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题标准答案与题目(2)

2025-07-21

出眼球前1/3即8mm深度的照片。

140. 磁石黑点试验:用于后路异物取出时,选择巩膜切开的部位。有黑点出现和有粘着感为阳性。

141. 福-肯综合征(Foster-kennedy):多有大脑额叶基底部肿瘤引起,表现为同侧视乳头萎缩和对侧视乳头水肿,常伴有嗅觉丧失。

142. Adie综合征:又名强直性瞳孔综合征,表现为单侧瞳孔中度扩大,对光、调节和辐辏反应均极迟钝或消失,但对扩瞳剂和散瞳剂反应良好。对称性下肢腱反射消失,阶段性无汗症。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143. Marchesani综合征:又称为短肢-球形晶体综合征。晶体小、球形、半脱位,高度近视,继发性青光眼。短肢、方头低额,胸宽颈短。为原因不明的遗传性疾病。

144. 药物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给病人带来不适和痛楚。一般症状交情,停药后可消失。

145. 干扰素:是一种由细胞产生的生物制剂,有干扰同种病毒繁殖的作用。

判断题

146.角膜没有神经分布( ) (╳)有三叉神经的眼支分布。

147.角膜前弹力层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受损后可再生( )(╳)角膜前弹力层受损后不能再生。

148.调节的原理主要依靠睫状肌收缩和晶体弹性( ) (√)

149.房水主要是由睫状突上皮细胞分泌,还有一小部分可能是由虹膜扩散而来( )(√) 150.维生素C在晶体中含量比血液中高( )(√) 151.晶体悬韧带为连接晶体和睫状突的透明带状组织,又称为睫状小带( )(√) 152.瞳孔括约肌由动眼神经分支支配,收缩时瞳孔开大( )(╳)瞳孔缩小。 153.暗适应过程就是视紫红质复原的过程( )(√)

154.锥细胞中含有视紫红质;杆细胞中含有视紫蓝质( )阿吉 155.生理盲点是由于视乳头上缺乏感光细胞( )(√) 156.泪囊肿瘤中,鳞状细胞癌最多( )(√)

157.眼球内髓上皮瘤是从睫状体无色素上皮起源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 )(√) 158.ERG检查不受屈光间质混浊的影响( )(√)

159.EOG和ERG从电位讲,前者为视网膜的动作电位;后者为视网膜的静止电位( )(╳)EOG为视网膜静止电位;ERG为视网膜动作电位。

160.ERG反应了从视网膜到视皮质的整个视系统功能状态( ) (╳)ERG主要反映视网膜和双极细胞功能。

161.遗传性眼病中发现最早,病种最多的是多因子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 162.隐性遗传病的杂合子通常不呈现疾病,但可将致病基因传给下一代引起发病( )视 163.遗传性疾病就是先天性疾病( )(╳)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164.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仅存在于白细胞,也存在于其他组织,与遗传过程中的免疫反应密切有关,称相容性抗原( )阿吉

165.基因就是DNA分子的片断,基因构成单位是核苷酸,都是由一个脱氧核糖、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构成( )视

166.直接检眼镜所见眼底为正像,放大约4倍( )(╳)放大约6倍

167.用弧形或平面视野计检查视野时,其视标应由周边向中心部呈直线移动(从看不到-看到)(√)

168.重症肌无力性上睑下垂是神经肌肉间兴奋传递功能障碍所致,目前认为是一种自家免疫性疾病( )(√)

169.基底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 )(√)

170.对于伴有上直肌麻痹的上睑下垂患者,可行利用额肌的术式( )(╳)因上直肌麻痹时眼球不能上转,利用额肌的术式可能引起暴露性角膜炎。

171.凡有毛的痣容易恶变( )(╳)无毛的痣易恶变。有毛的痣多为良性痣。 172.流泪是因泪道阻塞所致( )(╳)眼受外界刺激时,泪腺分泌大量泪液,正常泪道不能全部输送所致。

173.小儿泪囊炎是一种先天性疾病( ) (√)

174.泪腺摘除后泪液分泌减少,可致角膜干燥( )(╳)由副泪腺和结膜杯状细胞分泌的泪液润滑眼球角膜。

175.泡性角结膜炎好发于幼小儿童及青少年,是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 )(√)

176.左眼患结膜炎时,为防治右眼感染,可同时作预防性点药( )(╳)易引起交互感染。 177.治疗结膜炎,可用洗眼剂频繁冲洗( )(╳)频繁冲洗就冲淡了泪液,降低了泪液溶菌酶的作用,使抵抗力降低。

178.角膜代谢与三叉神经的功能有关( )(√)

179.绿脓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杆菌( )(╳)绿脓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 180.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主要是由Ⅱ型单疱病毒感染所致( )(╳)是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181.患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时,角膜知觉不受影响( )(╳)病变区角膜知觉减退。 182.病毒性角膜炎出现溃疡时可用可的松类激素药物治疗( )(╳)不能用,会加重病情。 183.真菌性角膜溃疡常见的诱因是工业性外伤( )(╳)常为农业性损伤。 184.蚕食性角膜溃疡是病源微生物感染所致( )(╳)病因不明,可能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185.角膜损伤后如点用污染的荧光素染色,可引起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 )(√) 186.角膜炎症病变,在中央部者比病变在周边恢复过程缓慢( )(√) 187.角膜前弹力层受伤后永不再生( )(√) 188.角膜营养不良是一系列与家族有关的原发性进行性角膜病变的总称( )(√) 189.视网膜色素变性可并发白内障( )(√) 190.老年性白内障是指60岁以后发生的白内障( )(╳)指发生于40岁以上的白内障。 191.眼压多次测量均超过正常上限,但无眼底、视野改变,房角为宽角,应诊断为慢单( )(╳)应诊断为高眼压症。

192.压陷式眼压计测量眼压为3.2Kpa(24mmHg),即可诊断为青光眼( )(╳)一次病理眼压值不能诊断青光眼,要多次测眼压,结合眼底、视野等检查 193.绝对期青光眼如无痛苦,眼压虽高,也应力求保守治疗( )(√) 194.虹视不是青光眼的特有症状( )(√)

195.Adie氏单侧瞳孔缩小,阿罗氏双侧瞳孔缩小( )(╳)Adie氏瞳孔单侧扩大;阿罗氏瞳孔双侧缩小。

196.羊脂状KP一般认为是非肉芽肿性炎症;而细小白色的KP多见于肉芽肿性葡萄膜炎( ) (╳)羊脂状KP,一般认为是肉芽肿性验证;而细小白色的KP多见于非肉芽肿性葡萄膜炎。

197.单眼黒矇性瞳孔麻痹,视力黒矇,病眼瞳孔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 )单眼黑矇性瞳孔麻痹,市里黑朦,病眼瞳孔直接光反射消失,间接光反射存在。

198.夜盲症是因为锥体内视紫红质再合成过程障碍。( )(╳)夜盲症是因为杆体内视紫红质再合成过程障碍。

199.视神经交叉部的交叉纤维来自双眼颞侧视网膜( )(╳)视交叉神经纤维来自双眼鼻侧

视网膜

200.彻照法检查眼的屈光间质,如黑影与眼球的转动方向一致,则混浊位于晶体前,反之,则位于其后(玻璃体),不动,则位于晶体( )(√) 201.原发性网脱常见于远视眼( )(╳)常见于较高度近视眼。 202.原发性与孔源性网脱是不同的( )(╳)为同一种类型。 203.视物变形可见于玻璃体后脱离,黄斑水肿,视网膜后极部扁平脱离( )(√) 204.使用双目间接检眼镜绘图时,图纸12点位指向患者足部( )(√) 205.手术放液的部位应直对裂孔以便于放出( )(╳)应在液体集中的部位放液,避免直对裂孔或在涡静脉附近及直肌下面放液。

206.平行光线经过静态眼(无调节)的屈光系统后,焦点正好落在视网膜上。(√) 207.半米距离检影为:+0.25S+1.75C×90°,试镜度为复性远视散光( )(╳)应为-1.75C×180o(单纯近视散光)。

208.近视眼的远点在眼球内( )(╳)在眼前有限距离。 209.屈光不正度数的高低与检影时影动快慢及影的颜色有关,屈光度越低影动越慢,颜色越明( )(╳)应为影动越快。

210.中心视力为1.0,但视野半经5°-10°者为3级盲( )(√)

211.盲及低视力均指双眼而言,且以矫正视力最佳眼为准( )(√) 212.某一患者双眼视力均低于0.3,即视为低视力者( )(╳)必须是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3。 213.右眼内直肌的配偶肌是右眼外直肌( )(╳)左眼外直肌。 214.外直肌麻痹后出现交叉复视( )(╳)同侧复视。 215.斜视病人配镜原则只是为了提高视力( )(╳)既提高视力,也纠正斜位。

216.周期性内斜视,最终将发展成恒定性内斜视( )(√)

217.麻痹性斜视的治疗,无论是配三棱镜还是手术,都能使全视野消除复视,恢复双眼视功能( )(╳)主要是正前方、前下方视野。

218.成人单眼抑制或异常视网膜对应斜视,其斜视矫正的目的是为了双眼视功能( )(╳)美容效果。(√)

219.屈光不正性弱视,是因为双眼有高度屈光不正,且未配戴过眼镜,因而造成矫正视力低于0.9者( )(√)

220.立体觉就是三度空间知觉( ) (√) 221.在六条眼外肌中,上斜肌肌腱最长( )(√)

222.眶神经纤维瘤是先天性畸形瘤( ) 223.石灰烧伤应用硼酸液冲洗( )(╳)石灰虽为碱性物质,但遇酸液中和反应后产生的钙盐可沉积于角膜。应该应用EDTA-钠盐溶液冲洗。

224.眼球挫伤后局限性球结膜下出血,须立即探查巩膜裂伤与否( )(╳)因只局限于球结膜下出血,如眼球前房深度、瞳孔形状及眼压无明显改变,说明伤势较轻,不至于引起眼球破裂。

225.挫伤性前房出血,口服激素以减轻虹膜反应并减少继发性前房出血的发生( )(√) 226.外伤性瞳孔散大是不可逆的( )(╳)如仅为单纯瞳孔括约肌麻痹,虹膜组织无器质性病变,经保守治疗,瞳孔可以恢复正常。

227.X线对高密度物质穿透力差,显影清晰,依次为:白金、银、铜、铁、石块、玻璃( )(√)

228.任何性质的球内异物,原则上均应取出,且越早越好( )(√) 229.眼内异物手术取出之目的,主要是保存视功能( )(√) 230.磺胺嘧啶为短效药( )(√)

231.硫酸锌有收敛、腐蚀、杀菌作用,对摩-阿双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232.依色林(毒扁豆碱)是间接散瞳剂( )(√)

233.激光虹膜切除,主要是利用激光的热效应和压强效应( )(╳) 234.氩激光发散角小,光束聚焦后光斑直径小,利于眼底血管封闭( ) (╳)血管中血红蛋白对氩激光有较高的吸收率(72%-74%),所以用其治疗血管性病变效

果好。

(二).中年级

235.玻璃体在视神经周围和锯齿缘前2mm与视网膜和睫状体紧密结合( )(√)

236.沙眼的病原体是沙眼病毒( )(╳)沙眼衣原体。

237.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病原体现认为是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群中一个新型肠道病毒或新的变异株( )(√)

238.角膜内皮损伤的修复是通过结缔组织( )(╳)通过细胞扩大移行。 239.虹膜黑色素瘤一般生长较快,恶性程度高( )(╳)虹膜黑色素瘤一般生长较慢,恶性程度低。

240.视网膜水肿主要发生在疏松的内层( )(√)

241.泪腺混合瘤是由外胚叶和中胚叶两个成分同时发生肿瘤性变化而成,故名之。()(╳)是由单一上皮成分化生而成

242.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病理学主要区别是前者囊壁内含有皮肤附件( )(√)

243.急性视神经炎,应首选ERG( ) (╳)ERG是反映视网膜外层的功能;而VEP才是反映神经节细胞到视中枢视路传到功能的。

244.ERG对原发性和继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可进行鉴别诊断( )(√) 245.肝豆状核变性可用青霉胺治疗( )(√)

246.目前已知眼病中,色素膜炎与HLA关系密切( )(√)

247.人类的结构基因约有10万个,分别位于48条染色体上( )(╳)46条。 248.眼睑皮肤是全身最薄的皮肤,所以手术后会留下较大瘢痕( )(╳)形成瘢痕少。 249.眼睑黑色素瘤常转移到肝和肺( )(√) 250.睑内翻手术矫正不足时,可作灰线切开加缝线()(√)

251.DR激光治疗,不但可使病变的毛细血管闭塞,还可封闭渗漏,消除水肿,有助于减缓或停止病变的发展( )(√)

252.激光封闭黄斑的小裂孔,采用包围照射封闭法( )(╳)对黄斑小裂孔采用洞内、洞边照射封闭,不损伤视网膜,有助于术后视力的保持和提高。 253.霍钠综合征(Horner)是副交感神经受损( )(╳)交感神经。 254.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前,欲了解泪囊大小,必须作泪囊造影( )(╳)碘油造影并非常规。可挤压泪囊区,根据溢出分泌物多少来估计泪囊的大小。

255.复发性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浅实质型,形态上分为树枝状和地图状( )(√) 256.单疱病毒性角膜炎首选药物为ABOB( )(╳)无环鸟苷。 257.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上皮型,形态上仅为树枝状一种( )(╳)除树枝状形态,还有点状、星芒状。

258.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临床上分为原发感染和复发感染( )(√)

259.神经麻痹性角膜炎大多数发生在第五颅神经周围麻痹的病例( )(√) 260.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深基质层型,形态上为非溃疡型( )(╳)非溃疡型和溃疡型。 261.检查瞳孔时,中度散大瞳孔即可( )(╳)应充分散大。 262.搐搦型白内障是因为搐搦引起。( )(╳)因甲状旁腺功能不足引起。 263.对脱入玻璃体的晶体一般应观察随访,不应急于手术( )(√)

264.开角型青光眼早期的视野改变是生理盲点扩大,生理盲点外露,火焰状或翼状暗点( )(╳)应为旁中心暗点、弓形暗点或扁形暗点、鼻侧阶梯状暗点。

265.青光眼患者多饮水时,常常导致眼压升高( )(√)

266.视乳头凹陷大小受遗传因素影响,所以大凹陷不一定是青光眼( )(√)

267.一旦确诊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就应立即进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 )(╳)不治疗在两周内可自行缓解,手术无效。

268.开青伴高血压者应将血压降至最低水平( )(╳)低血压可使眼内供血情况恶化,视乳头

10


眼科题标准答案与题目(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XRB型抱轨式斜井人车轨道铺设要求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