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厂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2025-08-01

轧钢厂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规范轧钢系统事故灾难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快捷的应急工作机制,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北营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汇编》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为本预案的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宣钢轧钢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煤气中毒、火灾爆炸,起重、机械伤害,高空坠落、触电伤害等事故灾难的应对工作。

(1)、符合分级响应条件的事故(见5.1分级响应)

(2)、宣钢认为需要处置的事故

1.4 工作方针、原则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以人为本,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轧钢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加强企业员工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救援力量和员工参与的基础作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并营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轧钢厂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指导、协调轧钢厂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名生产区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3)、条块结合,属地为主。轧钢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的领导和指挥以各生产区为主,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厂级相关部门配合、指导、协助做好相关工作,发生事故的生产区是事故应急救援的第一响应者。

(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的应急救援装备和技术,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充分发挥职能科室专业的作用,确保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5)、支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做好轧钢生产过程中事故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开展培训教育,组织应急演练,做到常备不懈,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做好物资和技术储备工作。

2、宣钢轧钢厂危险性分析

2.1 概况

(1)、宣钢轧钢厂位于宣光省,东距宣光市面上区11kg,厂区分布在细河两侧,正式组建于2005年,厂下设生产安全科、设备科、技术科、综合办公室及棒线带生产区、高线生产区、,现有员工300余人,隶属于越南宣光宣钢有限公。

(2)、轧钢厂现有主体设施:年产30万吨棒材生产线,年产35万吨线材生产线,主要原材料是连铸钢坯,产品有不同规格的螺纹钢、热轧圆盘条。

2.2 轧钢厂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宣钢轧钢厂是以生产棒材、热轧盘条、光面和螺纹钢筋为主的大型轧钢厂,生产过程连续,设备众多,基本上实现了网络自动化控制及远端信号传输系统,有现代化冶金机械设备和新型建筑,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设备缺陷或自然灾害等,存在机械伤害、煤气中毒和窒息、火灾、爆炸、灼烫、起重伤害、高处附落等严重事故的潜在危险,易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和设备损失。根据生产过程及设备状况,确定以下危险场所(设备)为轧钢厂危险源。

(1)、加热炉及煤气管道、阀门等区域

风险分析:存在煤气泄漏、着火、爆炸、中毒、窒息、灼烫等事故风险。危险等级为:A级

(2)、液压站、润滑站、油品库、氧气、乙炔存放等区域

风险分析:存在火灾、爆炸等事故风险。危险等级:A级。

(3)、轧线机械传动、移动等区域

风险分析:存在挤伤、碰伤、绞伤、砸伤、灼烫等事故风险。危险等级:B级。

(4)、起重设备及吊、夹具等区域

风险分析:存在起重作业伤害、机械伤害、高空坠落等事故风险。危险等级:C级。

(5)、电气高、低压室,电缆夹层及现场电源箱、配电箱等区域。

风险分析:存在触电、电弧灼伤等事故风险。危险等级:C级。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1)、轧钢厂应急预案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作业区级应急预案包括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班组应急预案仅涉及现场处置方案。

(2)、工作原则是:在宣钢钢铁公司统一领导下,轧钢厂生产安全科负责统一指导、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各生产区成立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对突发性事故进行现场处置。

3.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1)、协调指挥机构及职责

总 指 挥:厂长

副总指挥:生产厂长、设备厂长

成 员:生产安全科、设备科、技术科、办公室、调度室、生产区

指挥部设在生产调度室

职责:负责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保证实效性,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物资,组织落实应急救援演练,检查督促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发生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向上级汇报,必要时向相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等,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

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工作。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现场指挥工作。

生产安全科和调度室:会同生产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的组织调度工作,组织抢险抢修队抢险救灾,以最快速度恢复生产,并负责对内/外联系工作;安保人员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会同生产区清查现场人数,及时掌握人员伤亡情况,报上级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事故现场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人员,并组织维持现场秩序等工作,同时,跟踪、续报事故救援进展情况。

设备科、技术科:负责工程抢险、抢修和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组织专业救援队伍,抢修损坏设备,迅速恢复使用,同时负责事故损失数据统计上报工作.另外,负责保障厂内通信网络的畅通。

办公室:负责救援工作的车辆、资金等后勤保障工作。

生产区:负责组织建立本属区域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及修订工作,健全事故应急各项制度,物资准备和现场应急处置指挥。

3.3 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及职责

(1)、通讯联络队:负责对外/内联系通讯任务。由安全生产科、调度室、生产区人员组成。

(2)、治安队:负责现场治安、交通管制、警戒、指导员工疏散等任务。由生产安全科、生产区人员组成。

(3)、消防队:负责现场灭火任务。由北钢消防队和厂内义务消防队组成。

(4)、抢险抢修队:负责事故现场抢险抢修任务。由职能科室和生产区人员组成。

(5)、医疗救护队: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等任务。由北钢职工医院及生产区人员组成。

(6)、物资供应队:负责抢救伤员的必须供应物品和抢险物资的供应及运输。由职能科室和生产区人员组成。

4、 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监控与报告

建立危险源档案,报送北营安全环保部备案,研究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住处制订应对方案及预防措施。

4.2 预警行动

4.2.1 报警装置

建立完善技术监控手段,保证生产安全稳定运行,同时要制定可靠的人工监控方式,定期检查确认,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和隐患。

(1)自动报警装置

可燃气体在线监测仪(可燃气体泄漏后,报警网络分别在厂岗位值班室声光报警)、火灾监测报警器、传感器、泵(阀)气动件、警报铃(灯)、其他装置

(2)人工报警

当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相关人员可通过内线电话直接向总调度室及作业区办公室报警。另外若具备手动报警按钮,可通过按钮报警。

4.2.2 事故报告程序

(一)、调度室作为生产指挥协调单位,当事故发生后应尽一切可能,立即组织人员抢救伤员和国家财产,防止事故发展和扩大,使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轧钢厂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UML实验指导书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