文课堂自然是五彩缤纷的。有人说,我的课堂不像课堂却又是真正贴近学生实际的课堂;还有人说,我的课堂更像是一首轻松活泼的儿童诗,情趣盎然,诗意芬芳
《走进儿童诗》教学实录
郾城区昆仑路小学 王丹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和了解儿童诗,感受儿童诗的美。 2、激发想象,初步学会创编简单的儿童诗。 3、体会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调动学生读诗、背诗、创编诗的积极性。 2、 初步掌握儿童诗的基本方法。
师:(课前播放儿歌和儿童诗)同学们,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 生:儿歌 、儿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