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分草莓
教学目标
1、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试商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看图中画的是什么水果?(草莓)
对,一共有55个草莓。请你仔细观察图,说一说这幅图画是什么意思? 二、探索新知 1、想一想。说一说。
先利用已有的经验估一估,再算一算。 (1)看图说图意。 (2)指名汇报。 (3)怎样列式?
55÷8=6(个)??7(个) (4)体会试商的策略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比被除数小。 2、试一试,算一算。
在估一估的基础上掌握试商方法。 (1) 说一说你是怎样估一估的。
(2) 想一想你估计的对不对,讲给你的同桌听。 (3) 议一议:为什么商是6? 三、拓展练习 1、试一试。
完成第5页的试一试。 2、算一算。
完成第5页的算一算。 3、练一练。
(1)完成第6页的第1题。
- 6 -
(2)完成第6页的第2题。 (3)完成第6页的第3、4、5题。
教学反思:本课是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由于学生乘法口诀掌握的比较熟悉,
加上实物的演示,大多数同学都能通过试商的方法得出商。对于商和余数 之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
课题:租船
教学目标
1、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到了公园,你最喜欢做什么?(出示挂图)你能把图上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吗?
二、探索新知 1、说一说,想一想。
从图中的情境入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如果有21个同学去划船,至少要租几条船?
先独立思考: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其次,在小组内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2、摆一摆,说一说。
通过摆一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怎样分配合理?用你手中的小棒来摆一摆。 3、试一试。
继续通过应用,使学生理解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不同情况。 每小时租金3元,10元钱最多能划几小时?
- 7 -
先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再独立列式解答。 三、拓展练习
1、完成练一练的1、2题。 2、完成练一练的3、4题。 (1)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总结 板书:
租车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面包车(辆) 4 0 2 小轿车(辆) 0 9 3 余下的座位(个) 7 2 0 ←
课题:派车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运用有余数除法及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学会表达和倾听。 教学重难点:运用有余数除法及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学会了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用所学知识继续来解决“派车”这个问题。
板书:派车 二、探索新知
1、先让学生观察课本的情境图,理解图意,找出必要的信息。 提问: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指名学生回答。 (有25人要乘车,小汽车限乘3人,面包车限乘8人) 2、再让学生独立思考: (1)可以怎样派车?
- 8 -
(2)你认为怎样派车比较合理?
3、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全班集体交流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如第(1)小题解决方法有:
(1)派4辆面包车;
(2)派3辆面包车,1辆小汽车; (3)派2辆面包车,3辆小汽车; (4)派1辆面包车,6辆小汽车; (5)派9辆小汽车。
以上五种派车方案学生只要说出其中一种就可以了。
4、在引导学生探究第(2)小题的解决方法时,要求学生要说出道理,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学生只要说得有道理就可以。
如:要想派车辆数少一些,便于管理,而且每辆车坐得宽敞些,就派4辆面包车;要求没有空座,就派2辆面包车,3辆小汽车。
??
让学生用“试一试”中表格的形式呈现答案。 三、巩固练习:第12页“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填写后集体订正。
←
课题:练习一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明白“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道理。 2.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灵活应用。 教学重难点:试商方法与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开学已经一周了,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上一节数学练习课。
二、巩固训练
- 9 -
1、完成练习一的第1、2、3、4、5、6、7、8题。 2、综合练习 (1)填一填。
①一个数除以2,如果有余数,有可能是( )和( )。 ②计算有余数除法,( )一定比( )小。 ③37里面最多有( )个6,还余( ) (2)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a36米长的绳,做9根同样长的跳绳,需要剪( )次 ①4 ②8 ③9
b46个人做船过河,每船做6人,至少需要( )条船。 ①7 ②8 ③9
←
课题:小熊购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法”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出示挂图。提问:谁能用讲故事的形式说出这幅图的图意。 二、探索新知
1、说一说。
通过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1)同学们,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东南角,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