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4: ―2+4‖工业平台体系
(一)两大―工业经济板块‖ ●临沪工业区:属于南太湖产业集聚区,面积13.8 KM2(工业区块),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木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旧馆临港工业区:属于南太湖产业集聚区,面积3.5KM2,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现代木业、金属材料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二)四个―市级工业功能区‖ ●练市工业功能区:面积4.5KM2,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新型纺织。 ●双林工业功能区:面积3.2KM2,重点发展金属材料和新型纺织。 ●菱湖工业功能区:面积3.4KM2,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金属材料。 ●和孚工业功能区:属于南太湖产业集聚区,面积4.5KM2,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和新型纺织。 发挥临沪工业区的区位、交通、人文等优势,做深做实做细接轨上海工作,打造湖州接轨上海主平台。重点依托―三横三纵‖的内
河水运主干网,以旧馆临港工业区为核心区块,以沿线四大城镇工业功能区为支撑,集约高效利用岸线资源,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经济,引导发展河海联运,打造湖州―临港产业带‖主阵地。继续抓好开发区、工业功能区整合提升,
进一步明确各个平台主导产业定位,研究建立南浔经济开发区和其他功能区联动发展机制和区内重大项目落地协调机制,努力优化资源配臵和产业布局。
46
(2)推进服务业集聚化布局
按照集聚化和梯度化的原则,依托城镇发展服务业,重点建设―1+3+6‖的现代服务业布局体系。
建设1个区级服务业主中心——南浔主城区,作为全区服务业发展的主导区域,结合功能区规划和载体建设,形成集聚服务产业、人才和资本等要素的服务业发展高地,辐射全区和江苏境内部分城镇。依托练市、双林、菱湖三个中心镇,构建3个片区性服务业次中心,实现全区服务业阶梯状、等级化发展。
在全区范围内高标准建设6个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使之成为业态集聚、生态协调、具有特色和较强影响力的服务业板块,成为我区服务业投资拉动、总量增长、财税增收和就业增加的集中区。―十二五‖时期要重点建设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并推动市级、区级集聚区向高层次提升,力争五年培育一批新的服务业板块成为省级或市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专栏5: 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名称 中国?南浔国际建材城 南浔古镇文化休闲区 南浔国际物流中心 和孚漾―凤凰洲‖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南浔农产品交易中心 善琏湖笔蚕桑文化园 级别 省级 省级 市级 省级 市级 市级 主要业态 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 旅游休闲、文化创意 现代物流、商务会展 旅游休闲 农副产品和粮食批发中转 旅游休闲
47
(3)引导农业专业化布局
根据资源禀赋及农业发展现状,全力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着力打造现代设施农业、低碳农业示范园、休闲观光农业三大组团,引导形成以―两区三组团‖为主体的农业专业化布局。
现代设施农业组团主要包括旧馆朗德鹅、善琏樱桃谷种鸭、练市神牛、千金温氏畜牧等项目区。低碳农业示范园组团包括菱湖-和孚-千金生态水产、善琏-练市生态畜禽、双林-南浔无公害蔬菜等项目区。休闲观光农业组团包括南浔农业博览园、和孚荻港渔庄、旧馆义家漾湿地公园等项目区。
通过现代农业园区―212工程‖,加快建设菱和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浔练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和千金-石淙粮食生产功能区,共涵盖10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23个特色农业精品园,成为全区现代农业的核心板块。
专栏6: 现代农业园区―212‖工程
●2个省级农业综合园区:菱和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浔练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 ●10个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南浔区特色蔬菜、练北蚕桑、南浔区樱桃谷鸭、菱湖陈邑加州鲈鱼、菱湖新雅黑鱼生态养殖等主导产业示范区。 ●23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南浔金藤葡萄生态观光精品园、浙江申浩彩色长毛兔养殖精品园、湖州唐氏渔业特色精品园、和孚陈塔草鱼生态养殖精品园、练市年丰湖羊生态养殖特色精品园、南浔区双林绿甸园高效设施蔬菜精品园、中田有机蔬菜精品园、湖州市金牛农庄特色精品园、朱家兜优质蚕桑精品园、湖州众旺樱桃谷鸭特色精品园、中水鱼鳖混养精品园、荻港渔庄休闲观光农业精品园、浙江南浔农业博览园、湖州绿之源瓜果蔬菜生态精品园、湖州绿康蛋鸡养殖精品园、鼎新生态农业园、千金优质蚕桑精品园,石淙龟鳖养殖精品园等。
48
(二)发展特色产业
创新产业发展途径,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三次产业协调融合发展,初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1、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领域,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根本目标,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加快推进工业“三大计划、六大工程‖,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6%,五年翻一番,工业增加值率达到16%。
(1)加快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根据湖州市六大重点特色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和长三角区域规划对湖州的要求,结合南浔实际,努力打造以高技术产业引领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构建―4+2‖特色产业发展体系,即提升发展―装备制造、金属材料、现代木业、新型纺织‖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培育以新能源、生物医药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49
专栏7: ―4+2‖特色产业发展体系
工业结构 发展方向 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电梯、电机生产,培育船用配件加工业,重点突破重大关键及成套设备、数控机床、现代仪器仪表、新型纺织机械、高性能轻工机械、新能源关键设备、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环保技术及设备、机械基础件和特色产品等十大领域。 做强做精不锈钢产业,巩固提升钢加工产业,着力发展铜加工产业,积极拓展合金加工产业,规范发展再生金属业。 围绕从原木进口到各类木制品生产销售,推进公共平台建设,形成华东地区最大的现代木业制品生产销售集散中心。 加快调整化纤产品结构,提升纱线及纺织面料的生产技术水平,大力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推动印染业发展与清洁生产相融合,创建丝绸行业新优势,以设计和品牌推进服装服饰产品升级。 重点培育太阳能光伏、太阳能热能利用、LED制造等产业,形成从单晶、多晶到太阳能组件生产的产业链。做强医药制剂,推进中药现代化、新型医疗器械及关键制药设备等领域的突破。 产业规模 重点乡镇 装备 制造 开发区、200亿元 练市、旧馆、双林 四 金属 材料 现代 木业 300亿元 双林、旧馆、菱湖 旧馆、南浔 300亿元 新型 纺织 和孚、开发区、练200亿元 市、双林、菱湖、石淙 开发区、200亿元 练市、菱湖 新能源二 生物医药 实施―优势产业升级计划‖,重点是提升装备制造、金属材料、现代木业和新型纺织四大特色优势产业,争取年均增长20%以上,四大特色优势产业规上产值超千亿元。实施―新兴产业培育计划‖,努力形成从单晶、多晶到太阳能组件生产的产业链和非晶太阳能产业链,同时加快生物医药等其他新兴产业发展,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00亿元。实施―工业投资扩量计划‖,工业性投入五年累计达到500亿元,其中亿元项目达百项以上。
(2)促进制造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型
加快培大育强、自主创新、品牌提升和集群发展进程,着力提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