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道桥专项施工方案
⑤框架梁施工
框架梁间距1.5m×1.5m,尺寸为宽40cm,高40cm,坡面上人工开凿模槽,立模现浇锚梁,横竖向埋入坡面20cm,框架梁用C40砂浆喷射封闭坡面,厚度10cm。
框架梁施工如下图:
14
索道桥专项施工方案
5.2、桩基人工挖孔施工工艺
每岸桥台与锚碇组合体系下设5根Φ1.2m桩基,每根桩基间距2.25m,均采用C30混凝土,钢筋采用HPB300、HPB400,Φ50mm×3声测钢管。其施工方案符合我标《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在此不再赘述。
5.3、桥台与锚索组合体系施工 5.3.1、预应力锚索施工
本标段单根锚索超张拉力为550 kN,锚索长度根据地层岩性情况确定,在稳定岩体中锚固长度暂定为6m。自由段长度为18~21m,竖向相邻两根锚索自由段长度相差3m,以使相邻锚索锚固段错开3m。
在施工初期锚坑开挖补设地勘,每岸在锚座范围外附近施工2根锚索进行锚固试验,确定满足要求的锚固深度后才可进行锚索施工。
?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工艺流程: 锚孔编号定位 下锚 拔套管 注浆 管架平台搭设 钻机就位 造孔(套管跟进) 清孔 锚索体制作 锚墩浇筑 张拉 补偿张拉 封孔
?施工方法
预应力锚索施工时,在开挖边坡搭设钢管架子,形成作业平台,进行钻孔、穿束、注浆等项目的施工。
①钻孔
锚索钻孔主要根据锚索所需孔径、孔深,确定钻孔设备。本标段锚索钻孔孔径拟为φ130mm,锚索钻孔孔深为18~27m,故钻孔设备采用100B潜孔钻钻机。锚索钻孔质量要求高,故在施工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a.锚索孔开孔时,开孔位置偏差不得大于10mm。
b.孔斜误差:端头锚不得大于2%。钻孔每钻进5m测斜一次,并根据测斜情况及时纠偏,钻孔完毕再进行一次全孔测斜,并在钻孔验收前将资料提交有关部门。
c.钻孔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值,钻孔超径不得大于设计孔径的3%。 d.孔深需满足设计要求,孔深误差不得超过±10cm。
15
索道桥专项施工方案
e.钻孔验收完毕后,做好孔口保护工作。
锚索钻孔时由测量现场放点确定孔位,确保开孔孔位偏差符合设计要求。开钻前将钻杆端部对准孔位,用罗盘调整方位角、倾角,直至满足设计要求为止;将紧固件紧牢后,再复核一遍钻孔孔口位置、方位和倾角,确认无误后,将所有紧固件再紧一遍,安上冲击器和钻头,接上风管,即可开始钻孔作业。
钻孔过程中做好锚固段始末两处的岩粉采集,若在锚固段发现软弱岩层、出水、落钻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设计和监理人,共同研究处理措施,以确保锚固段位于稳定的岩层中。若孔深已达到设计孔深,而仍处于破碎带或断层等软弱岩层时,应延长孔深,继续钻进,直至监理人认可为止。
钻孔过程中必须记录每一钻进的尺寸、钻进速度等数据和岩粉的状况。 钻孔结束后,检查孔深及钻孔倾角,达到设计要求后用高压风彻底吹孔,将孔内粉尘吹干净,用编织袋塞好孔口对钻孔进行防护。
所有预应力锚索孔在钻孔结束并验收合格后,在钻孔旁边标注编号,以防止锚索装错孔位。
②钢绞线及锚具的选用
选用符合GB5224—200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和ASTM A416—90a的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预应力(拉力型)锚索(FECSM15-5)低松弛钢绞线。锚索由5束钢绞线编成。强度级别为1860Mpa。公称直径为15.24mm;截面积为140mm;弹性模量为195±10KN/mm2;极限载荷266KN;极限强度1900Mpa;1%伸长最大载荷234.6KN;延伸率≥3.5%。
③锚索制作
a.用砂轮切割机下料。下料长度L=锚固段长度L1-距第一级锚头之距离Ld+自由段长度L0+锚墩长度Li+张拉长度L2。钢绞线切割必须采用切割机进行,不得用电焊或气焊切割,以免损伤钢绞线。
b.组装步骤:
将钢绞线整齐排列在加工平台上,对不同灌浆管、钢绞线进行编号,在外端用不同的颜色区区别。
对钢绞线进行严格检查,合乎要求后按设计量出锚固段和张拉段长度,做标记进行编组;在锚固段每1.5m设置一个架线环,架线环表面基本平滑,避免损伤钢绞
16
索道桥专项施工方案
线;在两个架线环中间位置用紧箍环扎紧;绑扎时应保证钢绞线平行,不得交叉。锚固段内的进、出浆管应编入索体,靠近孔底的进浆管出口至锚索端部距离不宜大于200mm。已安装的灌浆管应检查其通畅,不通畅者要更换,要求管路系统耐压值不小于设计灌浆压力的1.5倍。PE管要平顺,不得弯曲、破损。管道安装检查完毕,管口临时封闭,并挂牌编号。锚固段顶部安装导向帽,导向帽按要求制作,与锚索体牢固可靠连接。
锚索制作成型并经检查合格后,进行编号挂牌,标明锚索编号、长度等,合格锚索整齐、平顺存放在距地面20cm以上的间距1-1.5m的支架上,不得叠压存放,并进行临时防护。
c.锚索运输
锚索运输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运至施工面,然后由人工抬运至锚索孔口待装。运输过程中做好锚索体的防护工作,防止发生弯曲、扭转和损伤。
d.锚索安装
锚索安装前重新对钻孔进行通风检查,对塌孔、掉块应清理干净或处理,不得欠深,对孔内集水用高压风吹干净。
锚索安装前准备好组成锚索体的对中支架、灌浆管路、铅丝等材料待用,并对灌浆管路进行畅通检查,对损坏的配件进行修复和更换。
锚索安装时采用人工方法安装,推送时用力要均匀一致。
锚索安装完成后对灌浆管路进行通试,确保管路畅通后及时保护好外留钢绞线及孔口,防止钢绞线遭受飞石、雨水、人为损坏,防止石碴、岩粉进入孔内。
锚索入孔后要及时进行灌浆,张拉作业要及时进行,以避免钢绞线锈蚀。 f.锚索灌浆
锚孔浆液制浆采用型号为100/3.5的搅拌机,强度等级为PO.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液中加入2%的速凝剂;浆液水灰比为0.5:1,锚固段浆液解释强度指标R7d≥35Mpa;搅拌时间t≥3min。
锚索孔注浆灌注前,先压入压缩空气检查管道畅通情况,然后将孔口阻塞器封闭并用压浆泵进行灌浆;结束注浆后要求灌浆压力在0.6~0.8Mpa内,排出的浆液浓度与灌浆的浆液浓度相同。为保证所有空隙都被浆液回填密实,在浆液初凝前必须进行不少于2次补灌,当浆液凝固到不自孔中回流出来之前,应保持不小于0.4MPa
17
索道桥专项施工方案
的压力进行屏浆。预应力锚索注浆封孔7d后,还应对孔口段的离析沉缩部分进行补封灌浆。在锚索张拉注浆体强度达到85%以前,其30m范围内不得进行爆破作业。
④锚索张拉
在内锚固段注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5%、桥台与锚碇组合体系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对预应力锚索进行张拉。
张拉设备采用100吨穿心式千斤顶及50MPa双路电动高压油泵。千斤顶行程≥200mm。张拉前将锚索、经过检定合格的千斤顶、锚具均与锚孔中心线对中安放好。再按分级张拉、补偿张拉的程序进行张拉。
张拉过程中,每张拉级稳定时间5min,达到锚固吨位后持续稳压20min即可锁定。为了确保预加应力值,适时根据需要进行应力补强。张拉过程中需测量锚束伸长值,并以理论伸长值进行校核,检查张拉是否正常。锚束伸长值误差控制在-6%~+6%范围内。锚束伸长值误差大于+10%,要进行原因分析,确定无误后方可继续张拉,误差低于-5%,则立即停止张拉,会同有关部门检查偏小的原因,采取措施纠正。
张拉力应按规范及设计要求分级加载进行,张拉荷载分别按设计张拉力(550KN)的50%~100%逐级依次进行,并且应控制最大张拉力不得超过预应力钢材强度标准值的60%。张拉至设计张拉力的最大荷载时,稳压10-20min后锁定。锁定后的48h内,若锚束应力下降到设计值以下时应进行补偿张拉。
张拉程序:0→mσcon(稳压)→σcon(σcon为张拉控制应力,m为超张拉系数).
5.3.2混凝土浇筑工程
1#、2#索道桥左右岸锚锭均采用预应力锚索桥台与锚锭的组合锚固体系。均采用C40混凝土,钢筋采用HPB300、HPB400。
左右岸桥台与锚锭组合体系类似于钢筋砼框架形式,高4m,最大厚度5.5m;底板尺寸16m×5.5m,底板厚度0.8m;设有5道支撑墙,中间三道厚度为0.5m,侧面两道厚度为1.0m,挡墙中部回填砂砾石,桥台除台背采用同标号混凝土回填外,其余位置回填开挖石渣。回填砂砾石顶部为预制盖板及整浇层。
5.3.5.1、混凝土施工工序
测量放线→安置钢筋及预埋件→立模→测量复核→按设计混凝土配合比配料搅拌→入仓浇筑→振捣→浇筑至设计高程→养护。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