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导学案全套(122页)(5)

2025-10-16

1、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能根据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进行有理的简单运算; 2、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能力;

【重点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 【导学指导】 一、温故知新

1.有理数加法法则内容是什么?

2.计算

(1)2+2+2= (2)(-2)+(-2)+(-2)= 3.你能将上面两个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

二、自主探究

1、自学课本28-29页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可以表示为 .

( 2)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可以表示为

(3) 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可以表示为

(4)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可以表示为

由上可知:

(1) 2〓3 = ; (2)(-2)〓3 = ; (3)(+2)〓(-3)= ; (4)(-2)〓(-3)= ; (5)两个数相乘,一个数是0时,结果为0

观察上面的式子, 你有什么发现?能说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吗?

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 ,异号 ,并把 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 。

2、直接说出下列两数相乘所得积的符号

1)5〓(—3) ; 2)(—4)〓6 ; 3)(—7)〓(—9); 4)0.9〓8 ;

3、请同学们自己完成

例1 计算:(1)(-3)〓9; (2)(-

12)〓(-2); 21

归纳: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例2

【课堂练习】

课本30页练习1.2.3(直接做在课本上)

【要点归纳】: 有理数乘法法则:

【拓展训练】

1.如果ab>0,a+b>0,确定a、b的正负。

2.对于有理数a、b定义一种运算:a*b=2a-b,计算(-2)*3+1

【总结反思】:

课题:1.4.1有理数的乘法(2)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确定法则;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学习重点】:多个有理数乘法运算符号的确定;

22

【 【学习难点】:正确进行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导学指导】

一、温故知新

1、有理数乘法法则:

二、自主探究

1、 观察: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2〓3〓4〓(-5),

2〓3〓(-4)〓(-5), 2〓(-3)〓 (-4)〓(-5),

(-2) 〓(-3) 〓(-4) 〓(-5);

思考: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分组讨论交流,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规律: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 时,积是正数;

负因数的个数是 时,积是负数。

2、新知应用

1、例题3,(P31页)

请你思考,多个不是0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

你能看出下列式子的结果吗?如果能,理由 7.8〓(-8.1)〓O〓 (-19.6)

师生小结: 【课堂练习】

计算:(课本P32练习)

(1)、—5〓8〓(—7)〓(—0.25); (2)、(?

(3)(?1)?(?)?5812)???(?); 12152354832??(?)?0?(?1); 1523【要点归纳】:

1.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 时,积是正数;

负因数的个数是 时,积是负数。

2.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一个因数为0,积等于0;

【拓展训练】: 一、选择

23

1.若干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 ) A.由因数的个数决定 B.由正因数的个数决定

C.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D.由负因数和正因数个数的差为决定 2.下列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

A.(-7)〓(-6) B.(-6)+(-4) C. 0〓(-2)(-3) D.(-7)-(-15) 3.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

A.(-2)〓(-3)=6 B. ????1?2???(?6)??3 C.(-5)〓(-2)〓(-4)=-40 D.(-3)〓(-2)〓(-4)=-24 二、计算:

1、 ???11??????11??????11??????11?????1??1??2??3??4??5???16??????17??; 2、 ??1?1??1???2?????1?2?????1?1?3??????1?1?3??????1?1?4??????1?1?4??;

【总结反思】:

1.4.1课题:有理数的乘法(3)

学习目标】:

1、熟练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并能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2、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主动地进行学习;

学习重点】:正确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化 学习难点】: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化

24

【【【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1、请同学们计算.并比较它们的结果:

(1) (-6)〓5= 5〓(-6)=

(2) [3〓(-4)]〓(-5)= 3〓[(-4)〓(-5)]=

请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检查,看计算对了吗?

二、自主探究

1、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上面的式子与结果,把你的发现相互交流交流。 2、怎么样,在有理数运算律中,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分配律还成立吗? 3、归纳、总结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 。 即:ab=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 即:(ab)c= 4、新知应用 例题4

用两种方法计算 (

111+-)〓12 ; 262解法一: 解法二:

【课堂练习】: (课本P33练习)

1、(-85)〓(-25)〓(-4); 2、(- 3、(

71)〓15〓(-1); 8791?)〓30; 1015 25


七年级数学(上)导学案全套(122页)(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学校加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方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