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下教案(6)

2025-10-23

涪江路小学语文教案

2.发现了什么?第二句话好在哪里? 3.你能仿照例子说一组这样的句子吗? 日积月累 读读认认:

1.学生自渎,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抽生读、同桌互对、师声互对、齐读。

3.拓展:列举一些自己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反义词。 读读背背: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句,读准字音。 2.采取多种形式读古诗句。 3.采取多种形式背古诗句。 展示台:

安排学生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主题,就其所获得的综合性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和展示。可以采取制作保护环境的标语牌、保护环境的建议书、保护环境的手抄报等形式,可以单独制作,也可以多人一起制作。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

9 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

教师:蒋玲 26

涪江路小学语文教案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懂得两则寓言所蕴涵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课前准备:

教师:挂图,生字词卡片。 学生:收集寓言。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东西丢了你会怎么办?(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看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齐读课题。解题(结合预习):“亡”是什么意思?“牢”又指什么? 二、感知全文

自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

(1)过渡:羊为什么少了一只?是怎样丢的?

(2)理解“窟窿”“羊圈”的意思。(此二词虽简单,但学生的经验积累和生活状况让他们还不能比较准确的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故需引导孩子观察、感受。)

(3)想一想,说一说养羊人此时的心情。(可表演) 2.第二、三、四自然段。

(1)那个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2)你认为这个人的做法对不对?你打算怎样劝他?

(小组表演,教师要借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那个人听劝告了吗?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品味两个“又”字。) 3.第五自然段。

(1)看到羊又丢了,养羊人的心情又如何?他现在是怎样做的?读一读,勾一

教师:蒋玲 27

涪江路小学语文教案

勾。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提示寓意,拓展思维

1.讨论从养羊人的经历中,你吸取了什么经验?(引导学生说出寓意。) 2.你认为这个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说出理由?(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 五、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提示:“窿”字不要丢一横,“叼”字最后一笔是提。 六、作业

把《亡羊补牢》这个寓言讲给父母听。 附: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邻居 养羊人 满不在乎 (规劝 )→ 修

后悔极了

教学后记:学生从读懂寓言内容到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的思路较清晰,对课文的

阅读理解得到提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从家里到学校,一般情况下,你愿意多走路还是少走路?是的!我们一般都不愿意多走路浪费时间,但有一个人明明该往南走,他却偏偏要往北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是太聪明了吗?咱们现在就去看一看! 二、感知大意

1.自读《南辕北辙》这则寓言,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做上符号。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解决问题。重点词语:提醒、把式、盘缠。 三、熟读自悟

1.采用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取知识,从而抛弃教师烦琐的讲解。)

教师:蒋玲 28

涪江路小学语文教案

2.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要到楚国去的那个人取个名字,并说明理由。

3.(学生说理由实际就是在评价此人)这给人真的很笨吗?他是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他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解析课文) 朋友 楚国人(学生取的名字) 在南边 马跑得快 越远 车夫是个好把式 哪一天才能到 盘缠多 ???? (板书)

4.假如你是这个楚国人的朋友你会劝他吗?怎样劝?同桌、小组表演。 5.这个人到底能不能到楚国?说说自己的理由。(相机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6.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点什么呢? 四、总结寓意

讨论:这个人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 五、学习生字

重点提示:“街”可同“衔”对比;“缠”字别忘一点。 六、拓展

交流大家收集的寓言故事。

七、作业:1、搜集有关寓言的故事。

2、小练笔写写对去楚国的人劝告的话。 板书设计:

目标:在南方

南辕北辙 永远到不了目的地 办法:向北走

教学后记:课文内容简单,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人

物的形象,体会人物语气的写法,以促进想象能力、语言感受能力的提高。

教师:蒋玲 29

涪江路小学语文教案

10 、惊弓之鸟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能手”“本事”等词语的意思。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和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即更羸说的话。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说一说有关鸟的成语。(如:一石二鸟)

2.根据自己在预习中的理解,谈谈惊弓之鸟的意思。(学情估计:整个成语的意思学生可能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教师重在引导,比喻意义无须学生此时说出。)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学法:自学、讨论交流。 方式:小组学习。 出示自学思考题

1.读课文,读准音,把语句读通顺,同时标出自然段。 2.采用查字典、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新词的意思。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全班交流自学情况

1.(本班学生在拼音上有些问题)认读生字,主要是“弦”“惨”二字。 2.谈谈自己理解了哪些新词的意思。

教师:蒋玲 30


人教版语文三下教案(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山东省曲阜师大附中2024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科数学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