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建筑安装工程费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调整; C. 利率、汇率调整等增加的费用。
测算方法 :一般根据国家规定的投资综合价格指数,按估算年份价格水平的投资额为基数,根据价格变动趋势,预测价值上涨率,采用复利方法 计算。 建设期贷款利息 借款利息和融资费用。
当年借款按半年计息,上年借款按全年计息。
各年应计利息=(年初借款本息累计+本年借款额/2)×年利率
例:某新建项目,建设期3年,各年均衡投资,第1年贷款300万元,第2年600万元,第3年400万元,年利率12%,建设期内利息只计息不支付,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
解:在建设期各年利息计算如下: q1=1/2× 300×12%=18万元
q2=(300+18+1/2×600)×12%=74.16万元
q3=(300+18+600+74.16+1/2×400)×12%=143.06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18+74.16+143.06=235.22万元 第五章 建设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和依据 第一节 建设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 1、工程造价计价的基本方法
从工程费用计算角度分析,工程造价计价的顺序:
分部分项工程单价—单位工程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建设项目总造价 2、 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 单位价格和实物工程数量
工程造价=∑(工程量 ×单位价格)
对基本子项的单位价格分析,可以有以下两种形式
1、直接费单价:
单位价格=Σ(分部分项工程的资源要素消耗量×资源要素的价格)
形成工程建设定额 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取市场价格
发包人工程估价的定额反映的是社会平均生产力水平; 承包人工程估价的定额反映的是该企业技术与管理水平。 2、综合单价: 按《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是完成工程量清单中一个规定计量单位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和利润,以及一定范围的风险费用组成。而规费和税金,是在求出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和其它项目费后再统一计价,最后汇总得出单位工程造价。 工程定额计价法 第一阶段:收集资料 第二阶段:熟悉图纸和现场
第三阶段:计算工程量。有条件的尽量分层、分段、分部位计算,再将同类项加以合并,编制工程量汇总表
第四阶段:套定额单价。注意分项工程名称、规格和计算单位的一致性,定额换算,可补充定额编制
第五阶段:编制工料分析表。根据分部分项工程的实物工程量及定额中项目所列的用工工日及材料数量,计算出各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人工及材料费,相加汇总得单位工程所需各类人工和材料的数量。
第六阶段:费用计算。工程实物量——直接工程费——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及税金——工程造价
第七阶段:复核。 第八阶段:编制说明。 工程量清单计价法
工程定额计价与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的异同
第四、五、六阶段不同- 我国目前工程计价模式实行“双轨制” 工程量清单计价法
第四阶段:工程量清单项目组价。套价的结果是该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 第五阶段:分析综合单价。一个工程量清单项目有一个或几个定额子目组成,将各定额子目的综合单价汇总累加,再除以该清单项目的工程数量,即得该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
第六阶段:费用计算。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它项目费、规费、税金汇总的工程造价
1、分部分项工程费=Σ分部分项工程量×分部分项工程项目综合单价 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和利润组成。
2、措施项目费=Σ措施项目工程量×措施项目综合单价 或措施项目费=Σ分部分项工程费×费率
3、单位工程造价=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它项目费+规费+税金 4、单项工程造价=Σ单位工程造价 5、设项目总造价=Σ单项工程造价 第二节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分类 1、工程计价依据体系
2、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分类 计价依据满足的要求 按用途分 按使用对象分
P109 工程建设定额的分类 工程建设定额的概念 定额——额度,数量标准
—— 指国家颁发的用于规定完成某一建筑产品所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数量标准 。 工程建设定额的分类
1、按定额反映的生产要素消耗内容分类: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消耗定额。
2、按定额的不同用途分类: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指标。
3、按定额编制单位和执行范围分类:全国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行业定额、企业定额、补充定额
4、按投资的费用性质分类:建筑工程定额、设备安装工程定额、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 第三节 预算定额、概算定额和估算指标 预算定额
——是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和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的总称。
是计算和确定一个规定计量单位的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
预算定额的作用 (了解)
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
是建筑安装工程在工程招投标中确定标底和标价的依据; 是建设单位拨付工程价款、建设资金和编制竣工结算的依据;
是施工企业编制施工计划,确定劳动力、材料、机械台班需要量计划和统计完成工程量的依据;
是施工企业实施经济核算制、考核工程成本的参考依据; 是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的依据; 是编制概算定额的基础。 编制原则
1、社会平均水平原则。
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以平均劳动强度、平均技术熟练程度,在平均的技术装备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的劳动消耗量就是预算定额的消耗量水平。 2、简明适用原则 。 预算定额各消耗量指标的确定
1、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计量单位的确定——按照分项工程的形体特征和变化规律来确定
凡物体的长、宽、高三个度量都在变化时,应采用“立方米”为计量单位; 当物体有一固定的不同厚度,而它的长和宽两个度量所决定的面积不固定时,宜采用“平方米”;
如物体截面形状大小固定,但长度不固定时,应以“延长米”为计量单位; 当体积和面积相同,但重量和价格差异很大,应以重量单位“千克”或“吨”计算;
有的还可以“个”、“组”、“座”、“套”等自然计量单位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