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和创新链。通过引进、吸收、消化和创新,使张江的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在短时间内达到了大陆地区的最高水平。
根据“高起点的规划定位,高强度的政策聚焦,超常规的升级发展”的要求,浦东软件园和国家863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东部)基地的建设势头良好,其中,软件园的注册企业已过千家,签约进驻企业近200家,其中包括不少世界知名软件企业。
经过几年来的辛勤耕耘,园区基本构筑了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框架,累计引进了生物医药生产企业、研发机构和科技企业共150个,“人才培养—研究开发—中试孵化—规模生产—专业服务”的共聚效应充分显现,“药谷”地位基本奠定。
精良的科研教育网络
为充分体现高科技园区的智力密集度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功能,园区非常注重引进各类研发机构、与园区两大产业密切配合的高等院校。目前,已有国家级研发机构、国际知名的研发机构家,高等院校所。规划2.8平方公里的科研教育区项目布局已初步形成。
完善的硬件设施及人性化的生态环境园区开发坚持规划先行,已建设起一流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厂房、水、电、天然气、蒸汽、通讯、住宅、餐厅、购物中心、学校、健身场所等。技术创新区内,占地万平方米,由大片绿地、人工湖泊和小品等组成的中心绿地,为创业人员、孵化企业提供了幽雅、舒适的创业环境。此外,园区还建了一些晚间开放时间长的酒巴、餐厅,经常邀请知名专家到园区讲座等。
多元化的资金支撑体系
政府财政资金一方面,通过建立孵化器为企业提供最基本的场地,以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直接投资组建风险投资公司,帮助企业融资。
风险投资资金园区已吸收了家风险投资公司和咨询机构。境外风险基金也以托管的形式进入园区。风险投资主体多元化,基本覆盖了从种子基金到战略投资全过程。
商业银行贷款和股市募集资金园区内的各银行通过房产抵押、美元抵押、备付信用证、企业担保等多种方式为企业开通融资抵押贷款的渠道。此外,浦东新区财政曾以回租开发的形式支持张江技术创新区的建设;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与张江公司签定了银企合作协议,各授信亿元人民币资金额度,等等。
可以这么认为,“聚焦”战略,使张江园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为张江园区孵化器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保证。
张江孵化器的建设框架已初步形成
张江园区早在1995年就注册成立了张江高新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这是张江孵化器的雏形,至今已走过了年的历程,从成长走向成熟:1997年,张江高新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IBI国际企业孵化器,同年被上海市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