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地理高考试题命制趋势研究(3)

2025-08-01

6. 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运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元素是

A .地形 B .地质

C .气候 D .水文

【答案】 A

【解析】从高速铁路热点切入,考察交通运输和学生地理素养。需要具备一定的新闻背景知识。高速铁路由于速度快,安全要求极高,地形就是影响其安全性的主导因素。

7. 在平原地区,建筑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A .减少噪音扰民 B .较少占用耕地

C .缩短运营里程 D .保护野生动物

【答案】 B

【解析】 需要具备一定的新闻背景和生活体验知识。

8. 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A .武汉 ----- 广州 B .杭州 ---- 上海

C .成都 ---- 上海 D .兰州 ----- 北京

【答案】 A

【解析】高速铁路的优势主要是中长途运输,特别是中途运输。杭州——上海太短,高速公路就可以解决问题,也不是航空的强项;杭州——上海、成都——上海属于线路较长的航空线路,高速铁路会有影响,但没有对武汉——广州的影响大。

这一题目的考查凸显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题目取材于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高速。通过景观图情境的构建将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差异等考查内容整合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很好地突出了高考命题的价值取向。

例 3 : 城市地域有住宅、商业、办公和文化等功能分区。读图 3 ,完成第 8 题 。 (2007 年北京卷 )

8 .图中表示住宅区的商业区的曲线分别是

A. ①和② B. ①和④ C. ②和③ D. ③和④

此题体现的是:课堂学习过程和学生获取、归纳、分析等学科能力的考查 对应的课标要求是: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学生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城市功能分区含义,运用地图或材料归纳功能区特点,解释其成因。(很明显这是一个学习过程)

应用基本知识解决这一问题的步骤:读图提取地理信息;有功能区的作用,根据功能区不同归纳其的基本特征;将特征与图中信息对应;找出最佳答案。

可以看到:本题不是让学生背诵功能区的特征,而是根据功能区的作用联系归纳其特征,并有效运用读图技能获取有用信息解题的过程。这一过程学生学习知识的思路被有效考查。

例 4 : 图 5 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 25 ~ 26 题。( 2009 年安徽卷)

25. 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A. 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 .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 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 .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26. 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A. 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 .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 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 .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例 5 : 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图 3 )。读图 3 ,完成 6 — 8 题。 ( 2009 年全国 1 )

6. 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A. 80m B. 110m

C. 170m D. 220m

7. 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A. 道路①为直线

B. 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

C. 道路③最长 D. 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道路重合

8. 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

A. 道路③ B. 道路①

C. 道路①和② D. 道路②和③

这几道题目涉及铁路提速、城市活动的时空变化和地图的使用多个实际问题,可以看出高考试题的情境的主题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体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价值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应当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关系社会,从学生身边的或社会突出的问题入手,创设教学的问题情境,在问题探索中构建可变通的知识体系和分析思路。

另一方面,高考试题中在考查时,多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凸显地理图表作为认识和表达工具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我们教学中改进信息的呈现方式,通过情境呈现的“艺术设计”和持续指导,提升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利用地理图表揭示相关地理事物的本质联系的意识。通过简化示意图、要素相关性图变式、数据计算和图文转换的训练,是帮助学生抓住信息本质特征的重要方法。

面对高考试题的新情境,传统以记忆强化和高频练习为主要手段教学必然是低效的。教学只在仿真的问题呈现方式(有思维深度的地理图表)下,从身边或社会

问题的提出入手,并经过学生探究过程,才

能帮助学生构建灵活度高的知识体系、总结

分析方法,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获取信息的敏

感度和准确性。

纵观各地几年来再实施新课程前后的高考题

目变化,可以看到:从旧课程到新课程的转

化,高考题目的命制也在实现着平稳过渡。

这其中,凸显“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

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注重地理图

像、表格作为学习和表达工具性”两个重要价值取向,已成为高考命题发展的重要趋势。因此在教学中训练学生在获取地理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科基本能力十分重要。学习过程的考查已成为能力立意命题的主要考查方向。机械记忆不理解基本概念、原理的原因及结果已无法适应课程和考试的要求。 命题立意:在命题理念的指导下,在具体题目命制上,近年高考特别突出了能力立意,一方面注重评价考生的地理思维品质,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开放的试题情景,有机地将学科基础知识、技能与具体问题结合,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四项学科能力。

首先,试题考查重点突出基础的整合,考查对学生地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整合水平。

例 6 : 图 10 中 A 地年平均降水量 734.5 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 61.4% ; 1 月平均气温 -12 ℃, 7 月平均气温 24.6 ℃。 ( 2009 年安徽卷) ( 1 )简述流经 A 地河流的水文特征。( 8 分)

( 2 )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10 分)

高中新课程地理高考试题命制趋势研究(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病理学 名词解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