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能量的转换
东台市时堰镇小学 武 平
教学内容: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55—56页。
教学目标:1.知道能量能够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并以不同表现形式,并知道能量的具体转换过程。
2.能够学会用卡通图解释能量转换的过程。 3.能制作简单的能量转换的玩具。
教学重点: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能够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教学难点:理解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过程与方法:能够理解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科学知识: 知道能量能够转换其它形式的能量,并以不同表现形式。
器材准备:一个三脚架、一片石棉网、一个铁架台、一个打火机、一个温度计和一杯50
毫升的水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上周已经对能量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谁来说一说我们身边有哪些能量。(生回答)大家掌握的都不错。在我们今天学习新的内容之前,老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2008年在我国举办的体育盛会是什么?(生回答)
对,百年奥运,梦圆北京。2008年3月24日奥运圣火在奥林匹亚遗址采集。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课件1)
请问,奥运火炬是怎样被点燃的?仔细观察画面,回答问题。(生回答)很好,奥运圣火采集器是利用的太阳能。太阳能聚集在一起加热,将奥运火炬点燃。在这里我们就说太阳能(板书太阳能)通过火炬转换成了什么能和什么能?火炬发出了什么?(板书热能和光能)。太阳能是通过谁啊?(板书火炬)太阳能通过奥运火炬被转换成了热能和光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第2课能量的转换(板书能量的转换) 二、 探究新知
师:能量总是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能量的这个特征,就叫做能量的转换。在我们周围有许多能量转换的例子,请同学们开动你的脑筋想一想,有哪些能量转换的例子。(生回答)(课件出示例子)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能量转换的例子,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小实验,来看一看能量是怎样被转换的。
这是一粒什么?(生回答)我们平常看到了花生米,你首先想到了什么?首先会想到吃。
那它里面有什么能?(生回答)我们把一粒花生米吃到肚子里,你觉得一粒花生米能不能让你的能量增加许多呢?(生回答)奥,不能增加许多能量。那你想过没有,用其它的方式让花生米的能量释放出来呢?(生回答土壤、榨油)平时我们看到花生米,总会想到吃一粒花生米,那你有没有想到烧一粒花生米试试,那你猜想一下烧一粒花生米能释放出什么能?(生回答光 热)一粒花生米所释放出来的热能究竟有多少呢?我们怎样知道它释放出了多少热能呢?(生回答实验)对,用实验的方式,那该怎样实验呢?(生回答加热、温度计)
这几位同学设计的实验综合在一起我们就能够知道一粒花生米燃烧释放了多少热能,一粒花生米燃烧能够将一杯50毫升的水温度上升几度呢?请同学们预测一下。猜一猜(生回答)大家的想法不太一样,一粒花生米到底能将一小杯水加热几度,我们只有进行实验来验证了。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看在这个实验中有哪些注意事项。(课件出示注意事项一起学习)
师:在你们桌子上已经了一个三脚架、一片石棉网、一个铁架台、一个打火机、一个温度计和一杯50毫升的水。我们实验的第一步是要测一测什么?(生回答水温)(课件过程)这样我们才能知道花生米燃烧完了以后,水温上升了多少度。大家都知道了实验该怎样做,那我们就开始吧!
好,同学们的实验都成不成功啊?来汇报一下,水温上升了多少度。(生回答)谁来说一说,这个实验做完了,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实验中能量又是怎样转换的呢? (生回答)很好,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汇报可以看出,一粒小小的花生米竟然有这么大的能量,能够将一杯水温度加热上升十几度。是不是很惊奇啊。我们以前只知道吃花生米,现在知道能够燃烧,能够释放出这么多的能量。在这里,能量是怎样转换的,花生米通过燃烧,化学能转换成了热能和光能。(板书:化学能、热能、光能)非常好,老师有一个小问题,为什么有的小组加热了几度,而有的小组加热了十几度?(生回答)那么你们认为形成温度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生回答花生米大小)很显然,花生米越大,它所蕴含的化学能就越多,所以转换成的热能就越多。花生米如果颗粒小,转换成的热能相对就少。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花生米蕴藏着化学能,并且感受到了化学能和热能、光能的转换。 三、 巩固新知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课件手电筒)这是什么呀?对,这是一只手电筒,那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生回答)很好,它是把人的化学能转换成了机械能,机械能转换成了电能,电能最后转换成了光能和热能。
老师这儿有一个和它原理近似的装置,大家认识它吗?它的名字叫手摇发电机。谁愿意上来试一试。再请一位同学上来试一试。我们看到了什么结果?(生回答灯泡亮了)请
你说一说刚才这个实验中能量又是怎样转换的?(生回答)
师:这个手摇发电机的能量转换大家都清楚了,下面老师有一道难题要考一考大家。这道题把手摇发电机变成了脚蹬发电机这道题非常非常难,你们愿意来挑战这道难题吗?(课件出示开水壶)简单解读画面。请同学们打开活动记录,写在活动记录上。
好,绝大多数同学写完了,谁想来尝试描述一下能量的转换。(生回答)(课件出示) 四、学以致用
能量的转换可以像我们刚才这样用文字来描述,还可以用一些模型或小玩具来演示。请同学们拿出老师送给大家的小玩具,玩一玩,玩的过程中思考能量是怎样转换的。(生回答)
五、师生共勉
这节科学课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最后,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善于用科学的眼光去发现,用科学的大脑去思考,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模型或小玩具,来演示一下能量是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 【课后评议】:
后港小学袁久江:教学严谨,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品质;估测对比,激发了学生实验的兴趣,明确了实验的目的。科学的引导和指导,让学生在做中学,雪中做。学生通过实验深切第感受到能量的转换,并且感受到能量转换的过程。
溱东小学王惠:充分体现了学生是主题的授课模式,在整节课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讲的比教者讲得多,当然这归功于教者的正确引导。用身边的现象引导和解决问题,是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我的身边”。
台南小学陈东所:这节课理念新、方法巧、效果好。引入新科时巧妙地联系奥运圣火的点燃,在列举能量转换例子的时候能随机应变地列举了刚刚做课间操中的能量转换。在研究花生的转换时,充分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合理步骤:猜想——实验——验证——结论。
第二篇:校长沙龙篇
发言人:吴春尧(后港小学校长):
近年来我校教学质量一直处于上升势头,在抓教学质量上,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专家作个回报。
一是坚持特色育人不放松。
2008年以来,我校一直在走特色育人的办学之路。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打拼,写字教学的育人的功能正在逐步显现。
培养良好的习惯。1.讲究卫生。①写字前后要洗手;②书本放整齐;③书写“静心”“细心”加“耐心”;④使用橡皮要小心。2.勤俭节约。写字时要求学生节约纸张,节约笔墨。3.认真细心。写字是一项须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的活动。要想把字写好,必须全神贯注,静气凝神,否则就会写错字。写字时学生看清每一个笔画,注意每一个笔顺,才能把每一个字都写得端端正正,清清楚楚。
培养勤奋、刻苦的精神。“字无百日功”,要写好字,必须坚持苦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行的。能坚持练字的人,必有勤奋、刻苦的精神,我们的学生就是通过汉字一笔一划的书写练习来获得的。
培养良好的人格。中国自古就注重书品和人品的关系。1.展现书法家的人格魅力。通过练字,学生知道了不少书法家的典故,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让孩子学到了勤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使他们学到了自强不息;从颜真卿身上学到了不畏权势;从褚遂良身上得到了忠诚正直的熏陶。2.利用汉字的结构特征。汉字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的结构本身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的体例。如写字要做到横平竖直,做人要站得直,行得正;汉字书写时的穿插和避让,你伸我缩,我展你收,互相谦让,合抱一团,团结友爱??经学练习书写汉字,日积月累,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培养健康、高雅的情趣。写字虽然不是书法,但经常指导学生广泛地欣赏古今名家碑帖或书法作品就可以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情趣。一幅书法作品,它的内容常常非常有情趣或含有深刻的哲理;字体或清秀或庄重,或古朴或天真,或怡静或泼辣;书法家本身就是艺术家。因此,书法作品是内容、字体、书法家心灵的完美结合。欣赏书法作品会得到奋发、开阔、愉悦、舒畅等不同的艺术享受,那是与诗人交流,与哲人对话,与书法家谈心的结果。临贴学书也一样,一次欣赏一次学书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三年多来,我校精心打造着“写字育人”这一品牌,在千百次的练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勤奋刻苦的精神、良好的人格以及健康高雅的情趣,这些良好习惯、品质的积淀与养成,为我们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紧抓课堂教学效率不放松。
我们大家都知道,课堂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主阵地。离开了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就无从谈起。
集体备课动真碰硬。我们严格执行市局教研室下发的关于集体备课文件的要求,坚持纸质备课。
课堂教学竞赛比拼。为有效检阅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学校举行了一系列的赛课练兵活动。干部“观摩课”,由校长、教导主任带头上“观摩课”,组织教师参与听课、评课、议课、辩课,在研讨中提升教材的分析理解能力。“朝花”杯比赛,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涌动灵性,评价语言生动活泼。面对“生成”的机智,课堂“追问”的有效,激励语言的使用,每一次练兵活动都能让他们在后小这片沃土上积极进取、不断成长,在学校为他们打磨的成长之路上得到锻炼。“不惑”杯比赛,参赛的是40至50岁的中年教师,他们的教学设计既秉承了老年教师的严谨,又展示了课堂的成熟。“夕阳红”杯比赛,参赛的是50岁以上的老年教师,他们展示出来的是扎实的书写功底和严谨的教学设计。学校所有教师“人人参与,个个点评,共同成长”,将教师向教学质量的纵深引领,塑造高效课堂、精品课堂。
课堂作业质量把关。1、每一条作业精制细作。作业设计上不机械重复,不搞题海战役。2、每一次作业精批细改。坚持面批,每次作业面批学生不能少于三分之一。3、作业评讲精挑细选。要求会做的不讲,不典型的不讲。
三是严格监控教学质量不放松。 质量调研促质量。
省“五严”规定下发以来,由于我校部分教师歪曲理解“五严”规定的精神实质,误认为,减轻负担就是不负担,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就是不考试。学校也一度困惑,不敢用考试质量评估作杠杆来抓质量,教学质量一度下滑。
后来,我们认真研读文件,领会文件精神,制定了校质量调研测评制度。具体做法如下:1.校长、教导主任明确分工,负责具体年级具体班科;2.教导处确定质量抽测班科,每周至少一个班科,每学期每班科至少抽测一次;3.精心组织命题和阅卷;4.进行精细质量分析,分析结果必于教师见面。
这项活动我们已坚持了近两年,好处在于:1.能绷紧教师质量立教的弦。2.能替教师查漏补缺.3.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
后进学生多关心,建立补差机制。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后进生的学业水平至关重要。后进生上升空间大,也有一定潜力可以挖掘。现在我校有700多名学生中午在校吃饭,绝大部分后进生都在其中。我们利用饭后至下午第一节课的1个多小时,给后进生“烧小灶”,为他们夯实双基,保证其在学业水平测试中能够合格。
此项活动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先班级后年级。2. 对科不对人。3.紧密联系近期学习内容。4.重基础轻难度。 5.合格即出班。
这项活动的开展,为我校扫除学业水平不合格学生及E等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上我所谈到的几点,兄弟学校肯定也做到了。我们的做法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话,那就是,我们能持之以恒,把小事、平常事做好,做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