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绘画初期,开始铺色时就要非常重视色彩的明度对比,要十分肯定地确定色彩之间的明暗对比。甚至应比物体实际的对比更加强烈一些。因为,随着逐渐深入,画面的层次会逐渐增多,色彩之间的对比也就会被逐渐减弱,正好与实际对比一致。
能够准确把握描绘对象之间的大色块的明暗对比X系,是提高色彩观察、表现力的重要一环。
(3)大冷暖
指画面中物体颜色之间大的冷暖关系。画面中色彩的冷暖对比问题,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某种颜色,如果不把它放在整体环境中去观察分析,是很难确定它的冷暖关系的。例如:一组水果静物,有杏、梨、苹果、李子、红枣等许多品种,如果孤立地去看,便很难分出它们的冷暖关系;总体来看,它们的颜色都是偏红、偏黄的暖色,要想确定它们之间的冷暖关系,就必须把它们放在一起去观察比较。通过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在青否和黄梨之间,梨的颜色要比杏暖一些;苹果红中带黄,则比带一点绿味的黄梨暖一些;李子虽然也是红色,但李子的红色中带有一些紫色,所以也比苹果冷一些;红枣虽然也是红色,但它是一种深暗的暖红,所以比李子、苹果都要暖一些。通过这样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就能比较正确地确定它们之间的冷暖关系。
在实际绘画中,除了要能够准确地分辨出具体物体之间色彩的冷暖差别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把握住画面总体色彩大的冷暖对比关系。在风景画中,天、地、物之间大的冷暖关系;静物画、人物画中的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冷暖关系;同一物体由于前后距离不同,也会有冷暖关系上的变化。把握住这些大的冷暖关系,比局部冷暖变化更为重要,因为它关系到画面的整体关系与大效果。
大色调、大明暗、大冷暖,是色彩绘画训练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三个方面,我们只有从这些方面去观察、分析被画物体色彩之间的特点,才能准确地把握住色彩的各种变化。
(四)色彩画简介
色彩画的种类很多,根据所用的工具、颜料和不同的绘画方法,大体可分为水彩画、水粉画和油画三大类。现分别简单介绍如下。
1、水彩画
11
水彩画是以水和透明颜料来进行绘画的。甩水来调合颜色并画在一种特制的水彩纸上。水彩画充分发挥了水和颜色的干、湿、浓、淡及颜色清纯、透明的特点。画面满洒、轻快、湿润、流畅,并能够创造出其它画种所不易表现的水气雨意、轻纱薄雾、晶莹剔透、扑朔迷离等效果,是许多画家所喜爱的一种绘画形式。如英国、瑞典、澳大利亚的许多著名水彩画家及我国的许多著名水彩画家,他们所画的水彩风景、静物、人像等杰作给我们充分展示了水彩画的艺术魁力。
水彩画的工具简单、方便。笔分狼毫、羊毫、兼毫等多种。根据绘画需要可选用大、中、小不同型号的笔。一般大面积滔染的时候,用羊毫甚至用板刷,刻画细部用兼毫或狼毫。
水彩画中一般不用或很少用白色。高光亮面等淡色是利用白纸本身来表现的。水彩颜料在调合时也不要种类太多,同时调入多种颜料往往容易破坏水彩画的透明效果,还容易把画面搞脏。
水彩画的画法分干画法和湿画法。干画法指的是要待第一遍颜色干了以后,再画第二遍颜色。湿画法是水彩画的主要技法,利用水分的多少、干湿,创造各种不同的效果。水分和干湿程度的掌握是水彩画的关键。有时需要水分充裕,利用水的流动衔接两块颜色,使它们相互渗化、不留衔接的痕迹;有时要在第一遍颜色没干时,就罩上第二遍颜色,两种颜色混合后形成一种新的色彩;有时要趁画面半湿半干时画上第二遍颜色,形成丰富的变化。
除了以上方法外,还可以运用一些特殊技法来表现一些特殊效果,如用刀刮出高光或用蜡把要留白的地方填上,可以得到埋想的亮面效果。再有演染时在画面上撒一些盐粒,盐的吸水性可使画面中的水分产生变化,出现深浅不同的特殊效果。除此之外还有水洗、沉淀、流色等等许多方法。总之,要根据画面的需要来确定使用的具体方法。一幅画往往要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包括干、湿画法的并用,才能创造出理想丰富的效果。
但是初学者要注意以下儿个问题:一是水彩画中水分的干、湿较难掌握。干、湿的程度不一,画出来的效果就不一样。需要反复练习,通过大量的实践熟悉水性和纸性,才能逐渐掌握干、湿画法。二是要注意水彩画法的步骤。因为水彩画所用颜色是透明的,颜色遮盖力很差,特别是浅色无法遮盖深色,一旦画上去了,就很难修改去掉,所以水彩画二般是先画浅色,由浅入深地逐渐往上加,最后画最深的颜色。如果确实
12
画坏了,那么只能用水把画错了的地方洗掉。但这样很难不留下颜色和水的痕迹,而且也容易把画面搞脏,破坏水彩画所恃有的清新秀丽的效果。所以水彩画儿乎是不能改的,画之前一定要把你所想表现的效果和所用的手法及具体步骤想清楚,真正做到胸有成竹,最后才能挥洒自如,一气呵成。
熟练掌握水彩画技法是学习水彩画的关键。许多初学色彩画的青年朋友,他们对于表现色彩充满了激情,但往往被色彩画中的备种技法所辖制,特别是水彩画的干、湿技法和色彩的透明特性,都使他们望而却步。再有水彩画由于水色在画面上的干湿、浓淡、流动等技法的运用,需耍较长的绘画的时间。干、湿画法交替运用时要等画面干透。由于水的影响。画板也要以平放为E,画特殊流动效果时画板还要根据需要来回倾斜移动。这就决定了水彩画的画幅不宜过大。所有这些,给画家带来了很多限制,造成许多不便。也影刊,画家的创作激情\这也是近些年来水彩画不太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但随着艺术形式的不断发展和相互影响借鉴。在保持水彩画独特艺术效果的同时,许多画家正在探索能够克服这一画种画法的不足的方法,并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表现形式。
正像所有艺术形式一样,一个画种既有它独特的与众不同的风格。也会有由于画种在工具、材料、画法上的局限所带来的弱点和不足,许多画家正是在掌握这些特点和不足的同时,探索创造出新的表现形式。
2、油画
油画是以油料做为调合稀释剂并以油性颜色来进行绘画的历史悠久的画种。由于它在颜料、工具方面有更大的适应性和其它画种所不能达到的更强的表现力,使油画成为一种最为完美成熟的艺术形式。历史上无数艺术大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精美的油画杰作,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亲身感受油画艺术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油画一般画在涂有底色。绷在内框的亚麻布上,也可以画在纸板、木板。甚至墙面上。油画的画幅大小不受限制,小不过尺。大可,二 \姜有限毫和棕毫两类,分圆头和扁头二种。国内市场常见的有1号一12号大小不等的棕毫笔。油画颜料的种类甚多。但常用的不过二十几种。画家一股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习惯选择固定的某些颜色来使用。一般常用的有如下几种:钛白、泞檬黄、中黄、桔黄、朱红、大红、紫红、玫瑰红、土红、赭石、生褐、生褐、翠绿、中绿、粉绿、钻蓝、群青、普蓝、黑色。其它一些颜色可根据画面色调的需要选用。在大多数情况下。
13
画家在画一幅作品时,用的最多的只有十几种颜色,有的甚至更少,只用五、六种颜色。画面色彩的芋富。不是括。两颜色越多越好,而是指画面色彩之间的层次丰富、对比细腻,变化微妙,画面色彩的丰富与否。 取决于画家的色彩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而不取决于颜色的多少,所以许多绘画大师技艺越精,用色越少,以致于在他们的调色盘上常常兵有证、六种颜色,但画面颜色却非常丰富。他们可以用极少的几种颜色调配出丰富的色彩变化。初学者由于调配颜色的能力差,只好借助于多用颜色来使色彩变比丰富起来。可是如果颜色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和变化,用色多了。画面不但不会丰富,反而会越来越花,越来越乱,最后只能像一个大调色盘。所以田色与调色是学习色彩的关键。
油画所用的工具还有调色油(一般使用亚麻油,市场有售)、松节油、速干油、上光油、调色刀、画箱、画架等等。初学者恨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简可繁。有些工具如画框、画箱、画架可以自己动手制作。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在画布、纸板、木板上做底子的方法: 首先把布 (亚麻布或包装布、小帆布都可)绷在内框上,要绷平绷紧,用小钉子把布固定在内框的外面。把骨胶按1:10比例加水,用火加热,烛成胶液 (胶粒耍全部溶化),然后用板刷均匀地涂在布上,形成一层胶底。待干后,在原来的胶液中加入适量的立德粉 (一种白色粉面,在化工商店有售)再刷一遍,待干透,即可使用。也可以用油漆加入适量立德粉在第一遍胶底上涂一遍。油画板、油画纸的作法与油画布相同,只是在涂第二遍时,要趁涂料末干时,用胶滚在上面滚出纹路来,也可用纱网印出布纹。目的是使表面不要太光滑,以免影响着色效果。
如想得到有底色的画布或画纸,则可以在制作涂料时加入所需要的颜色。胶粉底可加广告色,油粉底则要加油色。在有底色的画布或画纸上作画是许多画家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它能使画面很自然地统一在底色的色调之中,给画家提供了进行艺术创造的天然环境,可以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初学者在开始学习色彩阶段不宜在色底上做画。
油画画法:油画做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画种,经过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演变,创造的画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画法带有不同时代审美情趣和画家个人风格的印迹。也可以说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表现风格,都有自己独特的绘画技巧和方法。所以,油画的画法,从蛋清画 (油画早期阶段)时期的宗教壁画一直到近现代各流派的油画,如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点彩派、立体派、写实派、超级写实派、超现实
14
派及表现主义等等,可说是多种多样。油画已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大干艺术世界,它的画法也是干奇百怪、丰富多彩的,甚至每天都有标新立异的新的风格和画法出现。油画艺术发展到了现阶段,己很难就它的画法做某种统一的介绍了。
我们现在恨据初学者的特点,就油画的一般写实画法给大家做个简单介绍:首先用炭条 (如有把握,也可直接用单色油画色)画素描稿,确定所画物体的比例、结构、透视等大关系。长期作业,索描稿要画得细致一些,风景写生和短期作业可直接用油画色来画。
素描稿画好后,用定画液固定,此后便可用松节油调稀油画颜色,从暗面开始画(暗面颜色要薄、尽量不用或少用白色)。接着开始铺大关系,以明暗交界线和主要物体为重点,依次铺出灰面、亮面和背景。确定物体之间的色彩对比、明暗对比、冷暖对比、虚实强弱对比等大关系。铺色阶段必须把握住画面的整体效果;首先创造出画面的总体气氛。
偏重于古典油画画法的,在铺色阶段基本以单色素描为主,逐渐加入颜色变化,有时还需要待干后用稀薄的透明颜色层层罩染,以使画面色彩逐渐丰富起来。而现代油画则强调色彩关系。从广开始,就要把物体之间的色彩差别、冷暖变化鲜明而准确地表现出来,画面自始至终都充满明快的色彩变化。
在整体效果和大关系的基础之上,再逐步深入、精雕细刻,使画面渐趋完美,使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质感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深入阶段,要特别注意形体结构与色彩的统一,要注意远近虚实、主次粗细的对比,要注意在随时调整中去深入。
另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铺颜色时开始要薄,亮面、灰面可逐渐加厚,能创造一种笔触的肌理效果和薄厚相宜的物理效果。二是在长期作业时,如油色表面已经干了,结了一层薄的膜,则要等彻底干透后才能继续作画,否则会出现吸油和变色等严重后果。如当颜色处于半干不干而又必须画时,可用调色刀把表面干层刮掉后再继续画。三是油画用笔要根据画面物体大小来选用。一般不要用小笔来画大物体或大面积的色彩。又因颜色在笔上不易清洗干净,所以画笔应根据所画物体分类使用。暗面、亮面、灰面或经常用的某几种颜色都需单用,不可在相差很大的色彩之间用一文笔调来调去,以免把颜色弄脏。油画笔在调色时需要把笔上原有的颜色用纸或布擦掉,但笔毛中多少总要残留一些原来的颜色,使调色受到影响。所以在调色时原来调暗颜色的最好还调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