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北京四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 图文(5)

2025-11-10

菁优网

www.jyeoo.com (3)根据常见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进行分析. 解:(1)实验室中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是紫红色的固体,双氧水制氧,双氧水是液体,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氯酸钾是白色晶体,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所以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答案为:氯酸钾化钾+氧气; (2)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故答案为:铁+氧气铁; (3)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故答案为:硫+氧气二氧化硫; 四氧化三氯解答: 点评: (4)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答案为: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在解此类方程式的书写题时,首先确定反应原理,然后再依据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文字表达式. 27.(4分)熟练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 (1)按要求写出对应的化学符号

①2个铁原子 2Fe ,②n个过氧化氢分子 nH2O2 (2)下列物质:①河水 ②水银 ③冰水 ④硫酸铜 ⑤液态氮 ⑥五氧化二磷 ⑦锰酸钾 ⑧人体呼出的气体 ⑨过氧化氢溶液

属于单质的是(填化学符号,下同) Hg; N2 ,属于氧化物的是 H2O;P2O5 .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 阅读理解类简答题;元素与化合物。 分析: (1)符号前的数值是表示微粒的个数. (2)单质是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利用此知识判断既得. 解答: 解:(1)铁原子即是铁的元素符号;过氧化氢分子符号即过氧化氢的化学式,故答案为:2Fe;nH2O2(2)单质是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题目中①⑧⑨是混合物其它为纯净物,但⑧锰酸钾虽是纯净物但含有三种元素及不是单质也不是化合物. 点评: 28.(16分)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故答案为:Hg、N2;H2O、P2O5 此题主要涉及了两个方面的知识点,主要是微粒符号书写的考查及物质分类的简单考查.

?2010-2012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①分析图1可知,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C ;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氢、氧原子不发生改变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②图2的试管A中的气体是 氢气 ,试管B中气体的检验方法是 收集一试管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若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原气体为氧气,反之则不是. ;

③分析图2可知,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C.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黄色,有异味,浑浊,有固体小颗粒.

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①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溶液,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过滤 (填操作名称),该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ACDF .

A.带铁圈的铁架台B.酒精灯C.漏斗D.玻璃棒 E.量筒 F.烧杯

实验过程中发现该操作比预期的时间长得多,可能的原因是 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或滤渣堵塞滤纸孔) .(写出一条即可)

②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吸附 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此步操作,其中水样从下端入水口进入的主要目的是 减缓水的流速,使得活性炭充分吸附水中的杂质 .

(3)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①检验一份自来水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为 取少量自来水样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若水中产生大量泡沫,说明白米水为软水,若没有或者少有泡沫,有大量浮渣产生,则说明自来水为硬水. .

②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硬水在煮沸过程 过滤ACDF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或滤渣堵塞滤纸孔)

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是:碳酸氢钙

碳酸钙+二氧化碳+水,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分解反应 ;

根据以上信息推测:碳酸氢钙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能溶于水 (写出一点即可);长期烧水的水壶内会有水垢,水垢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碳酸钙 .

(4)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可以生成水,该反应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描

述.

上述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 氢气+氧气

水 ;

你从图中还可以看出的信息是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或者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符合题意即可) (只填一条即可). 考点: 水的净化;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物质的微粒性。 ?2010-2012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空气与水;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 (1)①水在蒸发的过程是有液体变成气态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改变的只是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②水的电解时负极产生的是氢气,B试管产生的是氧气,所以检验的方法可以利用它的支持燃烧的性质 ③水的电解产生了氢气和氧气,是化学变化,水分子反生了改变 (2)①分离固体和液体常用的方法为过滤,如果滤纸没有贴紧漏斗的内壁,则可能会导致过滤速度过慢 ②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吸附一些色素和异味,该过程是物理变化,而入水口在下边可以使水流速度降低利于活性炭的吸附 (3)①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方法,根据所含钙镁离子的不同用肥皂水来检验 ②根据反应的特点可以判断反应类型,同时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定义可以得出碳酸氢钙的物理性质. (4)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是氢气与氧气发生反应,燃烧时一般生成对应的氧化物,可以看出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什么,此反应类型等; 解答: 解:(1)①水在蒸发的过程是由液体变成气态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②水的电解负极产生了氢气和氧气,B试管产生的是氧气,所以检验的方法可以利用它的支持燃烧的性质. ③水的电解产生了氢气和氧气,是化学变化,水分子反生了改变. (2)①因为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因此要先加明矾静置,使颗粒变大,有利于沉降,然后再沉淀后过滤,过滤操常用的仪器为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等仪器, ②加入活性炭,这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来吸附有色有异味的物质,该过程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因此是物理变化;在吸附的过程中,入水口在下边可以使水流速度降低利于活性炭的吸附. (3)①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方法,根据所含钙镁离子的不同用肥皂水来检验. ②根据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碳酸氢钙﹣﹣→碳酸钙+二氧化碳+水可知,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为三种,符合分解反应的定义,因为硬水是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其中可溶性钙的化合物是指碳酸氢钙,所以能推断出碳酸氢钙的一点物理性质是易溶解于水. (4)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是氢气与氧气发生反应;同时还可以得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做小粒子,此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等等; 故答案为:(1)①AC ②氢气;收集一试管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若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原气体为氧气,反之则不是 ③D (2)①过滤;ACDF;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或滤渣堵塞滤纸孔) ②吸附; 物理; 减缓水的流速,使得活性炭充分吸附水中的杂质 (3)①取少量自来水样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若水中产生大量泡沫,说明白米水为软水,若没有或者少有泡沫,有大量浮渣产生,则说明自来水为硬水;分解反应;能溶于水;碳酸钙 (4)氢气+氧气水;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或者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点评: 和一个氧原子(符合题意即可)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29.(5分)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2010-2012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D C ,G SO2 ,H H2 .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文字表达式:①B→F 碳+氧气 考点: 专题: 分析: 二氧化碳 ,②C→B 水

氢气+氧气 .

解答: 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框图型推断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1)根据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F就是二氧化碳,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所以E就是硫,B就是氧气,C通电会生成氧气,所以C就是水,H就是氢气,A和二氧化锰会生成水和氧气,所以A就是双氧水,氧气和D会生成二氧化碳,D是黑色固体,所以D就是碳,氧气和硫会生成二氧化硫,所以G就是二氧化硫,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2)根据(1)中推出的反应物、生成物书写文字表达式. 解:(1)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F就是二氧化碳,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所以E就是硫,B就是氧气,C通电会生成氧气,所以C就是水,H就是氢气,A和二氧化锰会生成水和氧气,所以A就是双氧水,氧气和D会生成二氧化碳,D是黑色固体,所以D就是碳,氧气和硫会生成二氧化硫,所以G就是二氧化硫,各种物质都满足转化关系, 故答案为:C,SO2,H2; (2)①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故答案为:碳+氧气②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故答案为:水点评: 氢气+氧气. 二氧化碳;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26分) 30.(9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上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试管 ,② 铁架台 . (2)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其中A装置中试管口略

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防止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却倒流回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在进行制取氧气的操作时,加入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3)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氨气(NH3)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

根据所查资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E (填序号,如果没有合适选项请选E并在方框中画出合适的装置).

?2010-2012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4)下表是某同学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测定的实验数据.

①据上表可知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 1:10 时,反应速率最快;

②二氧化锰的用量过少时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可能原因是 氯酸钾没有与二氧化锰充分接触 ; ③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 不是 (填“是”或“不是”)越多越好. 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专题: 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1)识别一些简单仪器. (2)A装置是固体和固体加热制气体的装置,所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向下倾斜是一个常见考点,凡是有气体的反应的第一步都是检验气密性. (3)根据氨气的特点,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密度比空气小,所以使用向下排空气法. (4)观察图表不难发现: ①生成1L二氧化碳的时间越短,速率就越快; ②看题干关键词(过少),又是催化剂,所以是氯酸钾没有与二氧化锰充分接触 ③从图表观察可以发现:二氧化锰最多时(2:1)时,生成1L二氧化碳所需时间相反最长(240). 解答: 解:(1)识别简单仪器,故答案为①试管②铁架台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如果实验中有水生成,水蒸汽到达试管口就会变成液态水,然后流到加热部位,导致使馆炸裂,故目的是防止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却倒流回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任何有气体的反应装置第一步都要检验气密性,防止实验过程中气体的逸出,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由于氨气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因此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 点评: E图:(装置要点:导管口靠近集气瓶底) (4) ①观察图表不难发现,生成1L二氧化碳的时间越短,速率就越快,从图表中看出,1:10时生成1L二氧化碳时间最短,故答案为1:10 ②抓住题干信息(过少),同时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不参加反应,就说明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接触面积太小,故答案为氯酸钾没有与二氧化锰充分接触 ③从图表观察可以发现:二氧化锰最多时(2:1)时,生成1L二氧化碳所需时间相反最长(240),故答案为不是 此题考查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条件,同时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要求掌握此类要点. ?2010-2012 菁优网


2024-2025学年北京四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 图文(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计划+二年级+体育+王洪桢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