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总体规划 - 图文(4)

2025-11-09

临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文本

12 天柱街 西五路-大园路 628 25 次干道 13 东二路 北环路-滨河路 356 21 次干道 14 东四路 北环路-南环路 1543 21 次干道 15 中二路 北环路-南环路 1394 21 次干道 16 中四北路 北环路-滨河路 396 21 次干道 17 中四路 新环西路-新环东路 653 21 次干道 18 西二路 北环路-鹤亭大街 1327 25 次干道 19 西三路 北环路-滨河路 417 25 次干道 20 临石路 景观大道南路-鹤亭大街 1097 25 次干道 21 青中路 景观大道南路-鹤亭大街 784 25 次干道 22 西四里 景观大道-西五路 1297 25 次干道 23 西五路 西四路-天柱街 443 25 次干道

第九章 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第56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指标

规划近期(2005年)绿化用地为162.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9.0%,人均绿地面

积为10.8平方米,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8平方米,城市绿地率为35%,绿化覆盖率为45%;远期(2020年) 绿化用地为406.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4.8%,人均绿地面积16.3平方米,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2平方米,城市绿地率为40%,绿化覆盖率为50%。

第57条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1、锦城

规划在市区内形成环、轴、块、点相互渗透成网状的结构模式,并概括为“一圈、三横、五纵、十园”的布局结构。 “一圈”:即环绕临安市外围的自然山体、生态农田所形成的绿色空间圈。

“三横”:由城中街和苕溪、锦溪组成三条东西向绿化带,将城区和外围的山水环

境有机沟通。

“五纵”:由西瓜路、塔山路、临天路、新环西路、新环东路等五条南北向道路

组成绿化带,将自然山水与城市景观相联系。 “十园”:即在规划期内重点建设的七个市级综合公园和三个纪念性公园。

2、青山湖

青山湖旅游度假区位于锦城、青山之间,陆地面积达1696公顷,成为规划区中部天然的大公园。为了加强青山湖与锦城、青山的联系,规划结合青山水库拦水坝工程的建设,将拦水坝以东的淹没区挖成水面,与青山湖贯通,一方面可以保证青山水库的库容,另一方面可以使青山湖直接面对城区,真正为城市所有,创造城外有山、城中有湖的山水城市格局。 3、青山

规划采用“一环、一带、四轴、八园”的绿化结构,将城市外围的山体、农田与城市内部的公园、广场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绿地系统。

“一环”:规划保护好城市外围的山体,丰富其植被种类,为城市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绿化大环境。

“一带”:规划沿苕溪两侧设置20米—100米的绿化带,作为区内最主要的绿色核心。

“四轴”:规划从苕溪延伸出四条绿轴,将周围的青山和苕溪绿带引向城市。 “八园”:规划建设八处公园,包括两处利用周边山体建设的郊野公园。 第58条 公共绿地规划

1、锦城

规划锦城公共绿地的类型为:市级综合公园、纪念性公园、区级综合公园、街头游园。

表10 锦城市级综合公园规划一览表 序号 位置 面积(ha) 公园内容 性质 1 五虎山 32.6 保留自然山体,丰富植被种类,增加游乐设施 综合公园 2 苕溪以南、长桥西侧 9.8 苕溪风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憩、休闲、水上活动 综合公园 3 苕溪公园 36 滨水风光为主题的市民休闲、娱乐公园 综合公园 4 浙江林学院以北 22.9 以林木展示和郊外活动为主题的森林公园 综合公园 5 锦溪公园 28 滨水风光为主题的市民休闲、娱乐公园 综合公园 16

临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文本

6 玲珑生活区以南(郊野公园) 59.5 以自然山体为主,登山旅游、度假、郊游为主题 综合公园 7 玲珑工业区内(郊野公园) 52.2 以自然山体为主,登山旅游、度假、郊游为主题 综合公园 8 太庙山 14.9 钱王陵、缅怀教育、参观古迹 古迹公园 9 功臣山 62.1 吴越文化主题展示、文物古迹 古迹公园 10 环城北路以南、西瓜路城以西 21.3 钱宽夫妇墓、观山景 古迹公园

表11 锦城区级综合公园规划一览表

序号 位置 面积(ha) 性质内容 主要活动与设施 1 马溪以北、环城北路以南 3.7 市民游乐 滨水公园 2 横潭路以西、新民街以北 2.6 市民游乐 综合公园 3 钱王大街以南、玲珑变电站以东 3.1 市民游乐 综合公园 4 西墅街以北、现环城西路以东 6.2 市民游乐 综合公园 5 新环东路以西 3.75 市民游乐 湖滨公园及广场

2、青山

表12 青山公园规划一览表 公园名称 规划位置 面积公园内容 (ha) 苕溪公园 苕溪沿岸 41.12 以水系风光为主题 滨河公园 工业区北部、中央大道与景观大道3.42 综合性公园,面向北部山体的绿色通道 交叉口西北 中央公园 工业区中央、中央大道与南环路交6.47 结合自然山体,集观光、休憩为主的综合叉口西北 性公园 溪岛公园 东四路南侧,苕溪天然岛上 5.76 以滨水风光为主题的休闲、娱乐公园 码头公园 苕溪南岸景观大道以北、中央大道6.17 公园与苕溪码头隔路相望,是以滨水活动以东 为主题的市民活动场所 南环公园 生活区中部,南环路以北 7.54 综合性公园 鹤亭公园 生活区南部,鹤亭路以南 42.25 以登山旅游、度假为主的郊野公园 望溪公园 生活区西南部,水库东路以北 9.23 以自然山体为主的郊野公园 第59条 带状绿地规划

1、苕溪绿带最少不低于20米,锦溪、马溪绿带最少不低于15米。 2、塔山路西侧的绿带为25米,贯通钱王陵园和功臣山吴越文化公园。 3、西瓜路西侧的绿带为15米,形成城市绿楔。 4、规划的高速公路两侧各留有30米的防护绿带。

5、对外交通道路两侧各留有10—15米的防护绿带,包括彭浦线、02省道、石临路、临青公路、锦城至玲珑、上甘的道路。

6、城市外环路两侧各留15米防护绿带(新环东路的西侧留30米的绿带)。 7、城区内部主干道两侧各留有5—10米的绿带。 8、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的防护绿带不低于20米。 9、污水处理厂周围设置30米的隔离绿带。 10、高压走廊按电力工程规范留有相应宽度的绿带。 第60条 居住区绿地规划

居住区绿地率规划指标确定如下:一类居住用地绿地率>40%;二类居住用地绿地

率>30%;三类居住用地(改造的旧居住区)绿地率>25%。其中公共绿地占绿地总面积的比例不小于15%。

第61条 单位附属绿地规划

1、 公共设施附属绿地,规划公共设施绿地率控制在30%以上。其中:行政办公

类绿地率35%以上,商业金融类绿地率20%,文化娱乐类35%以上,体育类35%以上,医疗卫生类35%以上,教育科研类40%。 2、 工业附属绿地,规划工业用地平均绿地率:一类工业35%,二类工业30%。

3、 市政设施附属绿地,规划市政设施附属绿地在30%以上。 第62条 生产绿地规划

规划安排2处生产绿地,用地面积分别为84.7公顷和32.6公顷,分别位于环城

东路与石临路交叉口的东北,苕溪以南、临天路延伸段以东。 第63条 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目标

提高临安城市的视觉形象,创造特色山水景观。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 ,

以吴越文化为主线,系统地发掘和整理临安城市文化。充分利用临安天然的山水景观,

17

临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文本

组织与之相适应的滨水景观、山岳景观,构筑临安“山中城,城中湖”城市格局。

第64条 城市景观规划 1、城市景观控制区 这一区域包括了城市中心区和三个入口区,是城市景观需要加强控制的区域。 2、城市景观引导区

城中的工业仓储区及城市边缘区,规划重点在于治理改善环境。 3、城市景观走廊

锦城规划苕溪、锦溪、城中街、塔山路、西瓜路、天柱街作为城市景观走廊。 青山规划建设“三纵、三横”六条主要景观走廊,分别为西环路、西二路、中央大道、苕溪、景观大道、鹤亭大街。

景观走廊应强调沿街绿化效果和街道界面连续性的塑造,同时在主要节点处提供一定的开放空间,形成收放有序的空间效果。

4、城市景观节点

太庙山、功臣山、人民广场、市政广场是城市重要的景观节点。 第65条 城区旅游景区划分

临安市区的旅游系统由玲珑山风景区、吴越文化区、青山湖旅游度假区、双林山

风景区组成,总面积约4100公顷。

第66条 城区旅游景点规划 1、 玲珑山风景区

玲珑山的特色在于文化名人与自然风景融为一体。重建苏公祠,并将有关碑碣移

入保护;保护修整摩崖石刻和学士松、醉眠石、琴操墓等古迹;玲珑山山脚处环境亦需进行综合整治。 2、 吴越文化区

本区以钱王陵和功臣塔为核心,对主要文物保护单位进行重点保护规划,深入发

掘历史文化内涵,建立具有吴越文化特色的人文景观体系。 3、 青山湖旅游度假区

利用青山湖的区位及自然环境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度假、疗养、水上运动等景

点及娱乐项目。南苕溪是联系青山湖与两个城区的纽带,可以组织游客乘船自青山湖

顺南苕溪游览,更有利于四个旅游景区的有机结合。 4、双林山风景区

本区以自然山体景观为核心,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辅以双林寺、集贤旧址等人文景点建设,发展登山、攀岩、野营等活动。

第67条 城区旅游接待设施规划 1、旅游集散中心

规划旅游集散中心与城市客运中心一起设置,占地约2公顷。包括旅游车辆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商品市场等。 2、宾馆、饭店布局规划

临安在保持、改善现有宾馆、饭店布局的基础上;新增的旅游接待设施主要有以下几片:

(1)城市中心区,接近旅游集散中心,以中、高档宾馆为主。

(2)城西人民广场地区,建设一至两座高档星级酒店,提升临安的旅游接待档次和水平。

(3)青山湖旅游度假区,以休闲、度假类度假村、疗养院为主。 (4)苕溪两岸,结合苕溪景观带建设布局,以中、低档为主。 第68条 城区旅游交通设施规划 1、青山湖

(1)青山湖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系

规划将杭徽高速公路改线至02省道以南,保留原02省道,局部截弯取直,与石临路一起构成锦城、青山湖、青山三个片区的交通联系主干道。同时在青山湖景区的西侧、接近东入城口附近,规划一条景区主干道,道路红线宽度为18米,南接02省道,北连石临路,向北延伸可至横畈、长乐,加强青山湖景区与周边城镇的交通联系。 (2)景区内部交通联系

规划建议除了加强水上交通联系之外,在太阳湾与泥山湾之间建设一座跨湖大桥,便捷湖区东西的交通联系。 2、双林山

规划浙江林学院西侧的道路向北延伸,穿过双林山风景区,连接横畈、长乐,规

18

临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文本

划道路宽度为24米。

第69条 青山湖旅游度假区规划 1、规划性质

青山湖旅游度假区是以生态文明为目标,融度假休闲、观光游览、娱乐健身、文化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型的生态文化旅游区。

2、功能分区

青山湖旅游度假区规划为生态湿地景区、度假游憩景区、山岳风景区、森林探幽景区等4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景区。

3、水位控制

规划建议在不影响防洪功能的前提下,青山水库的水位控制不得低于吴淞高程25米。

4、旅游接待设施规划

旅游饭店分综合型和度假型两种,综合型旅游饭店主要设置在市中心区,度假型

旅游饭店则设置在青山湖畔。服务网点也按其规模分成一级和二级服务网点两个等级。

第十章 城市市政设施规划

第70条 给水工程规划 1、给水指标

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近期(2005年)220升/人·日,中期(2010年)250升/人·日,远期(2020年)300升/人·日。

锦城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为1:1,青山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为1.5:1。

其他用水占生活用水的30%。 2、用水量预测 预测锦城片用水量为:

近期(2005年) 6.3万吨/日;中期(2010年):8.0万吨/日;远期(2020年)12.4万吨/日。

预测青山片用水量为:

近期(2005年)1.5万吨/日;中期(2010年)2.8万吨/日;远期(2020年)5.9万吨/日。

预测城市总用水量为:

近期(2005年)7.8万吨/日;中期(2010年)10.8万吨/日;远期(2020年)18.3万吨/日。

3、水源规划

锦城片以里畈水库、水涛庄水库为城市水源,青山片以青山水库为城市水源。地下水不宜作为城市供水水源,但可以作为部分工业用水水源。

4、水厂规划

由于青山水库水质欠佳,不宜作为生活用水,但可作为工业用水。规划锦城片、青山湖片、青山片的生活用水均由临安第一、二、三水厂供水。 (1)、锦城片

现状第一水厂搬建至官塘堰附近,以南苕溪为水源,供水能力为3万立方米/日。

近期主要依靠第二水厂供水,供水能力为10万立方米/日。同时在水涛庄水库的下游规划建设临安第三水厂,位于城市规划区的北部,锦城至高虹、横畈道路的西侧,用

地面积为4.3公顷,规划供水能力8—10万立方米/日,一期供水能力5万立方米/日。

青山湖旅游度假区区东部由青山水厂供水,西部由二水厂供水。 (2)、青山片

以青山水库为水源,在水库下游东部建水厂,制水能力近期为0.5万吨/日,远

期供水能力达5万吨/日,向工业区供水。水厂用地为4.6公顷。

5、水源保护

临安第一水厂水源取水口设在南苕溪官塘堰,一级保护区自取水口下游400米至

上游1000米,二级保护区为横溪桥以下河道及两侧陆域。

临安第二水厂水源取水口设在里畈水库大坝下,一级保护区为整个里畈水库至水厂下游100米,二级保护区为该水库集雨范围原临目乡。

临安第三水厂水源取水口设在水涛庄水库大坝下,一级保护区为整个水库至取水口下游100米,二级保护区为该水库集雨范围。

青山水厂水源一级保护区自取水口下游100米至上游1000米的水域;二级保护区

19

临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文本

为整个青山水库范围。

应严格按照规定控制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污染排放,确保饮用水源符合水质标准。

6、管网布置 (1)、锦城片

二水厂输水管由苕溪西段入城,三水厂输水管从保锦路由北入城,锦城至青山的

输水干管沿石临路和02省道敷设。管网采用环状加枝状的管网结构。 (2)、青山片

规划改造原化肥厂输水管,自青山水库敷设两根原水输水管至水厂,规划改造现

状出水干管。青山片从水厂引出环状输配干管,从环状管网向外辐射枝状管网。 第71条 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体制

规划远期临安市排水的体制为分流制。 2、污水量预测 预测锦城片污水量为:

近期(2005年)4.5万吨/日;中期(2010年)5.7万吨/日;远期(2020年)8.9万吨/日。

预测青山片污水量为:

近期(2005年)1.0万吨/日;中期(2010年)2.0万吨/日;远期(2020年)4.2万吨/日。

预测城市总污水量为:

近期(2005年)5.5万吨/日;中期(2010年)7.7万吨/日;远期(2020年)13.1万吨/日。

3、污水处理厂规划

规划保留锦城现状的污水厂,预留发展用地,远期(2020年)污水处理能力达到

9万立方米/日。规划青山建设污水厂一座,位于青山的东部、景观大道以北,面积为4.9公顷,远期(2020年)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万立方米/日,出水口向北排入南苕溪。

4、污水管网规划

锦城片区污水管网系统采取截流式为主,局部采用分区式布置,各支管污水汇至

干管,再由主干管截流送至污水处理厂,几条主要干管分别在保锦路、苕溪北路、苕溪南路、城中街、钱王大街、02省道、玲珑一路、新环西路、新环东路,玲珑工业区的污水经提升泵站提升后汇至钱王大街的干管,经新环东路的主干管截流泵站提升后送至污水厂。

青山片在景观大道两侧敷设雨污水干管,由于整个地区地势较缓,根据需要设置污水提升泵站。同时尽量利用现状合流管渠做为雨水排放管渠,随着城市道路的建设,重新敷设污水管,形成完整的雨污水排水系统。

5、雨水管网规划 临安市借用杭州市的暴雨公式:

i?3360.04l(1?0.639lgp)(T?11.94)0.825

其中重要地段P=2~3,截洪沟处P=5,其他地区P=0.5,集流时间取10分钟,延

续系数取2。

临安市雨水管网结合地形,采取分散出水口式布置,主管线路短,收集的雨水就

近排入水体。由于苕溪汛期水位较高,在苕溪南、北路铺两条集流管,将上游雨水收集后排至下游。排水分区:新民街以北的道路雨水排入苕溪(少数排入马溪),城中街以南的道路雨水排入锦溪。

第72条 供电工程规划 1、用电负荷预测

预测锦城片用电负荷和容量为:

近期(2005年):38.8万千瓦,43.1万千伏安。 中期(2010年):41.5万千瓦,46.1万千伏安。 远期(2020年):47.8万千瓦,53.1万千伏安。 预测青山片用电负荷和容量为:

近期(2005年):12.2万千瓦,13.5万千伏安。 中期(2010年):15.3万千瓦,17.0万千伏安。 远期(2020年):24.8万千瓦,27.6万千伏安。 预测全市用电负荷和容量为:

20


临安总体规划 - 图文(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 模拟试题及答案(2)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