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题标准答案与题目

2025-07-21

眼科1000道题标准答案与题目整合

名词解释:

1.角膜缘:是角膜与巩膜的移行区,宽约1mm,角膜镶嵌在巩膜而逐渐过度到巩膜组织。与Schlemm管、小梁网等前房角结构及内眼手术切口有密切关系。

2. 前房和后房:前房是角膜后面;虹膜、晶体前面之间的空隙。充满着房水,其周围以前房角为界。后房亦充满房水,是虹膜后面,睫状体和和晶体赤道部之间的环形间隙。 3. 黄斑:位于视乳头颞侧,相距3-4mm,直经1-3mm,中心有一小凹称为中心凹,只有锥体细胞,其他层次缺如,是视力最敏锐处。

4.锯齿缘:是指周边视网膜到达睫状体时,多层细胞移行为单层细胞,最终在睫状体成为无色素上皮层,在移行部相互交错很象锯齿,故称为锯齿缘。距角膜缘:颞侧7-8mm;鼻侧6-7mm。

5. 睫状神经节:位于视神经和外直肌之间,距眶尖约10mm,其节前纤维由长根、短根、交感根组成,节后纤维则组成睫状短神经。

6.血-房水屏障:眼球的屈光间质和眼球壁毛细血管之间存在的一种屏障作用,当全身给药后,在眼内不易达到有效浓度。

7.眉睑距:指眉弓和睑缘间距离,正常值13.29mm。

8.泪溢:泪液分泌正常而泪道功能障碍,泪液不能从泪道排出。 9.上睑下垂:上睑遮盖角膜上缘超过2mm者。

10.结膜滤疱:是结膜下的淋巴细胞集结。

11.结膜结石:在结膜表面上的小型坚硬、黄色点状突起,它是细胞变性产物。

12.毕脱斑(bitot’s spots):睑裂部角膜缘外三角形鱼鳞状的结膜干燥斑。称为毕脱斑(bitot’s spots)。

13.Tyndall征:于炎症,房水内蛋白质增加,房水变混,在裂隙灯下呈淡灰色或灰色反射光带。

14. K.P:角膜后沉着物,炎症细胞随房水的流动而附着于角膜内皮上的产物。 15.角膜浸润:角膜炎症时,白细胞浸润,使角膜透明度减退形成灰白色混浊。 16. 角膜溃疡:角膜炎症时,角膜前层坏死脱落,造成深浅和大小不一的凹陷。 17.角膜云翳:角膜瘢痕位于基质浅层,呈淡灰色边界不清的混浊。 18.角膜斑翳:角膜瘢痕位于角膜基质深层,呈灰色边界清楚的混浊。

19.角膜白斑:角膜全层瘢痕,色白而光泽,表面平坦,完全不透明的混浊。

20. 巩膜葡萄肿:由于眼压的作用,局部或全部巩膜连同相应部位的葡萄膜组织向外膨出,形成类似葡萄的紫黑色隆起状态而言。

21. ERG:视网膜的视细胞在光的刺激下产生的一组复合电反应。

22. VEP:用光或图像刺激视网膜,通过放在头皮的电极记录下来的电位。

23. 视网膜周边部:包括锯齿缘、赤道及两者之间的视网膜。此区视网膜变性多见,是视网膜裂孔的好发部位。

24. 视野:当眼球静止不动,在平直的方向注视眼前的固定点时,中心凹以外的视网膜部分所能察觉或感受到的全部空间范围。

25. 中心视野:固视点以外30°以内的视野。

26. 生理盲点:在中心注视点外侧约15°,水平略偏下有一垂直椭圆形的视野缺损,称为生理盲点。其横经6°~8°,是视乳头的投影,因该处无视细胞,所以完全没有视力。 27. 同侧偏盲:一眼颞侧偏盲而另一眼鼻侧偏盲,叫同侧偏盲。分左右。 28. 眼内压:是眼球内容物对眼球壁各个方向所施加的均衡压力。

29. 正常眼内压:能维持正常视功能情况下的眼压称正常眼内压。国人:1.33~2.80kPa[10-21mmHg]. 30. 青光眼:具有病理性高眼压或视乳头血流灌注不良,合并组织损伤和视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31.开角性青光眼:宽角,当眼压升高时(4.67kPa以上),房角仍然开放,眼压描记证明房水排出障碍.

32.闭角性青光眼:房角窄,当眼压升高时(4.67kPa以上),房角关闭.

33.白内障:晶状体浑浊,以致影响视力,即成白内障.

34.眼的视轴:眼外一固定点与眼的结点和黄斑的连线.光轴与视轴并不完全符合. 35. 眼的光轴:通过角膜中心和晶状体中心的线,经由黄斑的鼻侧.

36.非正视眼:无调节的情况下,无限远的平行光线入眼后形成焦点不在视网膜上,而在视网膜前或后(又称为屈光不正)。

37.盲目:双眼最佳矫正视力<0.05(不包括0.05),为盲目. 38.低视力:双眼最佳矫正视力≥0.05;<0.3为低视力.

39.主导眼:人类在视物时,双眼所起的作用常不相同,其中一眼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占优势,成为定位、引起融合的主要负担者,此眼称为主导眼。

40.第一眼位:通过两眼球旋转中心联线中点矢状轴注视一米远至无限远时的眼位。 41.复试:同一物体的影象落在双眼视网膜非对应点上的结果。

42.弱视:用目前常用的检查手段,未能发现眼球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而视力不能矫正者。矫正视力<0.8 ;或两眼视力相差两行以上者。 43:热烫伤:热物体接触眼部所致的损伤。

44.热烧伤:火焰所致的损伤。

45.眼挫伤:眼挫伤为钝力作用于眼所致的损伤(一般为钝物体打击或碰撞)。 46. 原发性前房出血:发生于受伤当时的称为原发性前房出血。

47. 球内异物直接定位法:在X线片上直接测量异物位置的定位方法。 48.后路取出球内异物:在巩膜做切口取出异物。

49.光凝斑:激光辐射眼底后,在眼底遗留下的损伤斑。

50.基因: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

51. 染色体: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基础。

52. 单基因遗传病:由于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发生突变而引起的疾病。

53. 多基因遗传病:两对以上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

54. 特异性免疫:机体受到某种病原体或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免疫力,只针对这一病原体或抗原。

55. 前房角:角巩膜缘内面和小部分睫状体(房角前壁)与虹膜根部(房角后壁)所成的夹角或隐窝。

56. 色觉:色觉是眼在明亮处视网膜锥体细胞活动时所产生的一种感觉。在波长3900-7600?的可见光谱中,正常人能辨别120-180种不同波长的的色调。

57. 条件致病菌:结膜囊内有时存在致病菌,正常情况下一般不致病,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引起机体发病,称为条件致病菌。

58. 变态反应:机体受某些抗原或半抗原刺激后,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或半抗原时,在机体引起过高的体液或细胞免疫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称为超敏反应。

59. EOG:从眼的皮肤表面测定眼的静止电位的方法。 60. 正常纯合子:一对基因均正常,表现为正常。

61. 病理纯合子:一对基因均为病变基因,呈现疾病。

62. 睑内翻:睑缘外唇向眼球方向内卷。

63. 流泪:外界刺激时,泪液分泌过多,正常泪道来不及输送而从结膜囊流出。 64. 结膜囊:球、睑、穹隆部结膜形成的囊状空隙。 65. Bell现象:闭眼时(睡眠时)眼球上转。

66.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又称为皮肤-黏膜-眼综合征。有假膜性结膜炎,角膜炎,皮肤多形性红斑,口腔、外阴部溃疡,关节炎,虹膜炎。病因不明,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67. 老年环:发生于正常老年人,角膜周围基质内灰白色浑浊环,为类脂质浸润,宽约1mm,与角膜缘隔一透明带。

68. 暴露性角膜炎:由于眼睑闭合不全,角膜暴露而造成的病变。 69. 带状角膜混浊:一种继发性角膜变性,位于睑裂部位。

70. 并发性白内障:并发障:无论全身或眼局部病变引起的白内障。

71. 绝对期青光眼:绝对期青光眼:指一切失明的青光眼。

72.混合型青光眼:在同一只眼上同时存在两种原发性青光眼或原发性青光眼与继发性青光眼合并存在。

73.高眼压症:眼压多次测量均超过正常上限,但无青光眼眼底和视野损害,房角为宽角,并已排除继发性青光眼者。

74. C/D:视乳头凹陷(杯,cup)与视乳头(视盘,disc)之间的比例即为杯盘比(C/D)。 75. Koeppe结节:位于虹膜瞳孔缘色素上皮表面的灰白色小型赘疣状突起。称为koeppe结节。

76. 瞳孔膜闭:瞳孔部晶体表面纤维素性渗出物机化,使瞳孔被一层白色不透明膜样组织所遮盖。称为瞳孔膜闭。

77. 视神经萎缩:各种原因引起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索变性萎缩,不论其是否伴有胶质细胞增生,都称为视神经萎缩。

78. 玻璃体浓缩:玻璃体变性并发胶原纤维收缩、变粗大易见,见于各处,玻璃体基底部明显。

79. 玻璃体基底部:玻璃体从锯齿缘后1PD左右的周边视网膜内面开始,向前越过锯齿缘,沿睫状上皮游离面,在睫状体扁平部中央附着突然中断。这个牢固附着的区域称为玻璃体基底部。

80. 玻璃体后脱离:玻璃体液化、浓缩,由于玻璃体基底部附着紧密,收缩的玻璃体纤维前移,使后部玻璃体与视网膜分离。即玻璃体后脱离。

81. 睫状上皮脱离:睫状上皮在睫状体部与色素上皮紧相贴,不易分离。脱离与外伤有关,可合并视网膜脱离;相反,视网膜脱离也可超越锯齿缘,波及睫状体扁平部的无色素上皮。这种无色素上皮的脱离称为睫状上皮脱离。

82. 视网膜囊肿:视网膜囊肿:指视网膜外网状层的分离,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透明,内含透明液体。常见于锯齿缘离断附近或长期视网膜脱离者。

83.PVR:是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简称。在视网膜内、外表面和玻璃体的细胞增殖膜形成。

84. 近视眼:无调节状态下,平行光线入眼后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

85. 远视眼:无调节状态下,平行光线入眼后在视网膜后形成焦点。

86. 不规则散光:角膜各子午线上的弯曲度不一致,光线进入眼内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或焦线。

87. Log MAR视力表:Log MAR 是最小分辨角的对数(Logarithm of the Minimum Angle of Resolution)的英文缩写。这种视力表按几何比例,从大到小排列字母,用于测定低视力患

者视觉功能的重要工具之一。

88. 视角:视角是由物体两端到眼结点的角度,是用来测定视力敏度的单位。

89. 视力表的视标:用于测定视力的各种文字、数字、图形、符号等都称为视标。

90. 线性放大:被观察物体本身的放大,如各种书籍、报刊和乐谱中均可见有粗大醒目的标题字体,即为线性放大。

91. 角性放大:角性放大是由透镜系统产生的,其放大原理是通过增加物体的视角距。如望远镜。

92. 对比敏感度阈值:人能辨别的最小对比。不同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阈值是不同的。 93. 视网膜对应:两眼有相同视觉方向的视网膜成分称为视网膜对应。

94. 双眼视:一物体的影象分别落在双眼的视网膜对应点上(主要是黄斑部),神经兴奋沿视觉知觉系统传入大脑,并把来自两眼的视觉信号分析、综合成一个完整的、具有立体感觉印象的过程。称为双眼视觉。

95. 隐斜:隐斜是指一种潜在的眼位倾斜,但在融合反射控制下能保持正位和双眼单视。它是一种征象,而不是一种疾病。

96. 同向共同运动:双眼共同上、下、左、右转动。称为双眼同向运动。 97. 异向共同运动:双眼的辐辏(集合)与分开。称为双眼异向运动。

98. 交感性眼炎:一眼穿通伤后,发生双眼肉芽肿性葡萄膜炎。 99. 继发性前房出血:受伤当时无前房出血,,几天后突然发生前房出血;受伤当时有前房出血,吸收后再次发生出血。均称之为继发性前房出血。

100. 晶状体脱位:悬韧带发生断裂,晶状体偏离正常位置。按程度可分半脱位和全脱位。 101. 铁沉着症:铁异物在眼内氧化,氧化铁沉着于组织,称为铁沉着症。

102. 边界异物:X线检查难以判断异物位于球内或球外,称为边界异物。

103.Behcet病:又称为眼-口-生殖器三联征,表现有前葡萄膜炎,前房积脓,口腔及外阴粘膜溃疡,病因尚不清楚,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104.激光能量密度:一般指组织的单位面积内脉冲激光能量得分布,通常用焦耳/平方厘米表示。

105.激光功率密度:单位面积上的激光辐照度,通常用瓦/平方厘米表示。

106.单克隆抗体:由B淋巴细胞杂交瘤产生的,只针对某一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 107. 虹膜红变:虹膜前表面有新生血管形成。 108. 视觉电生理检查法:应用现代电生理的记录技术,来记录视网膜受光照或图形刺激时,发生视觉过程中的生物电活动。

109.自身免疫病:由于免疫机能障碍,免疫细胞因不能识别而对自身组织发生攻击(免疫反应),从而引起疾病。其发生与遗传和免疫因素均有关。

110. 杂合子:具有致病和正常基因各一条称为杂合子,一般不呈现疾病,但可把病变基因传给下一代,又称为携带者。

111. 双眼视野:双眼注视某一目标的同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112. 病理性暗点:在视野范围内,除生理盲点以外,出现孤立性全盲区或半盲区,称为病理性盲点。为视觉通路上发生疾病的象征。

113. 眼压描记: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一般4分钟)连续测量眼压,以观察房水排出是否通畅,由流畅系数(C值)可了解房水流出多少。它是测量活体眼的房水流畅系数及房水流量的一种简易方法。

114. 睑外翻:睑缘的内唇离开眼球。

115. 内眦赘皮:内眦部垂直方向上的皮肤皱褶。 116. Schirmer试验:用5×35mm滤纸,一端折5mm挂于下睑缘近内侧1/3处,正常5分钟

后滤纸被润湿长度为5-15mm之间。

117. 结膜囊菌群失常:结膜囊菌群失常:由于机体免疫力存在,各种正常寄生于结膜囊的细菌群落相互平衡与制约,并不致病。由于光谱抗菌素和激素的使用,干扰正常菌落之间的平衡与制约,并能加强某些已经存在的致病菌的毒力及其繁殖力。 118. 化生:组织从一种类型转化为另一种类型的病理变化。

119. 趋化作用:白细胞游走的方向常受某些化学刺激的影响,细胞向着化学刺激物(趋化物质)单向游走,即为趋化作用。

120.角膜营养不良:为一系列与家族有关的原发性进行性角膜病变,很少伴有其他眼部病变和/或全身病变。

121.凯-费环(Kayser-Fleischer ring):肝豆状核变性的最典型眼部变化-角膜缘出现金黄色、有时是淡青色或褐色的色素环,宽约1-3mm。为Schwalbe氏线(狄氏膜止端)铜沉积的表现。

Schwalbe氏线:一束环绕角膜缘内面的结缔组织和弹力纤维。位于后弹力层(Descemet膜,狄氏膜)止端或稍前方,略向内突起。房角镜下呈一弧形、白色略突起的连续环状线。其前面为透明的角膜组织,后面为含有色素的房角网状组织。组织学证明Descemet膜与葡萄膜小梁网是相连续的,Schwalbe氏线实际上是角膜内皮与小梁网组织的分界线。 122. 低眼压性青光眼:眼压峰值不超过正常上限,但有青光眼特异性眼底改变和视野损害患者常伴有体位性低血压。

123. 分泌过多性青光眼:由于房水分泌过多,使具有正常房水排出功能的小梁网显得功能相对不足,出现眼压升高、特异性眼底和视野改变——开角型青光眼。眼压描记:房水流畅系数从(C值)正常;房水流量(F值)增高。

124. 继发性青光眼:由其他眼病或全身病引起的眼压升高。 125. 阿-罗氏瞳孔(Argyll Robertson):常双眼发生,对光反射消失而调节反射存在,瞳孔常缩小偏位。以神经梅毒为多见,脑外伤、中脑部肿瘤、多发性硬化和脑炎等也可引起。 126.窗样缺损:荧光血管造影时,由于色素上皮萎缩,色素脱失处早期暴露出脉络膜背景荧光。这种早期显露的高荧光随脉络膜背景荧光而增强或减弱,其大小和形态不变。

127. 水尾现象:见于小口氏病,在黑暗中,眼底的黄灰色调立即消失,而呈正常状态。 128. 富克斯斑(fuchs spot):黄斑部脉络膜、玻璃膜、脉络膜毛细血管破裂与视网膜下出血,最后导致的色素性瘢痕。

129. 老视眼:40岁以上的人,随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可塑性和弹性逐渐减弱,影响部分调节,看近发生困难者。

130. 假性近视:由于过强的调节作用而产生的近视。 131. 屈光参差:双眼屈光度数有明显差别者称为屈光参差。 132. 异常角:他觉视角与自觉视角的差称为异常角。

133. Zinn总腱环:眼眶筋膜在眶尖处与颅内骨膜及硬脑膜相延续,在眶尖处增厚成一纤维环,为大部分眼外肌的起点,称为zinn总腱环。

134. 拮抗肌:同眼具有相反作用的一对肌肉互为拮抗肌。

135. Kappa角:视轴与光轴的夹角。

136.AC/A比率:引起调节性辐凑的调节力与其所诱发的调节性辐凑的三棱镜度的比率。 137.达伦-富克斯结节(Dalen-fuchs):为交感性眼炎的典型病理变化,即由梭形细胞、含有色素的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组成。多见于赤道前脉络膜和睫状体的色素上皮与玻璃膜之间。

138. 电离性损伤:镭、x射线、γ射线、中子流等所致的组织损伤,特称为电离性损伤。 139. X线无骨片:用软X线进行摄片,用牙科小片或舌形片条塞在眶内或结膜囊内,能照


眼科题标准答案与题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XRB型抱轨式斜井人车轨道铺设要求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