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脚手架工程技术、安全管理和设计计算x(2)

2025-07-19

(12)纵向扫地杆 (13)横向扫地杆 (14)封口杆 (15)连墙件 (16)扣件 (17)直角扣件 (18)旋转扣件 (19)对接扣件 (20)底座 (21)固定底座 (22)可调底座 (23)垫板 (24)垫木 (25)脚手板

沿脚手架纵向设置的扫地杆; 沿脚手架横向设置的扫地杆; 连接首步门架两侧立柱的横向扫地杆; 连接脚手架和墙体结构的构件; 采用螺栓紧固的扣接件; 用于垂直交叉杆件连接的扣件; 用于平行或斜交杆件连接的扣件; 用于杆件对接连接的扣件; 设于立杆底部的垫座; 不能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 能够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 设于底座之下的支垫板; 设于底座之下的支垫方木; 用于构造作业层架面的板材;

(26)挂扣式定型钢脚手板 两端设有挂扣支搭构造的定型钢脚手板; (27)门架 (28)同列门架 (29)同排门架 (30)门架立柱 (31)交叉支撑 (32)水平架(平行架) (33)托座

门式钢管脚手架的门形构件; 平面中线重合、前后平行的一列门架; 平面水平投影线重合、左右相邻的一排门架; 门架两侧的主立杆;

连接相邻门架的竖向定型剪刀撑;

水平挂扣于相邻门架横梁之间的框式构件; 插于立杆或门架立柱顶部的、用于支承模板的撑托件;

(34)固定托座 (35)可调托座 (36)平托撑 (37)脚轮 3.几何参数 (1)步距

上下平杆之间的距离或门架的设置高度; 不能调整支托高度的托座; 能够调节支托高度的托座; 用于水平支顶的托撑; 装于脚手架底部的行走轮。

(2)立杆间距 (3)立杆纵距 (4)立杆横距

相邻立杆之间的轴线距离; 脚手架立杆的纵向间距;

脚手架立杆的横向间距(单排脚手架为立杆轴线至墙面的距离);

(5)门架间距 (6)门架架距 (7)脚手架高度 (8)脚手架长度 (9)脚手架宽度 (10)连墙点竖距 (11)连墙点横距 4.其他

(1)基本构架结构

同排相邻门架毗邻立柱之间的轴线距离; 同列相邻门架同侧立柱之间的轴线距离; 自立杆底座下皮至架顶平杆上皮的垂直距离; 脚手架纵向两端立杆外皮之间的水平距离; 脚手架横向两端立杆外皮之间的水平距离; 上下相邻连墙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左右相邻连墙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脚手架承受竖向荷载作用的构架结构部分(不包括脚手板);

(2)作业层 (3)立网 (4)平网 (5)首层网 (6)随层网 (7)层间网 (g)节点 (9)主节点 (10)恒荷载 (11)施工荷载

上人作业的脚手架铺板层; 竖向设置的安全网; 水平设置的安全网; 在底层设置的平网;

紧靠施工作业层设置的平网; 沿高度按规定竖向间距设置的平网; 脚手架杆件的交汇点;

立杆、纵向平杆和横向平杆的三杆交汇点; 脚手架构架、脚手板、防护设施等的自重; 作业层架面上人员、器具和材料的重量。

注:以上术语的说明,仅为正确理解术语之用。

5-1-1-3 脚手架工程的技术要求

1,脚手架产品或材料的技术要求

(1)杆配件、连接件材料和加工的质量要求;

(2)构架方式和节点构造;

(3)杆配件、连接件的工作性能和承载能力; (4)搭设、拆除的程序,操作要求和安全要求; (5)检查验收标准和使用中的维护要求; (6)应用范围和对不同应用要求的适应能力; (7)运输、储存和保养要求。 2.脚手架工程的技术要求 (1)满足使用要求的构架设计;

(2)特殊部位的技术处理和安全保证措施(加强构造、拉结措施等); (3)整架、局部构架、杆配件和节点承载能力的验算; (4)连墙件和其他支撑、约束措施的设置及其验算; (5)安全防、围护措施的设置要求及其保证措施; (6)地基、基础和其他支承物的设计与验算;

(7)荷载、天然因素等自然条件变化时的安全保障措施。 3.脚手架构架的组成部分和基本要求

不同的脚手架系列均有其自身的构架特点、使用性能和应用方面的限制;不同的建筑工程对脚手架的设置要求也有其共同性和差异性。因此,在解决施工脚手架的设置问题时,必须从满足施工需要和确保安全的要求出发,综合考虑各种条件和因素,解决实际存在的各种问题。

脚手架的构架由构架基本结构、整体稳定和抗侧力杆件、连墙件和卸载装置、作业层设施、其他安全防护设施等五部分组成。其基本要求分别叙述如下:

(1)构架基本结构

脚手架构架的基本结构为直接承受和传递脚手架垂直荷载作用的构架部分。在多数情况下,构架基本结构由基本结构单元组合而成。

1)基本结构单元的类型

基本结构单元为构成脚手架基本结构的最小组成部分,由可以承受或传递荷载作用的杆件组成,包括毗邻基本结构单元的共用杆件。

基本结构单元大致有8种类型,见表5-1。

脚手架基本结构单元 表5-1

注:1.单向组合:沿一个方向扩展;双向组合:沿高度和宽度(或长度)两个方向扩展;

三向组合:沿高度、宽度和长度三个方向扩展。

2.整体作用:与毗邻单元杆件共用,形成整体承受荷载作用;并列作用:以直立式片式构架承受垂直荷载作用,其间连系杆则主要起连系、约束和分配荷载作用。

2)基本结构单元的构造和承载特点

①全部为刚性杆件,没有柔性杆件,且杆件的长细比不能过大,以使其受稳定性和变形控制的承载性能得到保证。

②主要承受和传递垂直(竖向)荷载作用。

③节点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抗弯能力,即节点为刚性或半刚性,但在计算时则按最不利的情况考虑。

3)基本结构单元组合的特点和要求 ①组合形式:

单向组合——基本结构单元沿一个方向组合,构成“单条式”架、组合柱或塔架。

双向组合——基本结构单元沿两个方向组合、构成“板(片)式”架,例如单排和双排脚手架。

三向组合——基本结构单元沿三个方向组合,构成“块式”架,例如满堂脚手架。

②组合的承载特点:

整体作用组合——基本结构单元组成一个整体结构,毗连基本结构单元的杆件共用,没有不是基本结构单元杆件的连系杆件,通常的多立杆式脚手架都属于这种情况。

并联作用组合——为平行的平面结构的组合。基本结构单元之间的连系杆件只起一定的约束作用,而不直接承受和传递垂直荷载作用。像门式钢管脚手架(在门架之间仅设有交叉支撑)就属于这种情况。

混合作用组合——既有整体作用,也有并联作用的组合。 4)对构架基本结构的一般要求

①杆部件的质量和允许缺陷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②节点构造尺寸和承载能力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规定; ③具有稳定的结构;


5-1 脚手架工程技术、安全管理和设计计算x(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电子制作综合实习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