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至万州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第二合同段 大庄隧道进洞方案
(4)钢管布设在拱部132°33′圆心角范围内;
(5)钢管施工误差:定位不大于4cm,端头不大于20cm; (6)钢管接头采用丝扣连接,丝扣长15cm。 2)管棚安装
(1)钢管顶进采用钻机的冲击力和推力低速顶进。
(2)相邻钢管的接头前后错开,同一断面内的接头数不大于50%,两端之间采用丝扣连接。
(3)管棚打进顺序:先打进有孔钢管,注浆后再打无孔钢管,无孔管作为检查管,检查注浆质量。
(4)为使钢管错接,在每孔的第一节管搭设时,奇偶孔分别用3m和6m的钢管,以后每节
均采用6m长钢管,钢管顶端必须打入较好的围岩2m以上。 (5)两节有孔钢花管之间为φ108x6mm无孔钢管。
(6)在拱脚部位,选2个孔作为试验孔,找出地层特点,并进行注浆和砂浆充填试验。 4.4.5 管棚注浆
1)按固结管棚周围内有限围岩设计。注浆采用孔口封闭一次性注浆,先对有孔钢花管注浆,再钻进无孔钢花管时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查。注浆机械采用BW-250/50型注浆机,水泥与水玻璃体积比为1:0.5, 水泥浆水灰比为1:1。注浆压力为初压0.5~1.0MPa,终压2.0MPa,
2)为保证管棚注浆处理效果,管棚注浆必须随打随注,避免串浆。 3)φ108×6mm有孔钢花管构造图:
利万高速公路第二标段中铁一局项目经理部
16
利川至万州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第二合同段 大庄隧道进洞方案
图3 钢管构造图
4)注浆管棚施工工艺框图:
施工准备 测量放样定位 安装工字钢和导向管
导向墙施工 支 模 安装钻机就位 钻 眼 钢管安装 钢管加工 制 浆 注 浆
进入下一工序 图4 注浆管棚施工工艺流程图
4.5暗洞进洞开挖与支护
洞口施作完毕后,即开始洞身开挖作业。由于该部位处于堆积体位置,开挖采用反铲直接挖除的形式,部分反铲不能开挖的部位,采用人工挖除至设计断面。
暗洞开始部位采用预留核心土分部开挖的方式,分序开挖及支护如下图所
利万高速公路第二标段中铁一局项目经理部
17
利川至万州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第二合同段 大庄隧道进洞方案
示:
Ⅰ序支护Ⅰ序开挖Ⅱ序支护Ⅱ序开挖Ⅳ序开挖Ⅲ序开挖Ⅲ序支护Ⅴ序开挖Ⅳ序支护
图5 暗洞进洞开挖及支护分序示意图
单循环进尺控制在75cm,每开挖一循环,及时进行素喷封闭层面,厚度约2cm,然后在支立钢拱架及锚杆施工,再挂网喷护封闭。需续接钢拱架的端部注意保护不被覆盖,以便下部续接方便。
5 施工工期安排
5.1大庄隧道出口左洞施工工期安排
边、仰坡开挖及支护:2013年5月21日至2013年5月24日 套拱施工:2013年5月24日至2013年5月28日 有孔钢管施工:2013年5月28日至2013年6月2日 无孔钢管施工:2013年6月2日至2013年6月6日 5.2大庄隧道出口右洞施工工期安排:
利万高速公路第二标段中铁一局项目经理部
18
利川至万州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第二合同段 大庄隧道进洞方案
边、仰坡开挖及支护:2013年6月1日至2013年6月4日 套拱施工:2013年6月4日至2013年6月8日 有孔钢管施工:2013年6月8日至2013年6月12日 无孔钢管施工:2013年6月12日至2013年6月16日
6监控量测 6.1监测方案 6.1.1监测目的
为了确保施工期间周围环境及隧道的施工安全,由专职人员组成监控量测组,在项目总工程师的直接领导下负责测点的设置、日常量测工作和数据处理、信息反馈工作,进行信息化施工,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监测的主要目的如下:
1)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相比较,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支护参数是否达到符合预期要求,以确定和调整下一步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2)将现场测量的数据、信息及时反馈,以修改和完善设计,使设计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
3)将现场测量的数据与理论预测值比较,用反分析法进行分析计算,使设计更符合实际,用以指导今后的工程建设。 6.1.2监测的项目
为全面收集掌握隧道在施工中围岩及支护的变形和受力状况,以及洞内钻爆开挖震动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结合本隧道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施工类型、施工方法等特点,选择确定下列量测项目。
1)洞口浅埋段地表沉降观测
利万高速公路第二标段中铁一局项目经理部
19
利川至万州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第二合同段 大庄隧道进洞方案
2)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 3)超前地质预报;
4)拱顶下沉与水平收敛监测; 5)锚杆抗拔力 6.2 监测方法
6.2.1 洞口浅埋段地表沉降观测
隧道洞门套拱工作面开挖前,在洞门顶上纵向每5米设置1个观测断面,共设置5个断面,每个横断面间隔3米设置一个测点,使用水平仪、塔尺对洞口浅埋偏压段进行沉降观测。
观测频率为:开挖面前>30米,1次/2天;开挖面前后<30米,2次/1天;开挖面后30~80米,1次/2天;开挖面后>80米。1次/7天。监测精度要求△h=0.1mm。监控点布置图见下:
(D+h)m控制桩D mX(D+h)mφ/2h2φ/45+
图6 监控点布置
利万高速公路第二标段中铁一局项目经理部
4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