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2025-04-27

   【摘要】科学发展观对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包括:要通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国有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更好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要通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央企业可持续发展;要通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国有资产监管能力和水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着重把握好四个问题:促进中央企业更快更好发展;全面履行职责任务;正确处理各种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努力方向和着力点包括:建立健全科学的企业管理体制;指导企业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制定和完善科学的奖惩办法;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 
  一、科学发展观对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主要解决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从而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包括了经济、社会、文化和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是一个科学的发展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全面、完整地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其重要意义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否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更好发展,对我国实现现代化具有极为重大的影响。这一阶段把握得好,经济社会发展将会迈上一个大台阶。把握不好,经济发展将会迟缓,各种社会矛盾将会激化。二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基于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还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低效益的发展模式。按目前的方式继续大量消耗煤炭和排放污染,不仅国内环境质量难以改善,国际环境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三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由于多年来我们对经济发展的理解和认识不够全面,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十分严峻,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没有根本缓解,地区发展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有扩大趋势。这些问题和矛盾不解决,将无法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还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甚至引发更严重的社会矛盾。四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根本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在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重大飞跃。 
  国资委作为国务院授权依法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特设机构,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方面负有重要职责。 
  (一)要通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国有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更好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

下一篇:企业内刊的文化作用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