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海南三省红树林面积占全国97.1%u引。
(2)鱼类种群复杂
鱼类是湿地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生物类群。湿地鱼类包括内陆湿地鱼类、近海海洋鱼类、河口半从咸水鱼类和过河口洄游性鱼类。我国有湿地鱼类1000多种,占全国鱼类种数的l/3。中国湿地还养育着许多珍惜的两栖类和鱼类特有种。有些物种依赖湿地完成其复杂生命循环的一部分,如鱼和虾需借助湿地完成产卵并度过幼年期。
(3)鸟类繁多,观赏价值高
我国约有25万k行湿地,其中有许多是具有国际意义的湿地。中国湿地的鸟类种类繁多,在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中国湿地就有31种,占全世界雁鸭类有166种,中国湿地就有50种,占30%.全世界鹤类有15种,中国仅记录到的就有9种乜伽中国位于澳大利亚一东亚,印度一中亚迁徙水禽飞行路线上,每年约有200种的数百万只迁徙水禽在中国湿地内中转停歇或栖息繁殖。
(4)濒危、珍贵、稀有和特有物种多,保护价值高
我国湿地不仅有习性各异的丰富物种,而且有许多濒危、珍贵和稀有、特有物种,是宝贵的自然资产。
以长江为溯河洄游通途的大型古老鱼种中华鳃,曾经和恐龙为伍,在地球上延续了1.4亿年的历史,世界鳃科鱼类中分布最南的一种,被作为研究鱼类起源和进化的活标本,在地质、地貌、海浸、海退等地球变迁的研究和生态系统稳定及经济利益等方面,都有重大价值。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物种,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成为备受人们推崇的“长江女神”。湿地有许多濒危野生动物,如丹顶鹤、天鹅、扬子鳄、云石斑鸭、河马等。
湿地植物中,就珍惜程度而言构成森林沼泽生态系统的水杉极具代表性。水杉起源于白至纪并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距今有一亿年历史,但经第四纪冰期其原生种群仅在中国遗存了下来,全球其他地方早己灭绝,所以被称为孑遗湿地植物,在植物学、古植物学、古气候学、古地理学和地质学等研究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是植物中的大熊猫,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2.3.2景观多样性
(1)自然景观多样性
海岸地貌复杂多样,大致可以分为沿岸、沙岸和生物海岸。沿岸一般位于海岸线向外突出的地方,波浪冲击力最大,往往悬崖高耸,乱石密布,惊涛掐岸。沙岸一般位于海岸线相对平坦的地方,具有一定粒度等级的沙粒沉积在海滩,形成金色或银色的海滩。生物海岸包括珊瑚礁海岸与红树林海岸。滨海湿地的动植物景观、海岸景观是濒海旅游赖以生存的基础。尤其是红树林景观和珊瑚礁景观美学价值极高,成为濒海湿地旅游独有的景观之一。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属于静水系统,流动镶嵌于地球内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环境和资源之一。由于湖泊的水面相对静止,有利于有机物质的沉积,为动植物的繁殖提供了必要的营养元素和相应的水热条件。湖泊是重要的水域风景资源,美学价值极高,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优越的生存环境养育了一方人民,并形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民习等,提供了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
河流湿地通常位于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之间,具有较高的水位和独特的植被和土壤特征,以及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较高的物种密度和生产力。从河流向河岸,生境表现出一定梯度的变化,丰富了湿地景观。河流湿地独特的生态系统结构,拥有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