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题标准答案与题目(3)

2025-07-21

长期慢性缺血,降低其对眼压的耐受力,易出现青光眼凹陷性萎缩。

269.怀疑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暗室+腹卧试验阴性,即可排除青光眼的可能( )(╳)阳性率为90%;阴性也不能排除青光眼的可能.

270.压陷式眼压计测量眼压受巩膜硬度影响,巩膜硬度系数高,眼压偏高( )(√) 271.醋氮酰胺是磺胺类药,长期使用要检查尿常规和磺胺结晶( )(√) 272.有视网膜裂孔不一定有网脱( )(√) 273.下方网脱,裂孔一定在下方( )(╳)下方裂孔引起的视网膜脱离始于下方,以后可波及上方;上方裂孔的视网膜脱离,因重力的关系,视网膜下液很快下沉,表现为下方的脱离。因此,下方脱离,裂孔不一定在下方。

274.YAG激光常用于封闭视网膜裂孔( )(╳)常用氩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 275.重症角结膜干燥症,可使用软角膜接触镜以湿润角膜,改善角膜干燥情况( )(╳) 因缺少泪液,镜片会干燥脱落。

276.硬角膜接触镜的曲率半经较角膜的曲率半经越大,镜片在角膜上的活动度越小( ) (╳)活动度大。

277.戴硬角膜接触镜,不用考虑散光度数,都可以完全矫正( )(√) 278.-0.75DS+0.75C×90°为混合散光( )(╳)为单纯近视散光。

279.-0.5DS+1.25C×90°,联合后为-0.5DS+1.75C×90°或+1.25DS-1.75C×180°( ) (√)

280.眼科流行病学不仅研究传染性眼病的流行特点,还研究非传染性眼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及分布规律( )(√)

281.眩光是一种影响视网膜影响的光( )(╳)眩光不影响视网膜影像;但影响视觉舒适度和分辨力。

282.应用标准对数近视力表,同样能检查远视力( )(√)

283.双眼白内障术后矫正视力,右:0.01,左:0.1,判断该患者已脱残( )(╳)应为脱盲。只有其中一只眼矫正视力大于0.3时,才能判为脱残。(√) 284.如仅一眼为盲或低视力,另一眼的矫正视力达到或优于0.3,则不属于视力残疾( )(√) 285.用视野计测量斜视角,是自觉斜角( )(╳)他觉视角。 286.有远视眼的内斜视患者,应低矫配镜( )(╳)全矫配镜。 287.右眼外直肌麻痹时,代偿头位是面向右,视线向左( )(√) 288.矫正视力≤0.1为重度弱视( )(√)

289.后天调节性内斜视都是因为AC/A高( )(╳)调节性内斜视有辐辏过强和分开不足两种。 290.异常视网膜对应是双眼现象,遮盖任何一眼,注视眼仍能用黄斑为注视中心( )(√) 291.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双眼视力常接近( )(√)

292.内斜视患者术前作角膜缘牵引线,眼位正后,出现矛盾性复视,说明患者为正常对应( )(╳)为异常对应。

293.右眼下直肌麻痹,表现为:右眼高、像低。()(√)

294.功能性弱视,把中心滤光片放在弱视眼前查视力并不减退,而器质性弱视可使视力减退3行以上( )(√)

295.双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是遗传性疾病,一般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296.眼眶绿色瘤应先活检( )(╳)此瘤为恶性,活检可使瘤细胞扩散。

297.一小时前被小刀伤眼,角膜近颞侧缘伤口长3mm,虹膜呈攀状脱出,瞳孔呈梨形,房水清,晶体透明,应急诊行虹膜切除及角膜伤口修复术( )(╳)单纯虹膜攀状脱出应行虹膜复位术。 298.26岁工人,角膜穿通伤5天,伤口已闭合,晶体混浊且前囊已破,皮质脱于前房,眼压T+2,应行白内障摘除联合青光眼滤过手术( )(╳)眼压升高为晶状体皮质脱于前房所致,伤

11

后5天不易形成房角粘连,只需行针吸术。清除前房皮质。

299.交感性眼炎为眼球穿通伤后伤眼的色素膜炎( )(╳)一眼穿通伤后,双眼患葡萄膜炎。 300.醋酸烧伤重于盐酸烧伤( )(╳)盐酸为无机酸,醋酸为有机酸。无机酸颗粒小,容易渗入组织,损伤较有机酸重。

301.酸酐为弱酸,对眼损害较小( )(╳)酸酐渗透性强,与碱相同,眼损害重。 302.挫伤时,晶体悬韧带断裂,一定会发生晶体脱位( )(╳)挫伤时,晶状体悬韧带断裂,如范围小晶状体位置不会发生改变,如超过25o则会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脱位。

303.挫伤行前房出血,应滴缩瞳剂,防止继发性青光眼( )(╳)此乃因房水中胶体增加,细胞和纤维素等有形成分堵塞了房角所致。缩瞳剂不仅对继发性青光眼无助,反而会诱发虹膜睫状体炎症。

304.前房出血,应头高位休息,包扎双眼,减少眼球活动,防止继发性出血( )(√) 305.眼内异物并发眼内炎的病例,处理原则是先处理炎症,后取出异物( )(╳)应先取出异物。否则眼内炎无法控制。

306.眼前段小于0.1mm3的金属异物,X片、B超检查均呈阴性,临床检查也无法确诊者则无法证明有无异物存在( )(╳)进行X线无骨拍片,可确诊眼球前部1/3的异物。

307.长期应用激素易引起激素性青光眼、白内障,且局部应用过久也易致真菌感染( )(√) 308.链霉素和庆大霉素同属于氨基甙类抗生素( )(√) 309.真菌性眼内炎的首选药物是二性霉素B( )(√)

310.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并发浅层角膜溃疡者应忌用激素( )(√)

(三).高年级

311.晶体的营养来源于血液供应( )(╳)来自房水和玻璃体。 312.单疱病毒属于DNA病毒( )(√)

313.梅毒性葡萄膜炎的病原体为钩端螺旋体( ) (╳)梅毒螺旋体。 314.眦部睑缘炎的常见病原体为Morax-Axenfeld双杆菌( )(√)

315.细胞免疫是指以B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应为T淋巴细胞介导。 316.交感性眼炎是一种与免疫反应有关的眼病( )(√)

317.晶体皮质过敏性眼内炎的主要病理变化出现在脉络膜( )(╳)主要病理变化在晶状体。 318.结核性葡萄膜炎是非肉芽肿性炎症( )(╳)结核性葡萄膜炎是一种特异性肉芽肿性炎症。 319.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视网膜血供障碍和组织缺氧( )(√) 320.EOG的分析指标,主要是Q值,即先锋电位除以暗谷电位( )(√) 321.黄斑病变,没条件作ERG,可作VEP以判断黄斑功能( )(√)

322.小口氏病患者,在暗室2-3小时后,视网膜的颜色可恢复正常桔红色,称为水尾现象。此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323.同型胱氨酸尿症约一半病人对维生素B6有治疗反应( )(√)

324.遗传工程学是针对病变基因,将外来的或人工合成的正常基因引入细胞,从而改变其基因型,控制并防止子代发病( )(√)

325.内眦赘皮手术的时机最好在婴幼儿期()(╳)随年龄增长,儿童鼻梁骨发育,内眦赘皮可减轻或消失。

326.内分泌性眼球突出的晚期,眼球高度突出,可行眼眶减压术( )(√)

327.我国正常人泪膜破裂时间,随年龄增长而递减,大多数人的时间为11-50秒,与性别、眼别无关( )(√)

328.下泪小管引流泪液,上泪小管则为解剖学的存在,没有或很少有倒流泪液的功能( )(╳)临床实验证明,上泪小点不但有功能,而且还可能具有优势泪小管功能。上下泪小管在引流泪

12

液上有协同和叠加的作用。

329.匐行性角膜溃疡能引起前房积脓( )(√)

330.Sjogren综合征是指原发性泪液分泌不足,其症状是干性角结膜炎( )(√) 331.青光眼斑是一种继发性白内障( )(╳)并发性白内障。 332.人工晶体偏心是指人工晶体的光学中心偏离视轴()(√)

333.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晚期并发症之一有角膜水肿及变性( )(√) 334.青光眼的早期视野改变为生理盲点扩大和出现哑铃型暗点( )(╳)正常人也可有生理盲点扩大。哑铃型暗点是视神经炎(球后)的视野改变。 335.长期应用毛果云香碱治疗可引起反向性青光眼( )(√)

336.角膜缘灰白带之前缘与房角组织关系比较固定,常作为青光眼手术之解剖标志( )(╳)角膜缘灰白带之后缘与房角组织关系固定,为青光眼手术解剖标志。

337.青光眼术后,拆线即发现眼压回升,应尽快再次手术治疗,以保护视功能( )(╳)须等眼部炎症反应完全消退后才考虑再次手术;应分析眼压回升原因,对因处理。 338.当青光眼眼压中度以上增高,常出现视网膜中央静脉搏动( )(╳)中央动脉搏动。 339.FFA臂-视网膜循环时间5-15秒( )(√)

340.FFA早期(动脉前期和动脉期)可见高荧光斑,随背景荧光增强而增强,其形态、大小不变,晚期不消退,为色素上皮脱离( )(╳)为色素上皮脱离。

341.FFA早期出现静脉荧光斑点,随背景荧光增强而增强,范围不断扩大,形态不断改变,晚期不消退,为色素上皮脱离( )(╳)为神经上皮脱离。 342.视乳头循环和脉络膜循环均来自睫状动脉系统,所以两者在荧光出现的时间上是同步的( )(√)

343.Eales病,青年男性多见,通常单眼发病,有复发趋势( )(╳)双眼先后发病。 344.视交叉正中位损伤,视野将发生双眼颞侧偏盲 ( )(√) 345.网脱的眼底检查,主要是检查患眼,健眼不需要散瞳祥查( )(╳)必须双眼散瞳祥查眼底。

346.网脱手术时,必须放净视网膜下液( )(╳)只要能使巩膜压陷,造成足够的手术嵴,使裂孔紧贴于色素上皮层即可,不一定非要放液。

347.严重PVR的形成是导致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 )(√) 348.无论冷凝、电凝封闭裂孔,冷冻(电凝)点之间不要衔接( )(╳)冷冻点之间必须衔接,否则裂孔不能封闭;电凝点不能衔接,相距1-2mm。 349.马蹄形裂孔的网脱适合作放射状垫压( )(√) 350.裂孔周围无网脱者,可用激光封闭裂孔( )(√)

351. 眼球长度增加1mm,便造成3D的近视( )(√) 352.正视眼 的远点在无穷远;近视眼的远点在眼前和无穷远之间;远视眼的远点在眼球后一想象的点( )(√)

353.凸镜片离眼越远屈折力越强;戴角膜接触镜时,应大于普通眼镜的屈光度( )(√) 354.凹镜片离眼越远屈折力越强;戴角膜接触镜时,应大于普通眼镜的屈光度( )(╳)应少于普通眼镜度数。

355. -0.75D×135°,+150D×45°;+0.25D×135°,-0.25D×45°两镜联合后为:-0.5 D×135°,+1.25D×45°( ) (√)

356. 硬角膜接触镜与角膜之间由泪液填充,如曲率半经增大,泪液层就会有负球镜作用( )(√)

357.出生时视力正常,5-6岁时视力损害(低于0.2),一般会出现眼球震颤( )(╳)不会出现眼球震颤,此时双眼单视已形成。

13

358.角膜中央混浊的低视力患者,常喜欢低度照明( )(√)

359.眩光既影响视网膜成像,又影响视觉舒适( )(╳)不影响视网膜成像。 360.双眼白内障,术后矫正视力:右0.3;左光感,该患者已脱残( )(√) 361.最佳矫正视力是指用适当镜片矫正屈光后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 )(√) 362.眼位偏斜后,注视性质也随之变成偏心注视( )(╳)注视性质是单眼现象,眼位偏斜不一定都发生偏心注视。

363.间歇性外斜视常常看远易出现外斜,看近用意志辐辏可控制正位( )(√)

364.麻痹性斜视的继发改变涉及三条肌肉,直接对抗肌过强,配偶肌过强,间接对抗肌减弱( )(√)

365.手术治疗共同性内斜视,要经过训练、或戴镜后斜度仍在10°以上( )(√) 366.辐辏、瞳孔缩小、调节都是由动眼神经统一管辖( )(√) 367.后像照射后,正后像中心为暗区,负后像中心为亮区( )(√) 368.被动转眼试验是用来鉴别先天性肌肉筋膜异常,限制因素( )(√) 369.麻痹性斜视,第二斜视角>第一斜视角( )(√)

370.斜视引起的弱视称为形觉剥夺性弱视( )(╳)应为斜视性弱视。 371.眼球震颤都是因为视力不良引起( )(╳)眼球震颤有中枢性、前庭性、眼性。

372.诊断眼眶肿瘤的唯一检查方法是CT( ) (╳)还可以使用B超、X线、造影、穿刺活检。 373.眼眶横纹肌肉瘤不能穿刺( )(√)

374.真菌性眼内炎患者多早期失去光定位;而细菌性眼内炎视功能可持续更长时间( )(╳)细菌性眼内炎多在早期失去视功能;真菌性眼内炎可持续更长时间。 375.有机酸较无机酸烧伤严重( )(╳)无机酸分子小,构造简单、活动性强,易渗入组织,损伤较有机酸严重。

376.化学烧伤后出现前房积脓,提示眼内已有感染,应给抗生素结膜下注射( )(╳)前房积脓为化学物质渗透到前房,引起强烈的虹膜睫状体炎症反应的结果,不是感染。 377.挫伤后的房角后退均可引起眼压的改变( )(╳)只有当合并有周边虹膜前粘连或小梁器质性损伤时,才会引起青光眼。 378.挫伤性网脱都可找到裂孔( )(╳)挫伤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很多,有些可以无裂孔。如因脉络膜出血、玻璃体出血、视网膜出血、纤维增殖牵拉引起的视网膜脱离,可无裂孔。 379.任何眶内异物均不必手术取出,甚至表浅异物也不必取出( )(╳)眼眶前部易于取出的异物应当手术取出。

380.眼球存留植物性异物必然导致化脓性炎症,越早取出越好( )(√) 381.阿托品通过阻断肾上腺能受体发挥作用( )(╳)通过阻断胆碱能受体而发挥作用。 一、添空题 (一).低年级

382.晶体是从表面外胚叶发生的。

383.视网膜是由视神经外胚层形成的视杯发生而来,分为两层,内层为感觉层;外层为色素上皮层。

384.角膜水平径小于10mm为小角膜。 385.角膜巩膜总称为纤维膜,角膜占1/6 386.角膜基质层占角膜厚度的90%。

387.角膜的感觉神经由三叉神经眼支支配。 388.角膜代谢所需的氧80%来自大气。

389.泪道由泪小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_组成。

14

390.泪囊位于内眦韧带之上约3-5mm的部分称为_底部,其下方为体部,长约10-15mm. 391.睫状体分为睫状冠、睫状环。 392.晶体直径约为10mm,厚为4mm.

393.晶体前曲率半经较后曲率半经略大。

394.正常晶体含有65%左右的水分,随年龄增长水分逐渐减小。

395.晶体蛋白含量可高达35%,比人体任何器官组织的蛋白质含量都要多。 396.晶体的营养供应来自房水、玻璃体。

397.晶体各部位的囊膜厚度不一,后极部最薄,围绕后极部的环形部位则又变厚. 398.晶体依借晶状体悬韧带与周围组织发生联系,而保持其正常位置。

399.视网膜神经上皮细胞分两种,锥细胞,集中在黄斑区,司明视觉和色觉;另一种为杆细胞,分布于周边区,司暗视觉,如功能发生障碍,则夜盲。

400.视网膜的神经纤维汇集成视乳头,直径约1.5mm,其中央呈漏斗状凹陷,称为生理凹陷401.视网膜能感受光的刺激,凡波长在400-800纳米(毫微米)的光波,均可使其产生兴奋,并同时产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

402.Henle氏纤维位于视网膜的外丛状层。

403.视网膜外颗粒层是由杆和锥细胞体所组成。

404.视网膜中央血管分布在神经纤维层里面.

405.视网膜内层由视网膜中央动脉供给营养;外层是由脉络膜毛细血管层供给。 406.黄斑中心窝没有血管,由脉络膜毛细血管层供给营养。

407.涡静脉有4-6条,分布在眼球赤道后上下直肌两侧_,以倾斜方向穿过巩膜。 408.眼外肌止点距角膜缘:内_5.5mm,下6.5mm,外6.9mm,上7.7mm. 409.眶上裂居于视神经孔外侧,通过此处的颅神经:Ⅲ,Ⅳ,Ⅵ. 410.眼感觉神经是三叉N,支配上睑提肌的是动眼N.

411.免疫球蛋白依其重链结构和抗原的不同,分为IgG,IgA,IgM,IgE,IgD. 412.匹罗卡品作用于胆碱能M受体。

413.真菌性眼内炎的常见致病菌为念珠菌;曲霉菌.

414.眼睑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病变,病理上常分二类:毛细血管型, 海绵状血管型. 415.视神经肿瘤主要有两种,视神经胶质瘤, 视神经脑膜瘤. 416.ERG主要包括4个波A;b;c;d.

417.根据刺激器的不同,VEP分闪光VEP,图形VEP.

418.多数先天性白内障是遗传性疾病,与染色体基因遗传有关。 419.一个遗传病家族,到医院就诊的第一个病人称为先证者. 420.眼科临床遗传学工作中,重要的调查方法是家系调查. 421.人类的结构基因有10万;个,分别位于_46条染色体上。

422.人类正常体细胞含有23对染色体。

423.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较常见、较早出现的ERG表现为低波或无波。 424.重症肌无力性睑下垂常累及双眼,注射新斯的明可使症状减轻。

425.睑缘炎可分为鳞屑性,溃疡性,眦性.

426.睑板腺囊肿为睑板腺开口阻塞,分泌物潴留,引起睑板腺慢性炎症和肉芽肿。

427.眼睑自灰线切开,分为前后两叶,前叶_皮肤、皮下组织,;后叶眼轮匝肌、睑板、睑结膜. 428.下睑外翻是睑缘内唇离开眼球.

429.慢性泪囊炎的致病菌中以肺炎双球菌为最多,且最严重。 430.常用的角膜移植术有穿透性 、板层.

431.三叉神经麻痹可出现麻痹性角膜炎,出现角膜水肿。

15


眼科题标准答案与题目(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XRB型抱轨式斜井人车轨道铺设要求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