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根据自己的体会,在”人”和”燕子”之间加上合适的词。 四、围绕”爱”,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人们帮助燕子:救助燕子,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对动物的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
2、读书圈画,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体会人对燕子的爱。 政府作出决定真了不起。(人力、物力、财力)
人们救助燕子竭尽全力。(大人孩子、山间岩缝、不顾自己)
2、重点指导读好第3、4段。(1)你觉得该怎么读?(2)生练习后指名读。 (3)评议,再读。
3、看图,引导想象,对课文做思维上补充,丰富课文内容。 ★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什么? A 自己练习讲一讲。 B 指名说一说。 说话举例:
4、总结,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寻找燕子的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人们用爱,用情纺织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让我们再读课文,去体会这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出示图,创设情境,进行小练笔。
1、师:燕子专列开走了,燕子平安了,救助燕子的事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那个可爱的小姑娘贝蒂,她简直成了新闻人物。人们纷纷给她打电话或写信,把自己心里话告诉她。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呢。
2、学生自主说。 3、指名说,评价。 4、动手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拓展交流学生生活积累的资料。
1、听歌曲《丹顶鹤的故事》,出示歌词。知道歌曲中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吗?(师简要讲述一个姑娘救助丹顶鹤的故事) 2、你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请讲一讲。
3、总结: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希望,同学们都能象故事的主人公那样爱护动物,爱护环境,更希望这样的故事不再是新闻!
第三课时 一、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字结构上的特点,
如:“欧、洲、瑞、舒、殊、骤、涉、踏、救”都属于左右结构,
11
“启、疲、载”都属于半包围结构。 3、指导书写。
提醒:”舒”不要将”予”写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写一点;注意”载”的笔顺。 4、书写、抄词语。
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摘抄好词佳句。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2.继续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3.学会本课15个生字、12个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蕴含着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根据图画加以想象,说一说这篇课文会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画出来并小组解决。 2、让学生分组,用自己的话把课文所说的故事说一说。 3、质疑问难 4、带者问题再读课文。 三、整体感悟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试着让学生把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画一画,感受小村庄原来的美丽。 (3)再读一读,深入感受。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学生自由小声读第五自然段 (2)说说读懂了什么? (3)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共同解疑 (4)学习该段生字 四、设置悬念
12
1、把第一和第五个自然段连起来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毁灭的? 2、小结:惋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学生对本课生字掌握的情况
2、联系第一与第五段思考:是谁毁了这个美丽的小村庄? 二、探究学习
1、学生浏览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讨论以上问题 2、深入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齐读。(2)说说这段话写了什么。 (3)谈一谈你读懂的,未懂的组织同学共同解决。 3、深入学习第三自然段 (1)反复读第三自然段
(2)把”一间间、一栋栋、应有尽有的家具、工具”说一说,画一画。 (3)讨论理解:”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4)说一说你从这一段指导了什么。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去掉”还”跟原句比较出问题的实质。 (3)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句子或词语同桌一起想办法解决。 5、学习最后一段
(1)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该怎样读好,试试
(2)什么都没有了是指“—没有了—没有了—没有了—还有—也没有了。” 三、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 四、巩固本课生字
五、课后扩展 以“保护绿色家园”为主题办一个手抄报。
8* 路旁的橡树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2.认识本课3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1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板书课题
1、有位苏联的教育家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人们都为此感动,你想听吗? 2、学生老师齐读课文 3、读准要求认识的字 二、认读课文,领悟道理
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 3、有什么不懂吗? 4、辩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 5、说说课文那些地方最使你感动?6、你统一“筑路工人有一课高尚的心”这种说法吗? 7、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8、师:你现在是一位乘客,坐车经过了这课橡树,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三、总结升华
1、你从建筑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
2、爱护树木,正当环境小卫士,你有什么建议能给大家提出来吗?
第二课时 总第20节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教师行间巡视,以便学生及时咨询 读后检查:1、指名读课文,
2、分小组比赛读, 3、指名上讲台领读
二、摘抄好词好句到阅读笔记本上 教师行间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完成《一课一练》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练习修改习作。 3、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及优美的诗句。会认7个生字。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学安排:四课时
14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在小组交流: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1、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2、引导讨论:面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如: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遇到破坏环境行为,予以制止;做父母及周围人的工作,增强环保意识,为树林做广告拍;亲手种花种树等。 3、评出合理化的建议。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们真正行动起来,做环保小卫士。并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二课时
习作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环境状况,也在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那么,你一定有值得记下来的东西,或者你对未来也曾想象过,在综合性学习中,没准还发生了有趣事情。想跟大家进一步交流吗?
2、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 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