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编号 5.0管理职责 TJ/ZS-5.0-2010 第1版 共44页 修改号:00 第17页 品质管理部 a)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的执行情况; b)生产过程中产品标识; c)负责组织进厂新人的品质教育培训; d)负责入库完成品的标识; e)原材料的进厂检验、完成品的全数检验、过程中重点工序的检验及顾客提供产品的验证; f)产品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 g)质量记录的收集及归档;检验异常联络单的填写; h)完成领导交给的临时任务; i)负责提出不合格品纠正及预防措施的要求, 审批并验证实施效果; j)负责顾客投诉时的纠正及预防措施的制定; k)负责组织对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的控制; l) 负责定期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每月至少一次); m) 负责组织服务过程的质量; n)负责公司信赖性试验的委托试验; 制造技术课 a) 负责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b) 负责生产过程中一般不合格品的控制; c) 生产现场的文件和资料的管理; 品质有关文件及资料的控制及管理; d) 负责对产品标识的使用、管理和保护进行监督检查; e) 负责新产品的开发; f) 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组织实施工厂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收集、整理管理评审的有关资料,做好管理评审记录;编制管理评审报告,并予以签发。监督、检查管理评审决议的执行情况; i) 负责在管理者代表领导下,组织编制质量体系文件及文件的发放和管理; j) 负责组织内审员对内审中出现的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 k) 负责月末工资报表的核算、审核、分析工作; l) 负责统计报表、统计程序的标准化工作. m) 负责公司生产、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 n) 负责使用合适的生产、安装设备并安排适宜的工作环境; o) 负责对设备进行适当的修护以保持过程能力; p) 负责与检测设备及生产设备有关的质量记录的保管。 q) 完成领导交给的临时任务; 制造管理课 a) 负责生产线的工序过程的生产及人员的管理; b) 负责生产线的工序过程的产品标识; c) 负责生产线的工序过程的质量文件、质量记录的控制; d) 完成领导交给的临时任务; e) 负责对新员工及班长的操作培训; f) 负责生产线的各工序过程之间异状联络的落实; g) 主持负责每月一次的现场盘点; h) 负责生产线的工序不合格品的纠正及预防措施的提出与实施; i) 负责组织生产线的工序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牌的管理。 生产班(组) a) 负责本班的生产及人员的管理; b) 负责本班的工序过程的产品标识; a) 负责本班的工序过程的质量文件、质量记录的控制; d) 完成领导交给的临时任务; e) 负责对本班新员工的操作培训; f) 负责上下工序过程之间异状联络的填写和改善; 文件编号 5.0管理职责 TJ/ZS-5.0-2010 第1版 共44页 修改号:00 第18页 g) 组织负责每月一次的现场盘点; h) 负责本班的工序不合格品的纠正及预防措施的提出与实施; i) 负责组织本班的工序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牌的管理。 品管课(组) a) 负责与其它相关部门的品质异常联络,并监督生产班对异常的改善; b)负责对所管工序员工的品质培训,并对品管员不定期培训; c)负责对班组内品管员工作的检查与审核; d)负责对检验工序的抽检状态的标识. 品管员 a)按各品质检查规格工程流程图进行规范检查作业; b)负责记录各检查结果; c)负责提供检查成绩表给负责人; d)负责检查操作方法是否按作业指导书进行,如有不规范行为须规范之; e)如在检查时发现问题,迅速报告品管课长,同时联络相关生产管理人员及时解决. 资材管理员 a) 负责公司原材料、辅助材料、外协件、顾客提供产品及完成品的管理; b) 负责仓库材料不足时,提前通知相关部门予以解决,以确保资材的供应; c) 负责原材料、辅料每月一次的盘点; d) 完成各级领导交给的临时任务; e) 负责废品的回收及处理; f) 负责完成品的包装、贮存和发货。 制造技术课课员 a) 负责技术文件的起草、发放; b) 负责协助制造技术课课长开发新产品; c) 负责各生产工序的工资定额核定; 材料检验员 a) 负责按零部件检查规格书检验零部件; b) 负责对新材料进行试作; c) 负责记录各检查结果; 5.5.2管理者代表 总经理负责任命一名管理者代表,本公司管理者代表袁明,全面负责质量管理工作,授予职权同0.2章节《任命书》 5.5.3内部沟通 总经理(或委托管理者代表) 应采取各种方式,将质量方针及顾客的要求和期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情况及时地在不同层次和部门中进行传达和交流,使全体员工达到共同理解,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5.6 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是总经理对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应亲自主持并提出明确的要求,确定对质量方针进行评审的时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地得到改进。 相关文件: 对照标准条款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TJ/ZC-5.6-2010 5.6 文件编号 5.6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TJ/ZC-5.6-2010 第1版 共44页 修改号:00 第19页 1.目的 按计划规定时间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范围 用于总经理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管理。 3.职责 3.1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负责主持管理评审活动。 3.2管理者代表负责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协助总经理组织管理评审,组织编写并审核《管理评审报告》,落实改进措施。 3.3制造技术课负责管理评审计划的制定,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要的资料,组织编写《管理评审报告》,汇总评审中产品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及跟踪验证结果。 3.4各部门负责人准备、提供与本部门有关的评审资料,并负责实施评审后制定的有关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4. 程序 4.1管理评审的频次 4.1.1公司每年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一次常规的管理评审,安排在该年度最后一次内审完成后进行。 4.1.2如遇以下情况,总经理可决定增加进行管理评审: a)公司的组织机构,产品结构,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 b)出现突发性重大质量事故; c)社会环境、市场需求发生显著变化时; d)在进行第二方认定、第三方认证审核前; e)因有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对质量管理体系发生影响时; f)总经理根据情况认为有必要时。 4.2评审计划的制定 4.2.1制造技术课负责在管理评审前两周,拟制《管理评审计划》,由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 4.2.2管理评审计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a)管理评审的目的; b)管理评审的内容; c)管理评审的时间; d)管理评审的地点; e)参加管理评审的人员名单; 4.3管理评审提供的内容,应反映公司在一定周期内的质量管理业绩及可能改进的机会,其信息可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a)本年度公司审核、第二方监察、第三方认证审核产生的结果; b)对顾客满意程度测量的结果与顾客反馈及投诉的记录; c)过程的业绩和产品出厂检验的符合性; c)日常过程管理中对不合格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有效性的监视结果; d)上一次管理评审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的有效性的跟踪结果; e) 因外部环境变化对质量管理体系发生的影响以及改进的建议等。 4.4评审前准备 4.4.1制造技术课根据评审要求,将准备好的评审计划和有关资料形成书面材料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 4.4.2制造技术课应将批准的评审计划在评审前一周,通知到应参加评审的有关人员。 4.4.3提供给参加评审人员的资料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本年度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报告(附“不合格报告”)或外部质量体系审核报告(附“不合格报告”) b)产品质量水平、价格水平、经济效益水平、用户满意程度等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上一次评审所提改进措施实施情况的说明; c)按上次评审结论调整后的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和效果,是否有所增强和提高; d)其它有关的资料。 文件编号 5.6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TJ/ZC-5.6-2010 第1版 共44页 修改号:00 第20页 4.5实施评审 a)评审会议应按规定的时间准时召开,与会人员必须签到: b)会议由总经理主持,以开评审会的形式进行。(总经理由于工作原因不能主持时,应由总经理委派管理者代表主持,但事后必须向总经理汇报评审情况。)由制造技术课做会议记录;为草拟“管理评审报告”作准备,其内容为: 1)会议概况:时间、地点、参加人(应到、缺席者)、主持人等。 2)评审(讨论)的主要内容、记录; 3)管理评审的有关结论; 4)有关纠正预防措施及责任人; 5)其它情况。 4.6管理评审的输出 4.6.1评价和措施 a)对现有质量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评价; b)明确质量管理体系和过程的改进机会,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c)明确对产品要求改进的机会,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d)是否对资源有新的要求; e)对以往采取的改进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以采取进一步措施; f)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可能的调整。 4.6.2管理评审报告 制造技术课应根据评审会议的输出、编制评审报告、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对会议的有关输出可以采取一定的形式,在公司内部进行通报或将评审报告发至相关部门。每次管理评审会议的输出应作为下一次评审的输入。 4.6.3制造技术课应根据《改进控制程序》的要求,对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进行后续跟踪验证。 4..7评审结果如果引起文件的更改,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5.质量记录 管理评审计划 TJ/ZB-25003-2010 管理评审记录 TJ/ZJ-26004-2010 管理评审报告 TJ/ZB-25004-2010 跟踪检查报告 TJ/ZB-25005-2010 纠正措施要求表 TJ/ZJ-26078-2010 年底预防措施实施情况汇总表 TJ/ZJ-26079-2010 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TJ/ZC-7.2-2010 第1版 共44页 修改号:01 第24页
品管文件 - 图文
2025-08-09
品管文件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