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里学+教育学+答案 2024-2025年(7)

2025-10-30

知识运用) 21.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22.观念性 内潜性简缩性 23.生理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24.上位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5.【答题要点】①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2分)②发散思维的特征∶流畅性;(2分)变通性;(2分)独创性;(2分)

26.【答题要点】①品德的实质∶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2分)②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2分)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2分)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2分)

27.【答题要点】①例如∶仁慈、体谅、耐心、温和、亲切、易接近;(2分)②精通教学业务、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2分)③公正、民主、合作、处事有伸缩性;言行一致、幽默、开朗、直爽、守纪律;(2分)④同情、理解、真诚、关心、值得信赖等。(2分)(注∶此题有开放性,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说得较全面,则可得高分;集中而有一定特色,可得满分。)

28.【答题要点】①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2分)②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一是自我认识,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2分)⑧二是自我体验,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2分)④三是自我监控,属于对自己的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2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3分,共26分)

29.【答题要点】①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1分) ②奖励时,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具体道德行为,而不是奖励一些概括性的行为。其次,应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再次,应强调内部奖励。外部的物质奖励只是权宜之计,不可过多使用,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强化,让学生亲身体验做出道德行为后的愉快感、自豪感、欣慰感,以此转化为产生道德行为的持久的内部动力。(4分)③关于惩罚,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但是,应该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惩罚与错误的行为的关系,使学生从心理上能接受,口服心服,同时还要给学生指

明改正的方向,或提供正确的、可替代的行为。(4分)④结合实际论述。(4分)注∶如果理论要点有遗漏而结合实际有内容、有特色也可超出4分。

30.【答题要点】①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4分)②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3分)③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3分)④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3分)注∶不要求分点与本答案都对应,只要意思说到了即可给相应分数。

2008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2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二战后,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之一是延长_____年限。( ) A.中学教育 B.义务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2.我国古代教育六艺中的礼,是包括政治、历史和以“______”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 )

A.忠 B.仁 C.义 D.孝 3.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起_______作用。( ) A.制约 B.很小 C.绝对的决定 D.主宰

4.“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个体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变化、特别是向——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

A.正常 B.健康和不健康 C.积极 D.衰减

A.常规准备 B.一般工作 C.排练预演 D.先决条件

10.德育模式是指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某种_______。( )

A.复杂关系 B.组合方式 C.实施方案 D.主观认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1.不同层次的课程文件有( )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教育规划 E.课改方案 12.我国学校德育途径主要有( )

A.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C.劳动 D.共青团活动 E.班主任工作

13.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

A.管理学生学籍档案 B.了解和研究学生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组织科任教师教研 E.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14.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他既是传道者、授业解惑者,又是( ) A.示范者 B.管理者 C.朋友 D.服务员 E.研究者 15.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有( )

A.电教手段与传统手段相结合 B.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 D.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统一 E.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6.教学组织形式除了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还有( )

A.田野教学制 B.个别教学制 C.分组教学制 D.班级授课制 E.团队 训练制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8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

17.除了成熟,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还有_____和_______。

18.以教育目的和目标的概括程度为标准,可以区分为四个不同层次的目标,即教育目的、_____、______和______。

19.我国中学德育主要内容有______、思想教育、______和______。

20.建立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应该①以满足学生的______为目的,②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_____地位,③训练学生_____管理班级的能力。

21.从教育阶段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幼儿园课程、______课程、______课程和_______课程。

22.理解教材,就是引导学生在______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等思维加工,形成概念原理,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和_______。

23.德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______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_______的活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4.科学技术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25.素质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6.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认识的过程? 27.你主张用哪种模式管理班级?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8.上好课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29.结合实际论述加强德育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 2.D 3.A 4.C 5.D 6.C 7.B 8.C 9.D 10.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l 2分)

11.ABC 12.ABCDE 13.BCE 14.ABCE 15.BCDE 16.BCD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7.遗传 环境 学校教育 个体主观能动性 18.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19.政治教育 道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20.需要 主体 自我 21.小学 初中高中 22.感知 规律 23.社会 道德品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4.【答题要点】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①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分)②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2分)③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2分)④围绕要点适当展开。(2分)


云南省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里学+教育学+答案 2024-2025年(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