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载试验
1.加载目的
(1)检验移动模架主梁的实际抗弯能力。 (2)消除移动模架的非弹性变形。
(3)实测支点处的沉降值,以推算出砂筒的沉降值。
(4)实测跨中的挠度值,与理论计算跨中挠度值对比,验证理论计算值准确性,为箱梁浇注预拱度设置提供经验数据。
2.加载方法
YZ40/1500型移动模架结构简单,受力明确,无需采用等荷加载试压,根据加载试验的目的,可直接采用分级跨中等弯矩加载试压法,即在主梁跨中分级加载,分级荷载分别为:90t、150t、250t、300t,分级最大荷载在主梁跨中产生的弯矩同首跨箱梁荷载在主梁跨中产生的弯矩相同,以验证移动模架主梁的实际抗弯能力。每级荷载加载完毕后对主梁和精轧螺纹钢吊杆进行详细检查,并在40m跨径内1/4、1/2和3/4点跟踪测量标高变化,分析挠度有无异常。加载试验的压重块采用混凝土试块、万能杆件、型钢、钢筋等等(具体采用何种压重块可根据工地具体情况确定)。分级加载的重量根据50t吊车的指示盘指示进行累加,或由压重块体积、密度相互关系进行换算累加。加载分配梁采用36号槽钢组焊而成,加载吊杆采用φ32精轧螺纹钢,承重构件采用4片贝雷架组合梁,详细加载方法见下图4,观测结果见表1。
6
跨中心线 墩身 支撑托架 精轧螺纹钢吊杆 重物 贝雷架 图4 加载试验图 表1 加载试验荷载挠度对应表(单位:mm)
荷载 实测挠度 90t 理论挠度 扣除非弹性变形后挠度 实测挠度 150t 理论挠度 扣除非弹性变形后挠度 实测挠度 250t 理论挠度 扣除非弹性变形后挠度 实测挠度 300t 理论挠度 扣除非弹性变形后挠度 0(卸载)
3.预拱值设置
根据加载试验,扣除支点处砂筒的沉降值和主梁的非弹性变形值,YZ40/1500型模架
7
1/4跨 -57.0 -12.7 -6.0 -84.3 -21.0 -23.3 -87.7 -35.2 -36.7 -94.6 -42.0 -43.6 -47.4 +3.6 -51.0 跨中 -102.9 -18.4 -10.4 -121.2 -30.0 -28.7 -143.0 -51.2 -50.5 -153.0 -61.2 -60.5 -88.3 +4.2 -92.5 3/4跨 -61.2 -12.7 -8.2 -72.4 -21.0 -19.4 -88.4 -35.2 -35.4 -96.1 -42.0 -43.1 -49.4 +3.6 -53.0 结论 第一级加载时非弹性已基本消除,表中扣除非弹性变形后挠度=实测挠度-卸载后实测非弹性变形 实测挠度 理论挠度 实测非弹性变形 主梁在跨中产生的挠度同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预拱值的设置应综合考虑砂筒的沉降和主梁的下挠值,即:支点处和跨中均需预拱值设置,用以克服砂筒的沉降值和跨中的挠度值。跨中的预拱值按理论计算扣除预应力反拱值(设计单位提供),按二次抛物线进行分布设置,通过在横梁下垫置钢板块抬高横梁来实现;支点处直接提高砂筒高度来实现预拱值设置。 (五)工艺流程
图5 施工工艺流程图 混凝土养生、灌浆、封锚 模架卸载、移动就位 预应力张拉 混凝土养生、待强 进入下一循环施工 安装调试内模 底、侧板钢筋及底、侧板预应力检查 安装底、侧板钢筋及底、侧板预应力 安装调试底模、侧模 移动模架的安装就位或移动就位 安装顶板钢筋及顶、侧板预应力 顶板钢筋、预应力检查 混凝土浇注 8
(六)、施工过程及要点
1.施工准备
(1)预备枕木或者预制混凝土垫块(主梁拼装时垫高主梁,便于主梁底板螺栓连接操作)。
(2)箱梁内模、外模及模板支架的设计及加工。 (3)培训移动模架操作人员。 (4)50t履带吊进场。 (5)移动模架器材进场。
(6)在吊装主梁的墩顶预埋精轧螺纹钢锚杆。 (7)安装墩顶贝雷架,并锚固于墩顶上。 (8)主梁组拼。 (9)主梁吊装。 (10)主梁加载试验。
(11)安装横梁、底模分配梁、侧模架、底模、侧模。 (12)箱梁施工材料准备。 2.移动模架的安装 (1)主梁拼装场地的选择
YZ40/1500型移动模架跨中单节主梁约重19t,端头节段主梁重约12t,组拼时采用50t履带吊起吊主梁配合组拼,组拼的场地根据施工场地实际情况选择较开阔的场地,一般选择在起始浇注梁段旁进行组拼,若起始浇注梁段下场地条件不利于组拼,可在其它场地较好的梁段下进行拼装,主梁吊装后行走至起始浇注梁段。
(2)主梁组拼步骤 ①. 场地平整。
②. 根据吊装布置图安放混凝土垫块。
③. 安放第一节主梁,主梁位置应不妨碍吊车行走及作业。 ④. 安放第二节主梁并和第一节主梁用销子及螺栓连接成一体。
⑤. 安放第三节主梁并和第二节主梁连接成一体,以此类推直至将10节主梁全部连接成整体。
⑥. 同样方法,组拼另一侧主梁。
⑦. 对所有主梁连接位置进行检查,查看螺栓是否松动或漏上,主梁销子保险插销是否
9
卡紧等等。
(3)主梁组拼的工艺要求
YZ40/1500型移动模架主梁的连接采用φ63销子及M27B级高强螺栓,考虑到工地现有的施工条件及模架需经常拆卸的特点,主梁连接设计未考虑摩擦力,仅考虑了高强螺栓本身的抗剪力及主梁螺栓孔孔壁承压,因此对主梁的连接工艺要求并不高。但为确保主梁的连接有一定的安全储备,主梁连接工艺仍有以下几点要求:
①. 禁止采用废旧高强螺栓进行连接。
②. 高强螺栓应由制造厂按批套供货,必须有出厂质保书,在使用时必须按同批配套使用。
③. 工地安装时,应按当天实际需要的数量领取,当天领用的螺栓必须妥善保管,不得乱放。
④. 主梁栓接时应对摩擦面采用钢丝刷除锈处理,并在晴朗天气下进行栓接,以增大摩擦系数。
⑤. 螺栓的拧紧分为初拧和终拧,初拧采用普通扳手,终拧采用扭矩测力器拧紧,避免人为因素影响。
⑥. 终拧完成后,以油漆标记,防止漏拧。
⑦. 高强螺栓连接完成后,用小锤(0.3kg)敲击法对高强螺栓进行普查,以防漏拧,查验合格后,连接板缝应及时用腻子封闭,连接处用防锈油漆进行涂刷。
(4)主梁的吊装
YZ40/1500型主梁由10节梁段通过高强螺栓连接而成,其中每根主梁重160t,吊装采用墩顶预埋精轧螺纹钢锚固贝雷梁作为扁担梁,通过贝雷梁起吊主梁并临时锚固于贝雷梁上,然后利用50t履带吊分别安装支撑托架、工作台等支撑体系,支撑体系安装完成后,下放主梁落位于横移工作台,完成主梁吊装,见图6。
主梁详细安装步骤如下: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