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道桥专项施工方案
③工班长在项目部或作业队领导的指挥下组织有经验的人员开展救援抢险工作;如有人受到重伤,应首先抢救伤员,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事故发展扩大。在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对轻伤人员在现场采取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
④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对塌方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塌方原因,及时采取有效、快速的防护措施,控制险情继续蔓延。
⑤重伤人员立即组织人员抢救,用项目部车辆送往医院。并拨打医院120急救电话请医院派救护车辆支援。在其他救援未到来之前不得放弃对伤员的抢救。
⑥项目部组织人员集合在安全区域并清点人数,待塌方稳定后,立即组织抢救,一定要保证人员安全。并准备好应急设施防止再次塌方。
7.8.3、爆破伤害事故 ?事故原因分析
①装药量过大,飞石过远,超出警戒范围造成伤害。 ②爆破防护不到位,没能在警戒范围清场,飞石伤害。 ③处理瞎炮和哑炮,造成意外。
④工人安全意识淡薄,没有严格按照涉爆物品管理和使用规定违规操作,发生事故。
?预防措施
①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要求施工,针对不同地区、地质情况、岩层倾向、列陈和周围情况设计不同的爆破方案。爆破药量根据实际爆破效果逐步进行调整。
②做好爆破防护工作,确认警戒线之内清场完毕后才能点炮,并在每个方向派安全员进行警戒。
③非专职从事爆破作业的人员不得处理瞎炮和哑炮。 ④雷雨天气时应停止爆破作业。
⑤爆破器材属于危险品,必须严格执行领用、发放、使用及回收制度。现场爆破器材应分门别类,专人上锁管理,严禁混装。使用、运输时应轻拿轻放,严禁碰撞;电雷管在连接母线前应短接,避免接触带电体。
7.8.4、触电事故
44
索道桥专项施工方案
?事故原因分析
①施工现场供电线路没有TN-SR接零保护系统,未做到三级控制两级保护,造成现场触电易发。
②现场临时用电的管理混乱,非持有特种作业许可证的专职电工私拉乱接,造成触电隐患。
③对新调入工地的电气设备在安装使用前未进行检测测试。设备漏点造成事故。 ④施工人员未穿绝缘鞋和戴绝缘手套。 ?预防措施
①施工现场安装和使用五芯电缆,严格执行 “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原则,严禁一个配电箱同时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设备,以免发生误操作事故。
②专职电工随时对现场电气设备进行巡查。项目部每日对施工用电系统、漏电保护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现场必须有专职电工,不得脱岗。
③配电箱应设在干燥通风的场所,其周围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并与被控制的固定设备距离不得超过3m。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④在潮湿和易触电及带电体的照明电源必须使用安全电压,电气设备架设或埋设必须符合要求,并保证绝缘良好,任何场合均不能拖地,线路过道应按规定进行架空或埋地,破皮老化线路不准使用。
⑤使用移动电气工具和砼振捣作业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处置措施
触电时,触电者往往处于与带电部分接触的状态,而且不能独自脱离这种状态,以致大大加重了触电伤害的严重程度。为了使触电者摆脱电流,应首先迅速切断他所接触的那部分电气设备的电源,但如果触电者位于高处时,还应采取预防坠落,保证其安全着陆。
若电器设备的电源不可能快速切断时,必须采取其他措施使触电者迅速摆脱电流作用。例如,当电压在1000V以下时,救护者可戴绝缘手套,用木炳斧子或手柄绝缘的工具,如尖咀钳等逐根剪断导线。如果触
45
索道桥专项施工方案
电者衣服干燥、不贴身,可拉住衣服下摆,但不得接触其身体、鞋、潮湿衣服及周围接地的金属物。救护者可穿胶皮鞋或站在干燥的、不导电的垫板或一卷干衣服上面。
若触电者的一只手紧握住导电体时,救护人员应站在绝缘地板或橡胶地毯上,将其手指逐个扳开以松开导体,或是用干燥的木棒等,将接触触电者的导线挑开。
对于1000V以上的电气设备,救护者必须穿戴绝缘手套和高统靴,用木棍或能耐该电压的绝缘钳操作,但须预防可能的跨步电压。救护时,必须注意救护者及周围其他人的安全。
触电者摆脱电流后,应立即就地对其进行急救:使触电者仰面躺下,检查是否有呼吸和心跳。当呼吸不正常时,应作人工呼吸;如果桡动脉,甚至颈动脉没有了脉博,应进行心脏外按摩,以设法使其复苏。
如果触电者呼吸、心跳正常,但失去知觉,应解开其衣领及腰带,以利呼吸,同时用凉水喷脸或用蘸有氨水的棉花贴近鼻子,同时按摩及暖热其身体。
若触电者尚有知觉,且感觉较好,也不应允许其继续活动,而应注意休息,因为电流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可能过一段时间,如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才显现出来。
7.8.5、物体打击事故 ?原因分析:
①高空抛物及工具掉落伤人。
②处于高处的材料未堆码好,垮塌伤人。 ③边坡掉落石块伤人。
④桩基础因锁口未高出地面30cm,地面的石块等杂物掉入孔内;起吊钢丝绳突然发生断裂或挂钩保险失灵,出渣桶掉落孔底;出渣时,渣桶装载过满,起吊过程中桶内渣土掉落。
⑤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被上部掉落的石块或杂物砸伤等。
?预防措施:
①严格按照高处作业安全制度,材料不能高空抛掷,工具应随时装入工具袋,防止从高处掉落。
46
索道桥专项施工方案
②严格按技术交底进行桩孔锁口施工,锁口混凝土强度、厚度应满足规定要求,锁口顶面应高出地面至少30cm。
③加强对提升机起吊钢丝绳和吊钩保险装置的检查,发现钢丝绳有起毛、断丝等现象时,应及时更换;吊钩应采用有保险装置的吊钩。
④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处置措施
①发生物体打击事故时,事故发现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人员或现场管理人员,由安全人员组织施工人员紧急撤离至安全区域并及时向作业队或项目部相关部门报告,同时开展力所能及的自救工作并保护事故现场,疏散现场其他闲杂人员,避免其靠近事故现场。
②工班长在项目部或作业队领导的指挥下组织有经验的人员开展救援抢险工作;如有人受到重伤,应首先抢救伤员,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事故发展扩大。在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的同时,对轻伤人员在现场采取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
③重伤人员立即组织人员抢救,用项目部车辆送往医院。并拨打医院120急救电话请医院派救护车辆支援。在其他救援未到来之前不得放弃对伤员的抢救。
④抢救完成后,由生产负责任人组织相关人员对事故原因进行检查分析,找出事故发生原因,并对投入使用的机具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必须更换。
7.8.6、中毒和窒息事故 ?原因分析
孔内有毒有害气体突然溢出;爆破作业后,孔内烟尘未完全排除,作业人员违章进行孔内施工;长期未施工的桩孔,恢复施工时,未对孔内气体情况检查或采取通风换气措施,作业人员盲目进入孔内作业。
?预防措施
①施工前,根据设计地质勘探报告对可能出现有毒有害气体的桩位进行统计和编制专项安全措施,向作业人员进行书面交底。
②施工过程中,应随时对照设计复核地质情况,如发现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与监理、设计单位联系,由设计单位做设计变更。
47
索道桥专项施工方案
③施工过程中,给现场管理人员配备便携式瓦斯检测仪,每日定时对孔内气体瓦斯浓度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当发现孔内气体中瓦斯浓度异常时,现场管理人员有权下令暂停施工,并采取往孔内通风的措施,将孔内气体进行置换,待再次检查确认孔内气体符合要求后,方可同意作业人员进入孔内作业,作业期间应加大瓦斯检查频率。
④孔内爆破作业完成后,必须等待20分钟之后,作业人员方可进入孔内作业。 ⑤对于长期未施工的桩孔,恢复施工前,应采取做动物试验和通风换气的方法对孔内气体进行检查和置换,只有经试验检查和换气处置确认孔内气体符合要求后,方可允许作业人员进入孔内施工。
⑥当孔深超过6m时,孔内作业人员必须实行两班制作业(每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两小时),作业现场还应配备空压机等通风换气设备。
⑦孔内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防尘口罩等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处置措施:
①当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现场应立即停止作业,利用作业空压机往孔内输送新鲜空气,同时向现场管理人员和班组长报告。
②当孔内由有毒有害气体溢出时,孔内作业人员应及时向孔口作业人员呼喊,要求送风和救援,同时戴上防尘口罩或用湿毛巾(衣服)捂住口鼻,并沿应急安全梯撤出孔内。
③当孔内有人员因中毒和窒息发生昏迷时,应及时组织开展救援抢救工作。救援前应先向孔内通风换气,救援人员应佩戴防 毒面具后方可下孔开展救援工作。
④救援工作展开后,孔口人员应做好维护工作,留出救援通道,并阻止其他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影响救援工作的开展。
⑤人员救出后,应安置在空旷通风处,使中毒和窒息人员仰面躺下,检查是否有呼吸和心跳。当呼吸不正常时,应作人工呼吸;如果手动脉,甚至颈动脉没有了脉博,应进行心脏外按摩,以设法使其复苏。
如果中毒和窒息人员呼吸、心跳正常,但失去知觉,应解开其衣领及腰带,以利呼吸,同时用凉水喷脸或用蘸有氨水的棉花贴近鼻子,同时按摩及暖热其身体。
⑥对于中毒和窒息较严重的人员,用项目部车辆送往医院。并拨打医院120急救电话请医院派救护车辆支援。在其他救援未到来之前不得放弃对伤员的抢救。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