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马动力创新园F-1地块6.1期 施工组织设计
2.3.1基础结构施工工序:
旋挖桩基础部分:施工准备→埋设钻孔护筒→钻孔→成孔检测→清孔→安放钢筋笼→安放导管→浇筑混凝土→后注浆→桩基检测。
独立基础部分:施工准备→测量放线→砼垫层施工→测量放线→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基础砼浇筑→拆模→养护→回填土。
2.3.2主体部分结构施工工序:
主体结构框架部分:分中弹线→搭支模架、柱筋绑扎→柱支模→柱浇混凝土至梁底→装梁底模、扎梁筋→装梁侧模及板底模→扎板底筋→水电预留、预埋→扎板面筋→清理及湿润模板→浇梁板混凝土→养护。
填充墙部分:测量放线→砌填充墙→预留门窗洞口→安装门窗过梁。
机电安装等专业预留预埋与主体施工同步进行。
装饰工程阶段的施工顺序为:室内抹灰、门窗安装、地面施工,墙面涂料(从上至下)施工、玻璃幕墙或涂料饰面(从上至下),安装工程紧密跟进。装饰阶段,施工与安装工程交叉,直至同步进行,协调各工种有条不紊在作业区内开展工作,圆满完成各项施工目标。
2.4安装施工部署
安装工程主要施工班组有管道班组、电气班组;每个专业班组分设相应施工小组。各自负责整个工程给排水管道及电气施
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 31 页 共计 166 页
新马动力创新园F-1地块6.1期 施工组织设计
工。
总的施工顺序是:以土建的施工顺序为总的顺序,先下后上,配合土建及装饰交叉作业,同步施工。
本安装工程共分五个阶段施工,即施工准备阶段、配合预留预埋阶段、穿插安装阶段、安装阶段和交工验收阶段。
3.主要施工方法的选择 3.1钢筋工程
3.1.1钢筋加工:由各区钢筋专业施工员根据施工图纸编制钢筋下料表,各区钢筋专业施工队根据料表加工。钢筋采取集中加工,在场内进行。加工后对构件进行挂牌标识,严格实行领料制度。
3.1.2钢筋运输:场内钢筋垂直运输采用塔吊吊运至操作层绑扎。
3.1.3钢筋连接:梁板水平筋直径。直径14以内采用绑扎接长,直径16-25采用闪光对焊或搭接焊连接。竖向钢筋连接:直径14以内采用搭接接长,直径16-25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
3.2模板工程
3.2.1现场设模板加工棚三座,模板加工后采用塔吊吊运至施工点施工。
3.2.2本工程的所有模板采用15厚木胶合板模板,木枋采用60×80mm杉木枋。
3.3砼工程
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 32 页 共计 166 页
新马动力创新园F-1地块6.1期 施工组织设计
全部采用商品砼,基础及主体都采用天泵进行输送,基础垫层及柱子采用塔吊吊运浇捣。
3.4脚手架
本工程外架均采用落地式脚手架,模板支撑采用钢管扣件式满堂脚手架,室内装饰工程采用门式脚手架。
4.劳动力部署
本工程施工将实行作业队伍专业化,主要有钢筋专业施工队、模板专业施工队、砼专业施工队、脚手架专业施工队、防水专业施工队、装饰专业施工队伍和水、电等专业安装施工队伍。各施工队班组及人员数量见劳动力计划安排。
5.材料部署
工程开工前由项目经理部提出材料总需用计划,每周日根据工程进度计划提出该周材料需用计划报物资设备部进行材料采购,材料进场应在施工前完成。雨、夏及冬季来临前,应提前储备好影响施工的各种材料。
6.设备部署
6.1基础土方施工机械
基础土方开挖采用2台小型反铲挖土机进行开挖,配合人工清基,自卸汽车运输土方出场。基础土方回填采用打夯机进行夯实。
6.2砼设备与运输
本工程砼采用商品砼,采用砼运输车运送至现场,天泵泵送混凝土。
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 33 页 共计 166 页
新马动力创新园F-1地块6.1期 施工组织设计
6.3垂直、水平运输机械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垂直、水平运输选择6台塔吊,22台双笼物料提升机确保砌体和装饰阶段材料垂直运输。
6.4钢筋机械
钢筋采取集中加工,现场设三个钢筋加工棚,配臵加工机械2套。钢筋加工棚旁各附设钢筋原材料堆场和成品堆场各一个,钢筋加工后采塔吊调运至施工点绑扎。
6.5木工机械
现场设三个木加工棚。 6.6砂浆拌和机械
本工程砂浆采用6台砂浆搅拌机进行拌制,采用物料提升机运输。
7.现场部署
7.1办公区设施及生活区设施:
本工程项目部办公室、生活区及停车坪搭建在园区内D道路以南,株洲大道以北,G地块(7期)场地内。
7.2现场附属设施:
本工程现场在B道路及D道路各设一个出入口,园区C道路与新马西路交汇处主入口处设洗车槽一个;现场设有1个配电房。
7.3现场设临时施工道路路面采用混凝土硬化。
7.4临时用水从现场业主指定总水源引入,采用DN100管径热镀锌钢管沿现场周边暗敷。
7.5现场临时用电从业主指定电源引入点接入配电房,现场
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 34 页 共计 166 页
新马动力创新园F-1地块6.1期 施工组织设计
采用电缆从配电房引出后沿道路边或围墙旁电缆沟敷设,楼内向上沿井道壁设固定卡敷设,楼层内采取架空方式。
8.施工准备 8.1技术准备 8.1.1图纸审核
收到业主发放的施工图纸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图纸自审和会审,收集各项技术资料,建立健全项目部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
8.1.2桩点交接及复测
会同设计、监理单位现场进行测量控制桩点交接,桩点复核无误后据以布设地表平面控制网,控制网按《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施测,并将《控制网测量成果书》报监理,经监理工程师签认。
8.1.3编制实施性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
根据施工图纸、施工规范以及现场实际情况,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编制开工报告、实施性施工方案和相关技术交底工作,并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批准实施。
8.1.4原始资料调查分析
8.1.4.1自然条件调查分析:了解现场地形、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地上地下障碍物、交通状况。
8.1.4.2技术经济条件调查分析:周边地区生产企业、资源、交通运输、水电及能源、主要设备材料和特殊物资,以及其生产能力的调查。
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 35 页 共计 16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