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桥梁工程毕业设计——MIDAS建模——三跨铁路连续梁桥
3.3 变截面设置
本桥截面变化处主要有2#-3#,6#-17#,17#-18#,18#-17#(对应中跨22#-23#),17#-6#(对应中跨23#-34#),3#-2#(对应边跨69#-70#)。
从树形菜单的菜单表单中选择模型 > 特性值 > 截面>变截面
在尺寸—I导入“梁端截面”,在J导入“跨中截面”; Y轴(即横向)变化为一次方程; Z轴(即梁高方向)按二次方程。
图3-12 2-3#变截面设置
相应其他几个变截面设置如下:
6#-17#,I端为“跨中截面”,J端为“17#截面” 17#-18#,I端为“17#截面”,J端为“18#截面”
18#-17#(对应中跨22#-23#),I端为“18#截面”,J端为“17#截面” 17#-6#(对应中跨23#-34#),I端为“17#截面”,J端为“跨中截面” 3#-2#(对应边跨69#-70#),I端为“跨中截面”,J端为“梁端截面”
9
西南交通大学桥梁工程毕业设计——MIDAS建模——三跨铁路连续梁桥
3.4 时间依存材料特性(砼收缩徐变参数)
这里采用《公路桥梁规范》的参数设置,如图3-13。而中国规范未对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进行规定,因此可不输入“时间依存材料(抗压强度)”。
从树形菜单的菜单表单中选择模型 > 特性值 >时间依存材料(徐变/收缩)
收缩徐变特性与构件理论厚直接相关,此处随意输入值,待单元建立后再统一进行自动计算修改。见“5 修改单元依存材料特性”。
图3-13 收缩徐变参数设置(单位:mm,N)
图3-14 时间依存材料连接
10
西南交通大学桥梁工程毕业设计——MIDAS建模——三跨铁路连续梁桥
4 节点单元建立
可以按实际的节点坐标和单元长度逐一每个节点和单元,建立全桥模型。也可以先生成模型的所有节点和单元,然后修改节点坐标,从而建立全桥模型。本桥节点和单元的划分如图4-1所示。全桥共71个节点,70个单元。
图4-1 节点、单元划分(仅示半桥,单位:cm)
4.1 建立基点
从树形菜单的菜单表单中选择模型 > 节点 > 建立
图4-1 建立1#点
注:节点坐标可以任意,后面再进行修改。
11
西南交通大学桥梁工程毕业设计——MIDAS建模——三跨铁路连续梁桥
4.2 扩展生成单元
先利用生成的1#节点扩展生成70个单元,这里截面可以任意,以后可改,复制次数为70次。
从树形菜单的菜单表单中选择模型 > 单元 > 扩展
图4-2 扩展单元
此时生成的单元是等间距,截面均是一样的。利用三维查看,见图4-3。
图4-3 生成的单元
12
西南交通大学桥梁工程毕业设计——MIDAS建模——三跨铁路连续梁桥
4.3 修改节点坐标
按照图4-1节点划分方式,先利用EXCEL生成各节点的坐标值;选择所有节点,并打开“节点表格”,将EXCEL表中的坐标值复制到节点表格中。见图4-4、4-5。
从主菜单中选择模型 > 节点 > 节点表格...。
或,从树形菜单的表格表单中选择表格 > 结构表格 > 节点
图4-4 修改节点坐标前 图4-5 修改节点坐标后
4.4 修改截面
采用拖放功能修改相应单元截面。
选中单元6-16#,展开树形菜单>工作>截面,鼠标左键按住“6-17”变截面拖放到模型窗口,则就将6-16#单元修改为变截面“6-17”。修改后截面见图4-6所示。
图4-6 修改6-16#单元截面后模型示意
按上述方法修改: 2#单元截面为“2-3”;
17#、49#单元截面为“17-18”; 18-21#、50-53#单元截面为“18#截面”; 38-48#单元截面为“6-17” 38-48#单元截面为“6-17”
23-33#、55-65#单元截面为“17-6”;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