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7)

2025-04-28

好文章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总第165期

~队D巾2

BOMERz

AdR2

O.155O.15260.4020.000

O.160O.15762.745O.OOO

0.154O.15260.1060.000

0.1540.15260.1890.000

5.26E一005(0.124)

O.005

(0.0450)

O.1560.15348.6760.000

O.155O.15360.6090.000

F检验P值

注:括号外数字为该变量的估计系数,括号内为该系数的显著性水平

2.分别按解释变量进行的调增利润样本回归结果与分析。由表6可知,所有模型的判定系数R2

和调整判定系数AdR2虽然较低,但F检验值均较高,显著性水平均为o.ooo。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从调增利润解释变量的系数和显著性水平可知:(1)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

关系,假设一进一步得到验证。即对于调增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较大规模的董事会更有约束力。(2)两职合一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假设二得到验证。说明对于调增利润的企业,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分离更有利于约束其虚增利润。(3)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不显著正相关关

系,再次证明独立董事对于控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失效。(4)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程度呈现显著的

正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程度的“U”型关系不显著。(5)董事会会议与盈余管理程度呈

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对于调增利润的公司,董事会会议次数的增加并没有降低盈余管理的程度,反而是增加了盈余管理程度。根据这个结果,似乎可以合理推断:对于需要调增利润的企业来讲,如

何通过盈余管理避免亏损、提升盈利水平成为了董事会的重要议题。

从三个控制变量的系数和显著性水平可知,资产负债率与盈余管理程度仍然呈显著的正相关关

系。资产对数值与盈余管理程度关系不显著,且方向不一致。RoE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

关系。这两个控制变量与盈余管理关系与全部样本相比发生了变化,我们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盈余管理动机的作用。说明对于有调增利润压力或动机的企业,监管约束的作用下降,通过盈余管理达到盈

利目标成为首要动力和行为目标。

模型l

常数项

一0.134(0.0000)—O.036(0.0000)

4.9E—005(0.8330)

模型2

一O.090(O.0000)一O.036(O.0000)

4.40E—005

模型3

一O.029(0.1480)一O.037(O.O000)4.02E一005(0.863)一0.015

(0.0060)

模型4

一0.088(0.0000)

一O.037

模型5

一O.170

(0.O000)

模型6

一O.061(O.0000)一O.038(0.0000)

2.82E—005

DEBI

(0.OOOO)

4.50E一005

一O.034(O.0000)

8.64E—005(0.725)

RoE

(O.8510)一0.016(0.0120)

(O.8470)一O.016(O.0120)

(0.9030)一0.013(0.044)

LNAS

一0.016

(O.0120)

一O.018

(O.0170)

NUⅣ呕

一O.005

(O.O000)

SAME

一0.015

(0.0670)

DULI

—O.177(0.001)

一5.54E—005(0.7760)

O.00000l

MADI

(0.6310)

72


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应用题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