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
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进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把提高
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核心内容,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把各
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
集体。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探索扩大了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
现形式。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
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基本形成。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
实现了党组织的有效覆盖。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坚持标
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拓展了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
9.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走和平发展道路、
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对外
战略思想,通过对外工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有利的外部条件。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稳步推进与各大国、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同世
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全面发展。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在各种场合宣示我
国重大政策主张,积极倡导世界多极化和国际政治民主化,积极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
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秉持公道、
伸张正义,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反对各种
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承担与我国国力相符的国际责任与义务,积极参与气候变
化等全球性问题和朝核等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发挥了独特的建设性作用。成功应对国
际金融危机,参与国际合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近些年,中国经济对世界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
造了数以千万计的就业机会。国际社会对我政策主张更加关注,对我声音更加重视,进
一步树立了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实践证明,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的五年。“十一五”取得的成就,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
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
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
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上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
造成深度冲击,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气候变化、能源资
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国际敌
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但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
向演化,我国同各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等的关系持续平稳发展,各国加强对华
经济技术合作的意愿进一步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国际环境总体
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从国内看,尽管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
然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压力较大,社会矛盾特别是各种“两难”问题突出,但我
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国民储蓄率较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步伐加快,各方面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政治大局稳
定,这些都为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广阔空间。综合
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应该十分明确地说,党的十六大作出的关于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
期的重大判断是符合实际的、完全正确的,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存在的基本条件和
我国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的基本面并没有因为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发生根本性改变。
2.国内环境的新特征。在充分认识我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同时,我们必
须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
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仍是世界
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是经济社会结构变化呈现新特点。200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达到3700美元,2010年有望超过4000美元,“十二五”期间将向更高水平迈
进。在这个阶段,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继续提高,消费结构将持续升级,投资结构、产业
结构也将随之调整变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
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在快速增长变动中,经济结构升级的约束增多,社会结
构平衡的难度加大,前进中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管理亟待加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