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14: 中国魅力水乡建设五年规划纲要
●总体目标:按照―清丽水乡、幸福农民、和谐家园‖的建设目标,大力实施农村生态环境再提升工程、农村经济发展再跨越工程、农村社会和谐再推进工程和农村体制机制再创新工程等四大工程,全面完成―中国魅力水乡‖建设任务。 ●建设内容:结合南浔实际,从2010年开始至2014年,在全力做好全区面上新农村建设的同时,重点是全面实施―中国魅力水乡36520‖工程,即:做好浔练线、湖盐线、和新线等3条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河道治理,全面实施练市镇中心圩、双林镇中心圩、菱湖镇金家圩、和孚镇中心圩、旧馆镇中心圩、石淙镇中心圩等6大水系和南浔开发区江蒋漾、双林镇八字漾、菱湖镇商林漾、和孚镇东泊漾、旧馆镇义家漾等5个漾荡的建设、整治和提升工作,重点做好20个―中国魅力水乡‖示范村的培育与建设工作。 ●实施进度:按照抓点连线、连线成带的推进方法,将―中国魅力水乡‖建设分为两个阶段实施。2011年打造精品,初步形成―中国魅力水乡‖的品牌效应;2012-2014年内串点连线,全面打响―中国魅力水乡‖品牌,并在全市乃至全省具有较高知名度。建成1条新农村建设示范带:旧馆——318国道——浔练公路——湖盐公路——和菱公路——菱新公路——墙莫公路。 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采取合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保护文化村、改造城中村等形式,加快培育35个中心村,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的农村新社区。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村级留用地管理和农民新村建设管理的新模式、新途径。
统筹农村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整合放心超市、农资供应、医疗卫生、幼儿教学、事务代办等功能,对村内公共服务事业进行统一管理。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加快交通、通讯、电力、防洪、排污、饮用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臵,使广大农民能共享现代文
61
明的发展成果。
健全农村社区综合管理机制。不断加强小集镇和中心村建设管理,落实规划―一支笔‖审批制度和建筑施工―一书两证‖制度,防止贪大求洋或低水平重复建设,杜绝违章违法建设行为;积极实行―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及长效管理―五个一‖模式,切实改变农村环境面貌。把城市社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融入到农村社区建设之中,积极创新社区化服务体系,着力完善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农村社区化管理体制。
(四)完善基础设施
围绕生产力与城镇体系的布局调整,加快构筑以南浔主城区为中心,接轨沪杭、对接湖州、辐射周边的―半小时交通圈‖,实现由交通瓶颈基本缓解到交通供求总体适应的跨越;实施一批重大能源、水利项目,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1、完善区域干线公路网 围绕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定位,着力构筑以南浔为中心的―四横三纵一连‖的区域干线公路网。
―四横‖主要有利于强化接轨上海、对接苏嘉、辐射东部,密切湖州带型城市组团之间和
南浔中部三大镇之间的经济联系,分别是:新建湖州-南浔临港公路、织里-南浔公路、双林—三长公路和连接菱新线-练杭高速的公路。
62
―三纵‖主要有利于强化南部的杭州都市圈和北部的南太湖城市带对南浔腹地的经济带动和辐射作用,分别是:三济桥—新市公路、申苏浙皖—申嘉湖—练杭高速连接线、织里—菱湖—新市公路。
―一连‖就是新建连接织浔公路—苏震桃高速的公路,分别联系北部湖浔通道、中间南浔主城区和吴江西南部的重要区域性联络线。
2、打造大容量交通设施 着力打造以高速公路、骨干航道、铁路等为重点的大容量交通设施体系。
开展区域合作,合力推进练杭高速公路北延工程(即苏震桃高速公路),与现状的申苏浙皖
线、申嘉湖线,共同构成―两横一纵‖的高速公路框架。
适应内河临港经济的迅猛发展,重点实施京杭运河湖州段三级航道扩能、南浔港区双林综合作业区2个1000吨级泊位等重大工程, 加快建设一批现代临港物流基地,深入推进临港工业区块的支线航道、专用航道建设,形成以―三横三纵‖的干线航道为主框架,以五大作业区(点)为基地,以临港物流中心为节点,以支线航道为终端的水上高速运输体系。
63
专栏15: ―三横三纵‖ 干线航道、五大作业区(点)
● 三横 长湖申航道、申嘉湖航道、京杭大运河,均为三级航道 ● 三纵 东苕溪航道、杭湖锡航道、东宗线航道,均为四级航道 ● 五大作业区(点) 南浔作业区、双林作业区、练市作业区、旧馆作业点、菱湖作业点 铁路重点是实施―一线一站‖工程,配合加快湖苏沪铁路及南浔客运站的前期工作进度,加快动工实施,实现南浔区铁路交通零突破。
3、提高能源供应与保障水平
加快能源项目的建设步伐,完善多元化的能源体系建设,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以需求为导向,继续加大电网建设与改造力度,完善输变电网络建设。―十二五‖期间为满足全区电力需求,将分期建设一系列电力设施,重点是建设220KV南浔变、220KV旧馆变、新建500KV含山变—220KV变—220KV雁沙变电力廊道、220KV花城变—220KV南浔变电力廊道、220KV长超变—220KV浅塘变电力廊道等。
大力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加快南浔天然气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进程,稳步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使用中的比重。以川气东输―南浔支线‖末端的湖州门站(和孚)为气源点,采用中压管线送至南浔区各城镇。重点建设全长约65km的湖州门站-双林镇-练市镇、湖州门站-和孚-菱湖-千金-善琏-石淙等二条中压管道,并在南浔经济开发区
64
内建设一座2万方/日的CNG加气站,力争到2015年底前,实现天然气全覆盖。
4、完善水资源利用体系
以服务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导向,提高水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和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强水利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构筑防洪减灾、水资源调控、水生态环境保护三大体系,全力实施城市防洪、农田水利、水资源配臵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
以城镇防洪、圩区整治工程、堤防加固工程为重点,适度超前实施南浔和旧馆的城防工程建设,力争使省级产业集聚区区域基本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完成练市、石淙、和孚、双林、菱湖等八片中格局,使全区中格局包围率达到30%;堤防加固150公里,确保区域骨干河道堤防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善琏、千金两镇的城防工程已完成)。
以农村节水灌溉工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为重点,实施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完成病旧机埠和水闸的改造和更新,进一步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以建设和保护城镇备用水源为重点,保证供水安全储备。
以河道清淤整治工程、河道保洁工程为重点,清淤河道800公里,河道保洁2118公里。结合对大漾大湖的水环境、水景观综合治理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点的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滨水型农业观光休闲基地。
(五)强化生态环保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增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着力构建可持续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