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程视窗
如何使化学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史会勇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笔者认为其唯一途径就是要达到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可以采用兴趣化教学、生活化教学、探究性教学等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一
精髓,二是受功利主义的影响,搞形式主义,而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缺乏教学有效性的观念。二、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
传统教学中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分析
1 .教学目标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了情感、 态度、价值观。以往我们的教学也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但是受传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始终把反复练习、训练的方式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单纯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 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教师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2 .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学的基本着眼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核心观念。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发展状态,这种发展压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被动发展的结果是: ( 1 ) 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制,缺少学习的主动 l i; ( 2 ) 以学生的片面发展代替学生的全面发展; ( 3 )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经历和体验。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进而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
3 _ J I币生互动.』生不强。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学生的活动,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实现知识信息和各种情感的交流,实现
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从当前的课堂教学来看,师生互动仍然是个薄弱环节。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仍一
然是单向的,即“教师一学生”。它的弊端是使本来应该鲜活的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死板。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单向互动向多向互动的转换是课堂教学改革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4 .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合作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采用,无论是从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从教师
的教学观念方面,都是一个重大的变革。然而在现实中,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情况比较普遍。教师在教学中大都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讨论合作,且无论什么样的课都采用。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课堂教学热热闹闹,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学生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教师也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究其根本的原因,一是教师没有真正掌握它的理论
1 .兴趣化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教材的编写风格及新课标的理念,都需要运用兴趣化教学策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常见的教学方法有: ( 1 )实验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在教学中通过做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 2 )设疑法。“学则须疑”,可通过设疑引发学生兴趣,然后经过讨论分析,明白道理,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 3 )化学课外实验、化学竞赛、化学晚会、化学墙报、化学展览会、参观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部门、进行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撰写化学小论文等等活动, 能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有理有趣。这些活动能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生活化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而化学教学离不开我们的 E t常生活,教师需要实施生活化教学。要让学生走进生活,弥补课堂传授间接经验的不足,多组织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使理论联系实际。比如让学
生走进厨房,利用家庭中的材料如食醋、淀粉、酒精、纯碱、鸡蛋等开展一些简单的实验,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做到了学以致用。 3 .探究性教学策略。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通过实验亲身经历和体会科学探究活动,能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探究性教学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观念,明确了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具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关注学习方法的形成、情感和态度的培养。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要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必须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不能为追求形式而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 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师要掌握教学设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阶段等一系列策略性的知识,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 、能动性,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