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江路小学语文教案
3、荷 花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满池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几句话。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满池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理解“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真了不起”等语句。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荷塘图,说一说你所看到的景色。 2、我们来看看叶圣陶爷爷是怎么写荷花的。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 (2)指名读,正音
(3)说一说自己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莲蓬:图示理解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3、指名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初步读出感情。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多读几遍,要求读出你所能体会到的美来。 2、自由读 3、指名读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教学后记:课文描述生动、逼真,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对课文词语易理解。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1、自由读课文,想象荷花的样子。认真朗读课文,通过你的朗读把荷花的美读出来。
2、指名读课文,你觉得怎么读能表现出荷花的美就怎么读,读后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其他同学听说说你从他们的朗读中觉得荷花美吗?为什么? 3、把你觉得最好看的一种记在自己的脑海里。说给同学们听听。 4、指名说
5、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样子的荷花,描述一下。
教师:蒋玲 6
涪江路小学语文教案
6、老师这儿有一些荷花图,看图仿照书上的句子说说它们的姿势。 7、看了这么多荷花你想说什么?你有什么感觉? 二、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溶入自然的感觉。 1、引读课文
看着这么多的荷花,大家都觉得陶醉了。觉得自己仿佛就是—— 2、说说看小鱼、蜻蜓会告诉我什么?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3、看图,体会这种感觉。 4、说说自己看后的感觉。 四、指导背诵
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看谁读得最好。 2、你能把它背出来吗?看课件背诵。 3、指名背诵。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种花。 板书:
闻到——清香 叶:多 绿 大 圆 荷花 看到 活的画 花:才开 全开 将开 想到——“我”仿佛成了荷花,翩翩起舞
教学后记:1、学生朗读流利、学会品读优美的词句。 2、学生易把“挨”的第一声读成第四声。
教师:蒋玲 7
荷花又香又美人花共舞池间 涪江路小学语文教案
4、珍珠泉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并在读中欣赏、感悟珍珠泉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背诵指定段落。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珍珠泉的美景。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四、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以“珍珠泉何以为珍珠”为探索主线,力求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实践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热情参与,积极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走进文中情景,自主地去探寻美、体验美和交流美,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以问促读
1.在黑板上写“泉”:同学们,这是什么字?它是什么意思? 教师:对,“泉”是指“从地下流出的水”。 2.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写这个字吗?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描写了清澈的泉水,谁来读读有关句子。
3.课题中还有两个字:珍珠(教师板书)。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谁见过珍珠?来介绍介绍。 二、以疑促读
1.请同学们再次根据阅读提示,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要求:要读出问题来,然后尝试利用查字典等方法解决问题,在自己体会最深和感觉还有问题的地方做上记号。
2.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简单问题立刻互相解决,遇到稍难的问题可保留。 三、以赛促读
1.珍珠通常晶莹剔透,历来为人们所爱。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为什么课题中要加上“珍珠”一词呢?下面请大家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在作者家乡的村里,那一眼清泉叫“珍珠泉”?思考以后在小组比赛朗读交流。
2.全班朗读交流,估计学生从以下方面找到理由,教师相机引导:(1)泉水青绿,如晶莹的珍珠。(2)水泡闪亮,如彩色的珍珠。 四、以评促读
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水泡给人怎样的感觉?从哪里感觉它像珍珠?学生有感情朗读,特别是“水泡闪亮闪亮的等句子。再读,你还喜欢哪些对水泡的描写,为什么?请学生来读一读,然后互评。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可能还喜欢水泡的有趣。特别注意以下地方——嘟噜——嘟噜,扑哧一笑,还有第五自然段的三个问句,都要体现“有趣”。
(2)泉水晃荡,泼洒一路珍珠。多么富有情趣,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评一评。
教师:蒋玲 8
涪江路小学语文教案
(3)你最喜欢什么样的珍珠?把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评一评。 五、以品促读 1.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流露在字里行间,你还能从什么地方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吗?如果学生回答有难度,让学生通过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从读中品味、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2.课文中采用了多种方法描写景物特点。出示例句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这些句子是怎样描写景物特点的,学生互相读、交流、评价。 3.其实,老师这儿还有一篇类似的文章叫《趵突泉》,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与这篇文章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相似点。 六、以用促读
1.用赞美的语气感情朗读全文。
2.摘录喜欢的词句,背诵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4﹡、珍珠泉
位置 清、绿、深 叙 ↓ 美丽
述 特点 水泡色彩斑斓
顺 ↓ 有趣:冒水泡
序 喜爱 之情
教学后记:学生根据阅读思路,把握阅读要求领略课文的含义,但在学习中对“交
错”这个词不大理解。
语 文 园 地 一
教学目标:
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教师:蒋玲 9
涪江路小学语文教案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课前准备:
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篇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五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我门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
二、明确说与听的要求:
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如有小朋友提问,应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 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三、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提问。 五、布置在生活中的交际。
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
第二、三课时 习作
--、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 二、自主习作
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全班习作的情况。 第四课时 修改习作
一、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
可选2—4篇各具特点的习作,扣写得比铰清楚的,想象较丰富的,并加上传说的,或者存在带有共性的缺点。
评价标谁:语言是否通顺明白、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否有自己的想象 二、修改习作
三、老师范读优秀习作。 四、宽带网
1、自读教材中的导语。
教师:蒋玲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