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法治政府建设
中国宪政的发铺,非但靠来自民间的社会力量,更需要政府主动推进。政府的宪政改革主要应在两个方面入行:1是树立多元、开放、有广泛公众介进的政治体系体例;2是政府行径应遭到制约。树立1个依法行政、公开透明、廉正高效的法治政府。目前在第1个层面上的改革尚无举措,在第2个层面上的改革已经经铺开。
一.建设透明、限权政府。本届温家宝政府明确提出要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二00四年三月,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入依法行政实行纲领》,提出要经过一0年的努力建设1个法治政府。当然断定这1目标是否是能实现还为时过早,然而,过往1年在推入法治政府方面切当有显著入铺。1是政府信息越来越多地对于公众公开。现在中国政府各部分以及各省市政府的公共网站普遍树立起来,使政府政情有宣告的渠道。国务院各部委都树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使部委的信息患上和时有正常渠道宣告。在上海市制订了信息公开的处所立法,该法划定,各政府部分制订的所有规范性文件都提供应上海市档案馆供公众查阅。2是通过减少行政许可,转变政府职能。过往中国政府行政治理很大程度上靠行政许可。但由于政府行政许可过量、过滥,造成为了对于公民社会、经济、私家生活的过度干涉干与。过量的行政许可不可防止地导致贪污腐败,人们不惜用贿赂以及其他益处换患上政府的许可。有的行政许可环节过量、手续繁琐,而收到申请后却不及时处理。人们逐渐以为行政许可是1个“暗箱操纵”的进程,处理的时间不能肯定,申请能否通过也不能肯定。
有些行政机关把行政许可作为权利“寻租”的1个手腕,助长了腐败现象的蔓延。所以,行政许可太多在必然程度上已经经成为转变政府职能的1个首要障碍。为解决这个题目,二00三年八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制订《行政许可法》,该法对于行政许可作出了明确规范,大大限制了行政许可设立规模。它划定凡是公民、法人或者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解决的题目,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能够解决的题目,通过行业组织或者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解决的题目等,不要设定行政许可。同时还严格划定行政许可设立的条件,简化了行政许可手续,加强了对于行政许可的监视。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对于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治理方式,推入法治政府的树立正发生首要影响。它是继国家赔偿法、行政处分法、行政复议法后政治以及法制改革迈出的又1大步。
二.官员问责制。树立责任制政府是新任政府的1大举措。法治政府首先理当是1个责任政府,1个能接受公众问责的政府。政府官员要为自己的行径向公众承担责任。负责的表现就是政府官员在自己的工作有失职、过错的时候理当辞职或者罢免。现行制度下,官员更多地对于抉择他们职务升迁的党组织负责,而不是对于人民负责。官员无论人民是否是知足,不管是否是有什么工作失职,只要党组织知足,便可以够不承担责任,继承当官。
新1届政府为了体现“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致力于树立服务型责任政府,因而政府官员问责制应运而生,1些政府官员因承担各种责任事故纷纭落马。问责制是在二00三年SARS危机中激活起来的,当时政府为改变节制SARS不力的被动局面、恢复公信力,对于卫生部部长以及北京市市上入行了问责。[六一]二00四年国务院颁布《全面推入依法行政实行纲领》,官员问责制才全面推广。四月中旬,1批官员因为对于辖区内的灾难事故负有治理责任而辞职。中石油公司总经理马富才因重庆特大井喷事故而辞职,这1事故夺走了二00余人的生命。[六二]北京市密云县县长张文因为密云县二00四年二月迎春灯会中产生的特大踩踏伤亡事故而辞职,三七人在事故中丧生。[六三]吉林市市长刚占标因吉林市中百商厦特大火灾事故辞职,这场火灾导致了五三人死亡。[六四]这些事件确立的规则是,政府官员凡是在管辖区内产生的责任事故达必然伤亡人数时,必须承担责任。从二00四年四月到二00五年八月,全国有包孕省部级干部在内的二00多名官员,在重大安全事故中遭到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