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 12 分) 这道试题突出考查了学生根据地图信息,对现象进行归纳、比较分析,并从环境整体性角度认识水文、地形的形成性特征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有效考查了学生对地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整合水平。
其次,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具体表现为:考查考生独立获取地理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考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中贯穿可持续发展的人地观。例如:如何使内蒙古从资源大省变为经济强省?某些省区如何应对资源枯竭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从地理角度去思考问题,用地理观点去认识问题,以地理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学生学科能力的考查目的。
例 7 : 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 4 — 5 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 2010 年全国文综一卷)
( 1 )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A. 耐湿 B. 耐旱 C. 耐盐 D. 抗倒伏
( 2 )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A. 花费 B. 农家肥 C. 农药 D. 淡水
此题需要学生对滩涂地理环境的特点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有效的考查了学生从地理角度获取、加工、调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 8 : 北京的王女士登录总部位于上海的 M 公司(服装公司)网站,订购了两件衬衣,两天后在家收到货。图 1 示意 M 公司的企业组织、经营网络。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 2010 年全国文综一卷)
( 1 )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在 M 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
A 设计 B 提供面料 C 加工 D. 送货上门
( 2 ) M 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
A. 大型服装超市 B. 服装专卖店
C. 代理销售商 D. 信息交流平台
( 3 )在 M 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区位选择最灵活的是
A. 配送仓库 B. 面料厂
C. 制衣厂 D. 仓储中心
本题同样通过新情境的创设,将生产活动及其地域联系进行整合,对于学生获取信息,调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进行了考查。
题目题量、内容选择和难度设置:在近年各地高考试题中,以往偏题、难题逐渐减少,更多的体现出题量适中,难度适中,特别是新课标高考试题呈现出内容选择上更加关注学科本质,关注生活、关注热点,考查涉及内容广泛,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并注意构建新的联系线索。对考查内容的考查程度未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体现新课程理念和特点。
以 2009 年各地新课程高考题目为例:
表 3 2009 年新课标文综地理试卷内容的比较
海南卷 宁夏卷 天津卷 浙江卷 安徽卷 福建卷
选择1 组 时区计算 某区域外流湖根据土安徽土地生态产业
题 土地利自然消壤剖面利用现状园区的生
用结构亡过程判断土调查 态联系图
变化图 图 壤类型
2 组 水库入库中山站北方某全球变城市中心东中西部
水量水位时区距区域等暖有关商务区昼能源自给
图 离特点 高线图 问题 夜人口密率变化
度变化
3 组 食用油厂两鲜切北极点世界四某地坡向云量日均
区位因素 花生产附近不地气温与太阳辐值图
国比较 同时刻降水年射
日照图 变化图
选择4 组 日处与正鄱阳湖某国家城市区某地部分苏州沿江
题 午旗杆影冬夏景四城市位工业港口分布地带产业
夹角计算 观变化人口金布局问示意图 群体
等问题 字塔图 题
5 组 两地年降 葡萄酒东京大大气环流极昼、晨
水量差异产业链都市圈与大洋环昏线等有
比较 结构图 空间结流向高纬关问题
构图 输送热量
图
6 组 沙漠中古 某日 8 关于土
城遗址图 时地面地荒漠
天气图 化的论
述
选择第 7 我国某地 正午太
题 组 形区地形阳高度
剖面图 变化曲
第 8 我国蔬菜
组 种植规模
与种植地
区
综合题 第 21 题第 36 第 12 世界某
某海湾围题:我题天津区域图
海造地前国沿海现代工(北欧
后对比图 港口兴业聚集波的尼
建钢铁引起的亚湾沿
工业基变化 岸)
地的有
关问题
综合题 第 22 题第 37 第 13 三城市
日照时数题:根题 工业年
等值线图 据某地产值计
降水量美国东算及区
第 23 题 图分析北部与位分析
进行生欧洲西(长株
G 市吸引态建设部气候潭)
珠三角产的措施 及开发
业转移图 治理的
比较
选考题第 九寨沟深
24 题 秋景观描
述及原因
分析
选考题第 风暴潮的
25 题 形成、类
型、分布
及对策
选考题第 根据剖面
26 题 图分析灌
区及聚落
附近的环
境问题 线 第 33 题第 37 题古罗布泊拉美某国湖岸线及自然条河流入湖件、灌溉口三角洲系统及吸分布 引中国投资条件 第 34 题 : 我国某地气温、降水分布图 某时某地海洋地理面天气问题 图、能源基地产业链 开放地区自然灾害及开放城与防治 市分布特点,出口 农产品的自然条件 环境保护问题
从各地高考题目内容比较上可以看到:在试题设计选取上注重选择被普遍关注的全球或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注重体现地理学科前沿。如全球变暖、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分布规律、城市热岛效应、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地理认识能力。
例 9 : 一些课外活动小组,分别观测了其所在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 OM 和正午的影子 ON 之间夹角∠ MON 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 7 ~ 9 题 ( 2009 海南卷) 。
7 .某校一年之内绝大部分时间∠ MON 接近直角,该校可能位于
A .中亚 B .西亚
C .东南亚 D .南欧
8 .我国某学校,每年有两天不存在∠ MON ,该校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A .滇 B .湘
C .皖 D .鄂
9 .江苏某学校,在一个月内观测到∠ MON 发生了小 — 大 — 小的变化。该月是
A . 3 月 B . 6 月
C . 9 月 D . 12 月
这一题目,考查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对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的理解。一方面改变了原来考题中考查地球公转以偏、难、怪(图)呈现题目,让学生望题生畏的思路,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考查;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地球公转对于研究地理问题、分析地理环境特征的基础作用,引导学生明确地球运动内容在学习地理中的作用;同时考查了学生图文转换和空间定位的基本能力,在降低难度的同时,凸显了地理学科基本内容和地理学习关注生活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