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运用课堂教学中的反馈策略(4)

2025-04-30

, 以利于进一步的学习。

    教学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 形成技能技巧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水平发展的过程。组成这个过程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各个阶段都是相关阶段。例如,在感知阶段及时进行反馈,如果了解到学生的感知不足,获得的表象是模糊的或错误的,感知阶段的目的要求没有达到,那么教学就不宜进入理解阶段,这时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感知,否则,在理解阶段进行抽象概括,学生非常困难,其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教师应该及时让学生知道他们的知觉和理解是否正确,如果必要的话,教师还可以重塑学生的知觉和理解,甚至重新授课。在学生的概念性知识变为长时记忆之前,教师的反馈可以纠正学生对该知识的误解。此外,教师还有必要知道学生是否收到了该反馈。如果教师了解到学生已掌握了授课内容,就要帮助他们对此进行强化,并把它转化为长期记忆。

(二)反馈的整体性

我们的教学必须从知识型转化为素质型,既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劳技素质,又要强调个性得到发展,因此,对学生学习的反馈要克服片面性,力求全面性。

首先,我们不仅要对学生的思维结果进行及时反馈,而且对学生得出结果的过程进行反馈。例如对于一道应用题:某工程限期完成,甲队独做正好按期完成,乙队独做则要误期3天。今两队合作2天后,其余工程再由乙队独做,正好按期完工,问该工程限期是多少天?若设工程限期x天,甲生列式:

浅谈有效运用课堂教学中的反馈策略(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创新实践有效双语课堂教与学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