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区日常土地测绘成果检查验收规定及质量评定标准(2)

2025-11-24

一、总则

1.1 为满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日常土地测绘成果的使用需要,根据国土资源部、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和杭州市国土资源局的有关规定,结合杭州市区实际,制定本土地测绘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 1.2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日常土地测绘项目;萧山、余杭及各县(市)参照执行。内容主要包括:宗地测绘、建设用地项目竣工复核验收测绘、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测绘等。违法用地、土地整理、土地权属纠纷等测量项目,应当依据相关部门的要求和有关规定, 参照本技术要求制定技术方案,并按日常土地测绘程序实施。

1.3 如在本技术要求中未明确者,而在国家、省、市相关测绘规范、规定、细则等已有规定的,则应执行其相关规定。

1.4 杭州市区日常土地测绘采用全解析法实施,内外业一体化成图。

1.5 杭州市区日常土地测绘成果数据须符合杭州市国土资源局数据库建设要求。 1.6 本技术要求解释权归杭州市国土资源局。

二、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或规范所包含的内容,通过“技术要求”的引用而构成本技术要求的组成部分。 《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国土资源部2001年发布) 《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国家测绘局1991-01-21发布) 《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国家测绘局1995-08-25发布)

《浙江省土地勘测技术规定》(原浙江省土地管理局1999年10月发布)

《浙江省1:500 1:1000 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产品检验规定和质量评定(试行)》(浙江省测绘局2004年12月1日发布)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7年5月21日发布) 《浙江省数字地籍调查技术规范》(浙江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3月发布)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 《浙江省GPS-RTK测量技术规定》(ZCB 001-2008)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

三、控制测量

3.1 基本要求

3.1.1 空间参照系

(1)平面坐标系统

所有项目都须采用杭州坐标系。 (2)高程系统与高程基准

高程系统采用正常高系统;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1.2 控制网布设原则

(1)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2)控制网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的原则。布设成不同等级的控制网,允许根据测区实际情况越级布网。

(3)控制网总体上分为基础控制网和图根控制网。基础控制网分为首级控制网和加密控制网。 (4)控制网布设须制定技术设计方案或技术设计书。

(5)控制点应按相应标准埋设固定标石,顶部嵌入固定标志,并绘制点之记。必要时标石基础应打入混凝土桩、钢桩等。

(6)控制点布设应尽量利用已有的合格控制点标志,以保证当前地籍测量数据和原有地籍测量数据的衔接精度。

3.1.3 测量精度

(1)精度表述

本要求以中误差作为评定精度的标准,两倍中误差为极限误差,作为测量误差的允许值,用以确定控制点测量精度。 (2)精度要求

逐级设置基础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网平面位置、高程中误差容许范围,使得最终满足1:500地籍测量界址点和地物点的位置精度。

3.2 基础控制测量

3.2.1 基础平面控制测量

(1)等级划分

基础平面控制测量分为首级控制测量和加密控制测量。基础控制测量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分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我国GPS大地控制网测量执行GB/T 18314-2001,城市GPS控制网测量执行CJJ73-1997,两者对GPS控制网等级体系划分的对应情况,宜按表3.1对照执行。

表3.1 GPS等级对应表 标准编号 GB/T 18314-2001 GPS A GPS B 对应内容 GPS C GPS D GPS E CJJ73-1997 - GPS二等 GPS三等 GPS四等 GPS一级 备注:GB/T 18314-2001与CJJ73-1997的对应主要考虑精度等级

(2)布测方法

基础平面控制测量可选用GPS控制网,常规边角组合网和导线网等布测方法。其中首级平面控制测量应布设GPS控制网;一、二级基础控制网可采用GPS-RTK测量技术要求执行ZCB 002-2008。 (3)首级控制网布设原则

首级控制网必须与省级GPS基础控制网或国家高精度GPS控制点联测。

布设首级控制网应处理好国家、省级大地控制测量标准与城市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标准之间的技术衔接,对于面积较大区域的首级控制网测量,一般应兼顾国家标准有关布设GPS大地控制网的技术要求,其首级控制网等级不应低于GB/T 18314-2001中的GPS C级网。 (4)精度要求

① 四等网中最弱的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 不得超出±5厘米。 可根据两点的相对点误差椭圆长半轴 、短半轴 或坐标分量误差 、 计算,也可用边长误差 、方向角误差m"和边长S计算。

② 四等以下网中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 不得超出±5厘米。 可根据点位误差椭圆长半轴 、短半轴 或点位在坐标轴方向的误差 、 计算。 (5)布设密度

一级(或更高级)控制点的布设密度,在建成区一般每平方公里至少应布设16个;在非建成区一般每平方公里至少应布设10个。每个控制点一般应有1个可通视的同级或更高级的相邻控制点。

3.2.2 基础高程控制测量

(1)布测方法

① 分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两大类。

② 水准测量一般采用水准网形式布测。水准网从高到底分为二、三、四和五等。

③ 三角高程测量可作为水准网的补充,分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经纬仪三角高程测量和GPS高程拟合(经高程异常改正)。

④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可代替四等和五等水准测量。经纬仪三角高程测量和GPS高程拟合(经高程异常改正)主要用于山区以及位于高建(构)筑物顶部平面控制点高程的测定。 (2)联测原则

基础高程控制网应与高一级国家水准点或省级水准点联测。一般选择1-2个较为稳固并便于长期保存的国家或省级水准点作为水准网的起算点,还应至少有另一个相应的起算检核点。 (3)布设范围

高程控制网布设范围应与平面控制网相适应。 (4)精度要求

应保证各等水准网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高程中误差不超出±20毫米。

3.3 图根控制测量

3.3.1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

(1)级别划分

图根平面控制网从高到低依次分为一、二级。 (2)精度要求

图根平面控制网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出表3.2规定范围。

表3.2 图根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 等级与精度项目 一级图根点 二级图根点

(3)布测方法

图根平面控制网可用附合导线、结点导线网、GPS(包括GPS-RTK)等方法布测,也可采用图根三角网(锁),但对此法应作具体技术设计。

根据当前实际测量条件,上述布测方法中应以附合导线和结点导线网为主,无法贯通的地区用支导线补充,但支导线的边数不得超过1条。局部地区可采用全站仪解析极坐标法测定,但必须有校核条件。也可采用其他能达到本标准精度要求的测绘方法。 ① 图根导线基本技术要求

a.为确保一、二类界址点、地物点的点位精度,宜布设一级图根导线。 b.图根导线允许符合两次,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规定。

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厘米) ±5 ±5 表3.3 图根光电测距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图根附合导线平均边长测距中误测角中误级别 长度(米) (米) 差(毫米) 差(秒) 差 一 二 ≤1500 ≤1000 ≤120 ≤100 ±15 ±15 ±12 ±20 ≤1/6000 ≤1/4000 ±24 ±40 对 闭合合差(秒) DJ2 DJ6 1 - 2 1 程) 1 1 数 2 2 导线 相方位角 闭测角测回次 测距测回测距一测数 次数(单回读数次注:n为转折角个数。

d.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或结点与结点间的长度不应大于附合导线长度的0.7倍。

e.如图根导线较短,由全长相对闭合差折算的绝对闭合差限差小于13厘米时,按13厘米计。 f.图根导线的总长和平均边长可放长1.5倍,但其绝对闭合差应大于26厘米。 g.若附合导线的边数超过12条,其测角精度应提高一个等级。 ② 图根导线观测

a水平角观测使用不低于J6级的经纬仪或全站仪,按方向观测法观测。 b边长测量使用不低于Ⅱ级的观点测距仪或全站仪,实测边长一测回。

c 一级图根导线测定边长时,须测定仪器常数、棱镜常数等边长改正参数。上述参数可在电子手簿中记录,也可直接在全站仪中设置并改正。 ③ 图根支导线的布测

a一般不宜使用支导线。但在地形条件限制,布设附合图根导线确有困难的区域,可布设边数不多于1条的一站型图根支导线。

b支导线的长度不应超过表3.3中二级图根导线平均边长。 c支导线边长采用光电测距仪测距,可单程观测一个测回。

d支导线水平角观测应联测两个已知方向,用J6级经纬仪观测一个测回,其固定角不符值和测站圆周角闭合差均不应超出±40秒。

e若地处通道狭小,多弯的死胡同,其图根导线布测可采用往、返测量的回头导线。回头导线的测设要求与闭合导线相同。 ④ GPS图根控制测量

a GPS图根控制测量可采用快速静态测量模式施测。

b GPS图根点的精度等级可参照GPS二级控制测量,对最小距离、平均距离的要求可适当放宽。 c 布网应有非同步观测基线构成多边形闭合环(或附合路线),每一闭合环(或附合路线)边数不超过10。少数困难地区可采用星形网测定GPS图根点。

d GPS图根点测量的观测时间以能确保准确测出点位坐标为准。一般双频测量型GPS接收机不少于5分钟;单频测量型GPS接收机不少于10分钟。

e 其他测量技术要求按CJJ73-1997的GPS二级网执行。 ⑤ GPS-RTK图根控制测量

a GPS-RTK基准站至少应连测3个高级控制点。

b 高级点所组成的平面图形应对相关的RTK流动站点有足够控制面积,并对GPS基准站坐标系统进行有效检核。


杭州市区日常土地测绘成果检查验收规定及质量评定标准(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毕业论文 -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研究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