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教案下册 2(5)

2025-06-27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真实体验

1、同学们,在美术课上,我们画过很多东西。今天的语文课上,老师也要请同学们来画画。

2、(教师出示杨桃)谁知道这种水果叫什么?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 3、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座位上观察杨桃,把你看到的杨桃实事求是地画下来。 4、展示中间与前排旁边同学的画,看看有什么不同。或者让同学从前排靠边的座位上实际观察一下,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并激发阅读与思考的兴趣。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本文作者小时候也画过一次杨桃,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你已经读懂了什么?

2、 学生交流,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脉络层次与立意主旨 三、 研读课文,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理清第二大段的小脉络。以杨桃为主线,写”我”、老师和同学三看杨桃。不同的人物在看杨桃时候,体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2、请同学们仔细研读第二大段,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研究一下。我们可以怎样研究?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变化来研究。

3、学生寻找研究同一人物的学习伙伴,合作学习,共同研究。 (二)学生交流,相机引导

(三)引导学生抓住”我”的动作,神态,体会”我”的实事求是与情感变化。 1、”我”之所以把杨桃画成了”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是因为____________。 (1)、我的座位在前排的地方.

(2)、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3)、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2、自由轻读,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四)引导学生抓住”同学们”的语言变化,体会”同学们”从误解”我”到理解”我”的变化过程。

1、 对比朗读教师与同学们的两次对话,体会”同学们”态度的变化。

(1)出示两段对话,学生自由对比读两段对话。你有什么发现?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

(2)补充提示语,在体验中表情朗读同学们嘲笑我的话语。鼓励学生个性化朗读,可以用肢体语言,如神态,手势,抓重点词、标点、语势等,同时说说为什么要这么朗读?学生互相评价。

21

2、想象说话。老师请同学们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杨桃,是老师巧妙设计的教育学生的时机。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同学们这一看,看出了怎样的结果? (五)抓住教师的神态变化,体会”老师”的循循善诱。 老师的神态为什么从严肃变得和颜悦色? 1、出示课文,读”审视”句。 2、理解”严肃”。 3、理解”和颜悦色”。

4、出示教师和父亲的话语。读后讨论,教师和父亲的话语那么相似。他们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他们不同之处又是什么呢?

5、为什么老师没有在审视杨桃后就用这段话语来教育我们?

6、同学们,”杨桃”风波结束了,但美术课继续上下去,孩子们继续画羊桃,你猜想一下,这时他们的杨桃会画成什么样子呢?同时展示同学们自己在不同角度画的杨桃并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四、布置作业

12* 想别人没想到的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育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

学习他人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想,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笔画出三个徒弟各是怎样画的句子。 3、说说小徒弟的一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二、汇报交流 1、同桌互相检查

2、指旬读,想机指导读流利。

交流思考问题: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说说为什么师父夸小徒弟画得好?好在哪里? (根据交流,重点读师父说的话,体会好在哪里?)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读好三徒弟各是怎么画的,以及师父的话。 四、总结,随文阅读

22

总结:一张纸,即使画满了骆驼,也是有数的,两小徒弟不公画法简洁,而且利用山路转弯,只画了两头行走的骆驼,意味深长,给人无限想象。这就是想别人没想到的,只有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创新。你通过读书或在生活中发现还有没有这样的事?(自主谈,教师也交流自己知道的事)

随文阅读《踏花归去马蹄香》,画一画,看看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五、课外拓展。

课外收集一个这样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把课文中的事像画师那样考考家人,看他们谁想得更妙。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 教学重难点:

口语交际;习作(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教学准备:

采访老师同学和家长,他们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教学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人,激发说话兴趣。

师:同学们,我想你们都做了采访,知道了在别人眼里你是什么样的孩子。其实,最了解你的莫过于你自己了。有人说你粗心大意,你也许不服气地想:我心细着呢?面前这些熟悉你的老师和同学,一定不会象你自己那样全面了解你。有兴趣向大家介绍一下真实的你吗?

二、读提示,明白交际要求

1、可以说自己性格、爱好、也可以说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说自己奇特的想法等。 2、说真话,说实事。

3、注意听别人说,对别人说的能做出评价。 三、认真思考,组织语言,小组交流 1、先要想一想自己介绍什么,怎样介绍。 2、小组交流

3、评一评:谁说出了自己特点? 四、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讲。

23

2、师生评议:不仅要评讲得怎么要,还要说说自己听了之后的想法。 3、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提示性评价。 五、总结

师:通过今天推心置腹的交谈,我相信小朋友们彼此更加深了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更能互相理解,愉快相处。

第二课时 (习作)

一、结合口语交际,引入习作

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我们都做了自我介绍。现在我们就来写写自己,好吗? 二、确定交流对象,自主习作

1、引导学生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开拓思路。

我叫丁丁,是个男孩,已经11岁了。你要问我长得怎么样,一个词——奇貌不扬。奶奶却说我喜相,俊得呢!眼睛小却黑珍珠似的,嘴角向上翘,一看就会侃,再加上一对大耳朵往前扇着,准是个有福人。

(1)读读这一段,你觉得丁丁这段自我介绍写得怎样? (2)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

(3)选定对象(老师、同学或未见过面的人)自主写作 第三课时 (讲评)

一、多元评价,认真修改 1、自己读一读,改一改。

2、读给同伴听,听听他们的评价,再适当修改。 3、在班级交流,师生评议

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特点,语言是否通顺 4、交换修改,(错字和标点) 二、成语故事

1、自读故事,读熟短文

(1)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生字 (2)跟同桌合作,比比谁先读正确。 (3)检查读。

2、结合短文,理解”买椟还珠”。 (1)郑国人买了什么?”椟”指什么? (2)”珠”指什么?还给谁了? 3、全班朗读

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24

1、比较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非常精神。再注意听,老师说的这一句话和刚才说的意思一样吗?同学们今天难道不精神吗? (2)自由说这两句话是否一样。

2、师:有的同学说一样,有的同学说不一样。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本上的句子,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伴。(一个是表示肯定的句子,一个是用疑问的语气表达的问句,但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3、以同桌为单位一人读一句话体会。

4、游戏:老师说一个表示肯定的句子,让学生说一各级意思一样的反问句。 二、读读记记 1、自由读句子。

2、说一说5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点? 3、找找以此类似的句子。 三、读读背背 1、自由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 3、开火车背诵。 4、齐背。

13 和时间赛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人人读通课文。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在个性化的朗读及创编名言中展现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展示收集、积累的珍惜时间方面的名言警句。

2.过程与方法:能对自己不理解的语句质疑,在个性化的朗读及创编名言中展现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懂得时间过去就不会回来,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名言引入 二、读通课文

1.学生读文。大声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句子做一个记号,再回读一遍。

2.检查读文。这位同学有这么几句话读得不太顺,让他再读一读或大家齐读。读给同桌听,同桌认为满意了,打上”√”。 三、读好课文

1.我们已经把课文读通顺了(板书:读通)还得把课文读懂、读好(板书:读懂、读好)

2.我们来读第一自然段。

25


三语教案下册 2(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经济学问题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