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1)(7)

2025-09-14

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一以杭州两溪湿地为例

定性的评价湿地景观资源,或只提出了湿地的娱乐开发思路,对湿地旅游理论缺乏系统、完整的研究,尤其是对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选择尚未有深入、系统的研究。

湿地旅游活动在海外早己开展,一些著名的湿地旅游目的地开发和管理己相当成熟,如距德国柏林东南80km多的施普雷自然保护区,整个自然保护区分为四部分纯自然的核心区、尚未开发的自然景观缓冲区、已开发利用的旅游度假风景区和城镇到旅游景区的过渡带。现在施普雷已成为欧洲大陆上最美丽、最具有特色的“天人和谐”的自然风景区,每年前往旅游度假和参观考察的客人大幅度增长,使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有了保障,也为此处湿地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可观的资金来源。湿地旅游在国际旅游中占有~定的地位。

1.2.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湿地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直至90年代才完成全国湿地初步调查,不同类型湿地生态系统研究还比较薄弱。自1992年J下式加入《国际湿地公约》’以来,我国政府加强了对湿地保护的工作力度,有关部门为履行公约义务在湿地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i作。到2002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区353处,一批曾遭受破坏的天然湿地得以保护。其中有2l处湿地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目,面积达303×104hmZI引。为进一步保护湿地资源,2002年由国家林业局牵头,17个部委共同制定并公布实施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为湿地保护工作提供了国家行动指南。近年湿地开发的重点研究方向为湿地功能和效益开发、湿地养殖业开发利用、湿地植物种植开发利用、湿地农业开发利用、湿地红树林的开发利用、湿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在湿地旅游的理论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湿地生态旅游经济的评估和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层面上。林光汉依据灰色理论对湿地旅游开发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呻1,鲁铭、龚胜生针对湿地生物、景观和文化多样性等特点对湿地旅游价值进行探讨口1。尹五元、曹新向从湿地保护的角度提出了湿地景观的生态调控忸1。周武忠、王永彪、杜渺对江苏海涂风景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调查统计,董平、陈君、张树夫等就江苏沿海湿地滩涂旅游的发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阳1,黄震方提出了开发湿地公园的构想n们。同时还侧重于对某一区域的湿地生态旅游的研究,如邹树梅(1998)等“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u¨,陈君(2000)“江苏淤泥质海岸湿地生态旅游开发"、陶奎元(2001)“盐城湿地与生态旅游”u引,。对某一区域的湿地旅游发展模式也有一些研究,如李霖(2003)的硕士论文“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31,,仇吴(2003)的硕士论文“江苏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u

在湿地旅游的实践发展方面,我国的湿地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但我国湿地类型多、范围广、湿地资源丰富,因此具有典型特点的湿地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是以在凉爽的季节可以观鸟而著称的湿地生态旅游区。如今,每年有400所学校前来保护区参观,有数万人到这里访问、学习和旅游,现己成为香港重要的环境教育基地洞庭湖是全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湖泊湿地景观和名胜古迹见长,洞庭湖所在地岳阳市系历史文化名城,岳阳楼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闻名天下。江苏盐城滨海事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其淤涨型海涂景观、南黄海景观、千里海堤风景线、大规模海水产养殖基地等都具有独特的旅游价值。四川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黄河第一弯"的区域水分循环平衡中心和气候的天然调节器,风光民俗独特,是西部旅游胜地。

综上所述,我国湿地旅游的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湿地旅游研究开展的时间比较晚,但是对湿地旅游的研究方兴未艾。41。,


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1)(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一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