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硬件电路的设计
使用安全可靠等特点,使输出电压更稳定,一般在稳压器的输入端接入0.33μF的电容,用来抵消输入端接线较长产生的电感效应,防止产生振荡。在输出端接入0.1μF的电容,是为了在负载电流瞬时增减时,不致引起输出电压有较大的波动。
3U~4J4321CON3PKB05AC22016T1579VD12BRIDGE1+C152000μFC160.33μF11VinGND27805C17104GND+5V3
图3-18 5V电源电路
28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系统分析与测试
4. 系统分析与测试
研制阶段对各个硬件模块电路和软件模块进行了初步调试和模拟实验,也对各个硬、软件模块之间连接后进行了初步调试和模拟实验.样机装配完后,必须进行联机实验,来发现样机中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还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验室和现场的交替联机调试和实验,解决存在的问题,使系统在实际环境中运行稳定,测量数据可靠.
4.1 系统分析
往往在一个系统设计完成后需要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分析它的优缺点.可能还会存在一些问题,尽管在设计的时候从很多方面、角度去考虑过.经过分析看看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如何去改进.
本文设计的是基于非接触式IC卡停车计时收费管理系统,经过分析也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首先,对硬件系统的设计可能在芯片的选择上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从考虑开发成本上也许还有更好的选择,而且也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
其次,在实现功能上还有不足之处,用户信息没有和IC卡绑定,因此拿着IC卡开出别人的车也管理中心也不知道,这就涉及到安全问题,而且用户没有按照对应序号停车,现在要查询自己的车所停位子,也无法通过系统查询到,只能用户自己去找.
但是,该系统采取的这种设计方案也有它的长处所在,它是利用非接触式IC卡技术,操作起来方便快捷,而且不用人工去计算停车费用,用单片机去控制计时收费问题.大大减轻人力劳动.
对于以上不足问题也可以这样改进,由于时间问题对于芯片的最佳选择在这里就不再去研究了,但是涉及的安全问题以及停车位的查询是可以实现的,可以采用摄像的方法摄下汽车车牌号码,送单片机处理,不过这样就加大硬件设计成本,还可以通过键盘将信息输入到单片机中处理,只不过 软件的设计要求更加严格.
4.2 系统测试
系统设计完成后,进入印制板制作、器件焊接及软件编程阶段。在印制板设计时,要仔细考虑印制板的面积、布局及连线长度,以减小对信号的延时和抗干扰。对加工好的印制板还要进行仔细的检查,最后将器件、插座及元件等逐一焊接在印
29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系统分析与测试
制板上。
在电路板焊接以前,我们必须要把所有的芯片,其它原器件进行检测,这是硬件调试的第一个步骤,这个步骤是不可却少的,一但把这个环节忽视了,在后面的调试中将有可能会遇到更为麻烦与复杂的问题。如果芯片的某个引脚坏了但又未对其进行过检测,一但把元器件都焊接在电路板上后,它将对整个电路板造成影响,要更换新的芯片也是难上加难。所以对元器件的调试决不可掉以轻心。
将要调试的芯片接好高低电平,用万用表分别测试个引脚的电平输出,看其是否跟理论上的电平输出一致,某些芯片需要控制信号的,在调试的时候是必须把那些控制信号都得接上。
将印制电路板制作好了,就把元器件焊接好,在焊接时应注意元件引脚的顺序,焊接好后,接通电源,用万用表检测线路是否接通,当发现线路的断裂,用焊锡将断裂处接好。并特别注意线路中的高低电平是否正常,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硬件制作的成功。
30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结论
结 论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非接触式IC卡停车计时收费管理系统,具有操作简单,运用快捷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根据课题的基本要求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构成,以及如何实现这些功能拟定出了系统设计方案。
系统的设计是采用非接触式IC卡技术来完成,因此从中我们学习到非接触式IC卡在系统中的应用,它的功能特性,工作原理,以及与读写模块之间的基本工作原理,但是,任何系统的组成单片机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该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是:在选择了单片机的基础上,采用DS1302定时器提供准确的计时功能,为停车计时实现合理收费。AT24C256存储结算信息,ZLG500读写器对IC进行读写操作,ZLG7289构成4X4键盘实现查询功能,通过RS-232与上位机通信,并将信息送到LCD显示,从而达到设计的基本要求。
虽然本次设计基本完成课题的要求,但是仍存在一些漏洞.我们设计的是便携式停车计时收费器,因此系统操作起来应该简单、方便、快捷尤为重要。就其设计的不足之处来讲,该系统是没有对车牌号进行检测,设计的时候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例如,假设来了一辆车,给车主一张IC卡后,如果将车主的车牌号写入系统中,实现车子与IC卡的绑定,对车牌号的检测就不是问题了。但是这样做并不是很实际,因为将车牌号输入到系统中需要时间,而且用户需要等输完车牌号后才能进去停车,有些用户就会觉得很麻烦,并且输入车牌号不仅需要输入数字,还有汉字和字母,因此这样做加大了对软件设计的难度。我们在设计时对IC卡进行编号并与停车位对应起来,也就是说用户停车的时候根据IC卡的编号将车子停到对应的停车位,这样一来,用户取车子根据IC卡上的编号也是比较容易找到的,也就相当于卡与车子绑定了一样.但是毕竟不是绑定,在实际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的,比如几个朋友在一起玩,但是他们的车子不是同一时间停的,取车的时候拿错了卡,这是就不能检测出该错误,虽然说对系统没什么损害,但是这就是个漏洞问题。由于时间紧迫,设计的比较仓促,没有设计其他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目前我国私家车刚刚进入普及阶段,该系统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并且系统是在实际考察和实验基础上开发的, 对现有停车场只需进行简单的改造, 就可实现智能化管理,进一步推广使用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文的创新点:(1) 提出自动计时收费停车的实现方案;(2) 采用SPI 接口和I2C 总线接口的器件, 充分的利用了单片机有限的端口。
31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致谢
致 谢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学习和工作,在朱兆优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我终于完成了<<便携式停车计时收费器>>论文的设计。从课题选择、方案论证到具体设计,每一步对我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尝试和挑战,这是我在大学期间独立完成的最大的项目。记得在刚接到这个课题时,感到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于是我给自己提出了第一个问题:设计一个停车计时收费器需要什么具体的专业知识?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了独立地学习和实验: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上网去了解最新动向、问身边的同学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渐渐头脑中的概念清晰了起来。
常言道: “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为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的确如此, 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我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新的问题,然后去论证、推翻,一步一步走下去。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我这篇稚嫩的设计日臻完善。每一次改进我都收益匪浅。虽然我的设计作品不是很成熟,即使借鉴前人的很多资料仍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心里有一种莫大的幸福感,因为我实实在在地走过了一个完整的设计所应该走的每一个过程.黑格尔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展的艰苦工作,并长期埋头沉浸于其中的任务,方可望有所成就。”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回首四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几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爱与呵护。学友情深,情同兄妹。四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欢声笑语,给我留下了最值得珍藏的美好的记忆。在我的十几年求学历程里,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辛勤的劳作,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抚养与培育。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朱兆优老师。是他在我毕业的最后关头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与鼓励,使我能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朱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此外,更要感谢全体学院的老师们,是他们这些年来无私的知识灌溉,使得我能有效的完成此次设计,在此对所有的教过我的老师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老师——辛苦了!!
32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张齐,杜群贵.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技术- - - - 基于C 语言编程[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2]MF1 IC S50 Function Specification [M]. http://www.philips.com, 2001. [3]李宏, 张家田. 液晶显示器件应用技术[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4]张文. 自动售货机IC 卡收费模块的设计与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6,2- 2:201- 203。 [5]王卓人,邓普均,刘宗样《1C卡技术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6]Klaus Finkenzeller著陈大才译《射频识别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7]ReinholdL udwing& P avelBrt chk。著王子宇,张肇仪,徐承和等译《射 频 电 路设计— 理论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8]张寅刚.用单片机实现通用存贮器1C卡的读写电子工程师,2001年,第6期 , 3 -6 [9]张世德.一种基于单片机系统的无线通讯方式微计算机信息,2002年,第18卷, 第 1 期,32-33
[10]黄建国.PC机与单片机多机实时通信的设计与实现电子工程师,2001年,第7期,24-26 [11]周立,卢世魁.几种实用的单片机抗干扰和掉电保护电路煤矿自动化,2001年,第4期,48-49 [12]杜耀华,李治斌.基于单片机的逻辑加密1C卡读写器的设计电子工程师,2002年,第2期,9-11
[13]Fukumizu Y.Ohno S A design transponder IC for highly collision resistive RFID systems ,2004
[14]何立民.单片机应用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5 [15]周航慈.单片机程序设计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2年 [16]沈宇超,沈树群.射频识别技术及其发展现状.电子技术应用,1999(1):4~5旅 [17]韩雅鸣.停车收费管理系统研究及发展现状.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199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