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笔记 最终版 - 图文(4)

2025-09-22

8. 设计工作进度安排 (四)总体规划

1. 公园范围

2. 计算用地面积和游人量、确定活动内容、需设置的项目和设施的规划安排 3. 确实出入口位置 4. 公园的功能分区 5. 景色分区

6. 公园河湖水系的规划 7. 公园道路系统

8. 规划设计公园的艺术布局 9. 地形处理、竖向规划 10. 造园工程设计 11. 植物群落的分布

12. 公园规划设计意图的说明、土地使用平衡表 (五)详细规划

1. 主要出入口、及

2. 次要出入和专用出入口的设计 3. 各功能区的设计

4. 园内各种道路的走向

5. 各种公园建设初步设计方案 6. 各种管线的规划 7. 地面排水的设计 8. 土山、石山的设计

9. 水体的设计

10. 各种建筑小品的位置

11. 园林植物的品种、位置和配置形式 (六)植物种植设计

1. 树木种植的位置

2. 树木配置形式

3. 蔓生植物的种植位置 4. 水生植物的植物位置 5. 花卉布置

6. 花卉的种植排列形式

7. 草地位置范围、标高、地形坡度、品种 8. 园林植物的修剪要求 9. 园林植物的生长期 10. 植物材料表 (七)施工详表

1. 给水工程 2. 排水工程 3. 供电及照明

4. 广播通讯

5. 煤气管线 6. 废物收集

7. 护坡、驳岸、挡土墙、围墙、台阶等园林工程的施工图 8. 叠石、雕塑、栏杆、踏步等小品施工图 9. 道路广场硬地的铺设及场地的施工图

第二节 综合公园

一、综合公园的定义与分类:

综合公园是在市、区范围内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游憩休息、文化娱乐活动的综合性、多功能、自然化的大型绿地,其用地规模一般较大,园内设施活动丰富完备,适合各阶层的城市居民进行一日之内的游赏活动。

?

综合公园分为:全市性公园和区域性公园

①全市性公园:为全市居民服务,活动内容丰富、设施完善的绿地。

用地面积:10~100公顷 服务半径:约3~5km

②区域性公园:为市区内一定区域的居民服务,具有较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设施完善的绿地。

用地面积:一般为10公顷 服务半径:约1~2km

二、综合公园的功能

1. 游乐休憩方面 2. 文化节庆方面 3. 科普教育方面

三、综合公园的面积与位置

?一般不少于10公顷;

?游人容纳量为服务范围居民人数的15%~20%

?每个游人在公园中的活动面积约为10~50平方米/人 选址时应考虑:

1)其服务半径应使生活居住用地内的居民能方便地使用,并与城市主要道路有密切联系 2)利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复杂破碎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坡地

3)可选择在具体有水面及河湖沿岸景色优美的地段,充分发挥水面作用,有利于改善城市小气候 4)可选择在现有树木较多和有古树的地段 5)可选择在原有绿地的地方 6)应考虑将来有发展的余地

?

综合公园设置内容

1)观赏游览 2)安静活动 3)儿童活动 4)文娱活动

5)科普文化 6)服务设施 7)园务管理

影响综合公园应设置的具体项目内容的因素

1)居民的习惯爱好

2)公园附近城市文化娱乐设施情况 3)公园面积大小

4)公园自然条件情况 综合公园规划原则

1)满足功能,合理分区

?

?

?

2)园以景胜,巧于组景 3)因地制宜,注重选址 4)组织导游,路成系统 5)突出主题,创造特色 6)

综合公园规划设计

1. 出入口对公园的影响体现在一下方面:

1)公园的可达程度

2)园内活动设施的分布结构

3)大量人流的安全疏散 4)城市道路景观的塑造 5)游客对公园的第一印象 2. 出入口位置与分类

出入口的位置确定:

1)应综合考虑游人能否方便进出公园 2)结合周边城市公交站点的分布 3)考虑周边城市用地的类型

4)避免对过境交通的干扰及协调将来公园空间结构布局等 ? 主要出入口:应设置在城市主要道路和有公共交通的地方; ? 次要出入口:一般设置在园内有大量集中人流集散的设施附近 ? 专用出入口:多选择在公园管理区附近或较偏僻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 3. 出入口规划设计

1)应充分考虑他对城市街景的美化作用以及对公园景观的影响;

2)其平面布局,立面造型,整体风格应根据公园的性质和内容来具体确定 3)一般公园大门造型都与周围城市建筑有较明显的区别,以突出其特色

(二)综合布局

1)公园布局要有机的组织不同的景区,使各景区间有联系而又有各自的特色 2)公园景色布点与活动设施的布置要有机的组织起来,在公园中要有构图中心

3)平面构图中心的位置一般设在适中地段,较常见的是由建筑群、中心广场、雕塑、岛屿、“园中园”及突出的景点组成 4)立面构图中较常见的是由雄峙的建筑和雕塑,耸立的山石,高大的古树及标高的景点组成 5)公园立体轮廓是由地形、建筑、树木、山石等的高低起伏而形成,常是远距离观赏的的对象及其他景观的远景

6)地形平坦的公园可利用建筑物的高低、树木树冠线的变化构成立体轮廓

? 公园规划布局形式

?

(一)出入口

公园规划布局形式有规则的、自然的、混合的三种 规则的布局(北京中山公园):

(1) 特点:强调轴线对称、多用几何形体,比较整齐,有庄严、雄伟、开朗的感觉 (2)适用地形:有规则地形或平坦地形 自然的布局(上海长风公园、南京白鹭洲公园)

(1)特点:完全结合自然地形,原有建筑,树木等现状的环境条件或按美观与功能的需要灵活布置的,可有主体和重点,但无一定的几何规律

(2)适用地形:有较多不规则的现状条件情况下采用自然式比较适合,可形成富有变化的风景视线。

混合布局(上海复兴公园)

(1)特点:部分地段为混合式,部分地段为自然式

(2)适用地形:在用地面积较大的公园内常采用,可按不同地段的情况分别处理

(三)综合公园的功能分区

1)安静游览区——一般游人较多。但要求游人的密度较小,故需大片的绿化用地。 2)文化娱乐区——公园的主要建筑往往设置于此,常位于公园中部;

3)儿童活动区——花草树木品种要丰富多彩,色彩艳丽。避免有毒、有刺、恶臭的浆果植物; 4)园务管理区——对院内外应有专用出入口,不应暴露在风景游览的主要视线上 5)服务设施——设置在游人集中较多,停留时间较长的地方

(四)公园建筑设计

1. 公园建筑造型包括:

1)体量

2)空间组合 3)形式细部

不能仅就建筑自身考虑,还必须与环境融洽,注重景观功能的综合效果

2. 小品设施(亭、廊、棚)

因常位于艺术构图的中心,更应注意特有的功能和造型、色彩等

3. 细部装修(挂落、天花、门扇等)

通过这些细部设计,可组织框景,丰富景观,使空间有流动感,色彩有层次感

(五)绿化配置

1)植物配置要与山水、建筑、园路等自然和人工环境相协调

2)要把握基调,注意细部。要处理好统一与变化、空间开敞与郁闭、功能与景观的关系; 3)要选择乡土树种为公园的基调树种

4)植物配置要利用现状树木,特别是古树名木 5)重视景观的季节变化

(六)游戏设置

1)园路功能主要是作为导游观赏之用,其次才是供管理运输和人流集散。 2)必须统筹布置园路系统,区别园路性质,确定园路分级。

一般园路分为:主园路、次园路、小径

小景与主园路关系基本有:串联式、并联式、放射式 3)园路规划常常以上三种基本形式混合使用,但以一种为主

第三节 儿童公园

一、儿童公园概述

(一)儿童公园发展史

(二)儿童公园的定义与分类

1、儿童公园定义:单独设置,供少年儿童游戏及开展科普、文体活动,有安全、完善的设施的绿地。 2、儿童公园分类:

①综合性儿童公园:供全市或地区少年休息、游戏娱乐及进行文化科学活动的专业性公园

②特色性儿童公园:突出某一活动内容,且比较系统完整,同时再配以一般儿童公园应有项目 ③小型儿童公园:其作用与儿童公园相似,但一般设施简易,数量较少,占地较少,通常设置在城

市综合性公园内。

(三)儿童的心理及行为特征

1. 儿童年龄特征分组:婴儿期(2岁前)、幼儿期(3~6岁)、儿童期(7~12岁)、少年期(12~13岁) 2. 儿童游戏类型

1)角色游戏 2)数学游戏

3)活动游戏

3. 儿童户外活动特点

1)同龄聚集性

2)季节性 3)时间性 4)自我中心性

二、儿童公园规划设计

(一)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上,根据不同儿童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活动要求,一般可分为: 1)学龄前儿童区:属学龄前儿童活动的地方 2)学龄儿童区:学龄儿童游戏的地方

3)体育活动区: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也可设障碍活动区

4)娱乐和少年科学活动区:可设各种娱乐活动项目和少年科学爱好者活动设备及科普教育设施

5)办公管理区:对于小型儿童公园,此区可放在园外

(二)规划布置要点

儿童游戏场的设计

依据儿童年龄大小进行分类,场地也因此会作不同的安排;

一般按分区进行设计,划为:运动区、游戏器械、科学园地、草坪和铺面等

(三)绿化设计

?

树种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生长健壮,便于管理的手工树种

2. 乔木宜选用高达荫浓的树种,分支点不宜低于1.8米 3. 姿态美、树冠大、枝叶茂盛的树种 4. 在植物配置上要有完整的主调和基调 5. 在植物选择方面要忌用下列植物

1) 有毒植物:凡花、叶、果等有毒植物均不宜选用(凌霄、夹竹桃); 2)有刺植物:易刺伤儿童皮肤和刺破儿童衣服(如:钩骨、刺槐、蔷薇等) 3)有絮植物:此类植物易引起儿童患呼吸道疾病(如:杨柳、悬铃木等) 4)有刺激性和有奇臭的植物,会引起儿童的过敏反应(如:漆树)

?

绿化的配置应注意以下几点:

1)儿童游乐场的四周应种植浓密的乔木和灌木,形成封闭场地,有利于保证儿童的安全 2)绿化面积不应小于65%

3)游戏场内应有一定的遮阴区、草坪和花卉 4)树种不宜过多,便于儿童记忆,辨认场地和道路

5)绿化布置法应适合儿童心理,引起儿童兴趣

(四)道路与广场

? 道路

?儿童公园的道路宜成环路,根据公园大小和人流方向设置一个主要入口或1~2个次要入口

?次要园路铺装不可用鹅卵石的毛片铺装


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笔记 最终版 - 图文(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试卷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