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有效引导
景区管理者应该通过游客中心信息发布、门票背面印制注意事项、发放宣传材料、利用交通工具上的视听设备、导游宣传讲解等方式把这些要求向游客介绍。
4、强制性游客管理措施
关闭某些地域的活动场所、禁止在某些区域或某些时间段内从事某些活动;限制停留时间、限制团体规模、限制游客数量、禁止野营;禁止超出道路和游径的旅行、禁止篝火晚会、禁止带狗(或给狗系上皮带)、禁止乱扔废物、禁止游客纵容马匹啃食植物等。
5、排队区管理方法 1)设置合理的游客排队队列
我国的不同的景区根据游客流量、游客集中度、排队项目特点、排队区地形特点等采取不同的队形和接待方式,一般有单列单人型、单列多人型、多列多人型、多列单人型、主题或综合队列型等5种形式。
2)利用技术手段加快游客进入过程
游客等待时间过长必然影响游览或游乐活动时间,产生焦虑、烦躁心理。排队区管理的最高目标是减少或杜绝游客排队等待。一些大型景区率先利用高科技或独特的管理手段,如使用电子门票、设立电动快行通道等缩短游客进入时间,一些热点项目实行提前预约,以分流高峰期游客。
3)设计排队区环境
如果不能杜绝等候现象,设计良好的排队区环境可以转移游客的注意力,使他们不至于感到无聊或浪费时间。
6、游客中心概念及主要功能
游客中心又称游人中心,或访客中心,是景区游客服务与管理的重要场所。一般位于景区的入口,游客中心的有无和它提供的服务项目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游客对景区的印象。游客中心的主要职责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咨询服务,包括景区的基本情况、景点分布情况、最佳旅游路线、新近特殊景观、需要保护的动植物、当天的天气、各个景点游人数量预报、拥挤程度、食宿设施可利用情况等;二是提供游客所需要的其他服务,如导游服务,托儿服务,餐饮及零售服务等;三是接受游客投诉。我国的许多大景区的游客中心建筑极富特色,内部设备设施现代化,使用电子触摸屏、视频技术、声光电技术等高技术手段向游客提供各种信息与服务。
7、游客数量、景区容量调控技术
景区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结合,调节游客数量、调控景区容量。 从供给方面看:从长远着眼,要解决旅游者的过量问题,旅游景区应通过投资建设以新增设施、改变旅游活动方式等来实现;还可通过加大景区内温、冷点景点的开发,引导游客的流向来增大旅游景区实际容量。在景区不增加建设投入的情况下,扩大景区日容量的方法包括:延长景区开放时间,或一年中增加开放天数;在旅游高峰期开放备用旅游通道,而在需求减少时关闭备用通道;调整景点工作人员,增派工作人员到瓶颈旅游点工作;设置免票人员专用通道等。
从需求方面看,可以通过价格杠杆和市场营销两种手段来调节旅游者数量。通过价格杠杆调节游客数量主要是采取淡季低门票策略和旺季高门票策略来控制游人数量。除价格外,市场营销组合中的其它因素也可以起到调节旅游者需求的作用。旅游淡季可通过广告或与旅行社等关联企业联合促销,刺激潜在的旅游者采取旅游行动。为减少旅游者对热点旅游景区产生的压力,要减少热点景区的宣传,以分流热点景区的旅游者。
8、安全管理的措施
首先,景区管理者应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如在危险地段设立警示牌、工作人员当面提醒游客、劝止可能带来安全问题的行为等等。其次,
景区要制定完善的安全问题预防机制。安全问题预防机制包括对游乐设施和其他旅游服务设施定期地检查、制作游客安全手册(告知游客景区的一些禁令、某些活动特殊的生理和心理要求、突发事件的急救措施等等)。景区还要建立一套事故处理程序和紧急救援程序,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可按照这些程序快速开展科学的救援工作和善后处理工作;景区要设立急救中心,培训一支训练有素的救援队伍,救援人员要掌握包括疾病救护、失踪寻找、水生救护、火灾抢险、突发事件应急救护(诸如塌方、泥石流、雪崩)等各种技能。
9、物化解说系统概念
是由书面材料、标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语音等无生命设施、设备向游客提供静态的、被动的信息服务,它的形式多样,包括标牌、解说手册、导游图、语音解说、录像带、幻灯片等,其中标牌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导游图册也一直非常流行。
10、投诉的一般处理程序
景区员工接到游客投诉后,一般应按下面的程序处理:首先,接待游客并表示歉意;其次,要认真倾听,一般不打断对方的话语;然后,根据投诉内容,按\合理而可能的原则”进行处理,并告知处理过程与结果;最后,对游客的投诉表示感谢。
第四次 [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 生态停车场 2 景区服务质量 二、简答
1、简述安全管理的措施 2、简述投诉的一般处理程序
3、简述旅游资源衰败的原因。 4、简述溶洞旅游资源管理措施。 5、简述景区自然生态环境管理的措施。
21、社区参与景区经营管理活动有哪些主要形式?
6、简述景区的设施管理的主要内容。27、景区产品质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7、2003版《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三、论述题
1、你认为景区应该如何提高服务质量? 2、试论述旅游景区如何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参考答案:
1、景区自然生态环境含义
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由大气、水体、土地、生物及地质、地貌等组成的综合体。是一种起承载作用的外在环境或基础环境。
2、景区自然生态环境管理的措施
景区应遵循\区内旅游,区外服务”的原则,尽可能把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在自然景区之外,保护完整的自然景观,使植被、水体、土壤免受大规模的破坏;合理规划旅游路线和各种线性设施建设,如游道、索道、电线网等,避免穿越生态敏感区;在动植物繁殖季节,考虑关闭临近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旅游区;引导游客树立生态意识;设立环保教育中心或者在景区内设置提示标志,提醒游客不要随意践踏、采摘植物,避免惊扰野生动物,不能闯入未经许可的生态敏感区,避免发生火灾;开辟方便的休息点及观景点,控制游客数量,设计合理的道路宽度;充分考虑当地自然、人文状况,确定旅游生态环境容量,并以各种方式解决旅游超载的问题,如利用资源的空间异质性分散游客流量,在高峰期实行限额控制等;生态敏感区
域要严格控制,严禁游人闯入;开发地带性物种资源,利用乡土植物恢复植被,或进行自然景区的周边绿化;改烧低硫煤、油、气和电,改善燃料结构,同时安装脱硫装置,将景区的大气污染降到最低程度;运用技术手段处理污染物。
3、旅游资源衰败的原因
旅游资源衰败的原因可以归为自然破坏和人为损毁两个方面。由于自然界的寒暑变化、风吹雨淋、流水侵蚀,天长日久会造成旅游资源的自然风化,鸟粪如鸽粪会对建筑物或塑像起化学分解作用。旅游景区内社区的工农业生产如采石、开垦耕地会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旅游者的呼出的水汽、触摸、踩踏、乱刻乱画等也会加速旅游资源的衰败。
4、溶洞旅游资源管理措施
要使各种人工设施不至于影响溶洞的原始自然风貌:进行灯光装饰时,只能见灯光,不能见光源和电线;设置防护网或专人看护,防止触摸、攀爬等行为的破坏。
5、民族风情、民俗传统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开发中要避免舞台化和商品化;让景区内的民族了解自己的发展史,提高民族责任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觉保护自己的民族特色与传统文化;让景区内的少数民族从保持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中获益,增强保护的主动性。
6、旅游氛围含义
旅游氛围是景区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服务等综合作用于旅游者,旅游者通过视觉、听觉等感知,产生联想、联觉所形成的主观感受。
7、景区氛围环境遭受破坏的原因
1)市政设施、基础设施等建设破坏了景区意境 2)旅游设施过度膨胀、过度商业化破坏景区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