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监管成本、投资不足以及资产替代等问题构成的,其思路如下:(1)实行证券—七后的债项无需限制性的契约。一因此也丕存在资芒螫他』2滨行证券化后的债项不存在投资不足,因为抵押债项债权人不要求从整个公司获利j(3)相对无抵押债项债权人而言,抵押债项债权人对该公司的信息需求较少,只需要多关注基础资产的情况。所以资产证券化确实能够降低代理成本。但是,资产证券化在降低代理成本的同时,更大程度的降低了代理的质量,本次次贷危机就是因为基础资产质量在宏观经济环境逆转时急剧下降引起的。
有数项研究(例如:RosenthalandOcampo,1988;Schwarcz,1994等)支持融资成本的假设。Schwarcz(1994)指出证券化的目的是通过将原始债权人的所有或部分应收帐款与其相应的风险隔离开来,帮助公司得以以更低的成本在资本市场上融资。证券化技术通过将资产所有权与发起人隔离,使得信用评级规则从以公司为标准转向以资产为标准。Schwarcz(1994)认为证券化是炼金术,而不是零和游戏。公司通过将某些特定的高流动性的资产与公司的通常风险隔离开,在一定程度把自己部分“分拆”。然后这家公司可以在资本市场以更低的成本募集资金,这个成本比公司直接增发债券或股票的融资成本低。确保证券化顺利运作以及降低融资成本的关键因素包括:(1)一项资产的销售必须是“真实的销售";(2)特设机构(SPⅥ必须以“破产隔离”形式组建;此外,将证券化融资与公司债券相比较(Gordon,2000),一个明显的差别是,普通债券的发行人是以整个公司的总资产来偿付债务的,而证券化债券投资者的支付则单独来自某一特别拨出的资●产池。
在抵押贷款的成本方面,证券化的影响可以反映在抵押贷款收益率或收益率差上。关于实证检验证券化影响利率差和利率方面的研究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类。第一类(例如:Black.,1981;Kolari,1998)使用时间系列数据去检验证券化在不同时期的影响。这类实证结论是,抵押证券市场的发展对降低抵押贷款成本或收益率差有积极的影响。Black(1981)等学者在其所建的模型中考虑了可售性、早偿风险、违约风险和服务成本。第二类研究使用贷款的面板数据(panel来调查证券化对发起人定价行为的影响。(例如:Hendershottand
Sirmansanddata)Shilling,1989;Benjamin,1990;Rhoades,1992;Benjaminetal.,1994;Ambroseeta1.,2002a,b)。通过分析各种美国的数据,他们一致发现,将其资产实行证券化的抵押贷款银行,比起其他储蓄机构有着更低的抵押贷款利率或利率差。2.3.2资产证券化加强风险管理
资产证券化一方面通过不同风险的资产隔离加强了风险管理能力,同时也较好的解决了流动性风险(主要以期限错配风险为主),但资产证券化导致“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