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结果表明,地下工程发生事故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地质勘察不足占12%,设计失误占41%,施工失误占21%,缺乏信息沟通占8%,不可抗力占18%。
众所周知,隧道工程具有地质复杂多变,作业空间狭小,不可预见性因素多,各种危险有害因素相互交织等特点,因此施工风险极高,工伤事故屡见不鲜。一般来说,隧道施工事故主要有塌方、冒顶片帮、体打击、透水、机械伤害、车辆伤害、火灾、爆炸、淹溺、中毒和窒息等。
开挖过程的事故一般占隧道总事故率的50%,事故类别主要有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机械伤害、爆炸、中毒窒息等。主要原因:
(1)当隧道穿过断层、岩溶、破碎带及其他不良地质段时,由于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不力,认识不足,施工方案选择不合理、(临时)支护不及时或支护偏弱等,在开挖后潜在应力释放,承压快,围岩易失稳而发生塌方、透水、突泥等突发性灾害事故且难于治理;
(2)当隧道穿过附近含瓦斯地段的岩层时,常因检测不力,通风不良造成瓦斯积聚,当遇电火或明火,极易引燃瓦斯发生爆炸、火灾及有害气体导致的中毒窒息等重大事故;
(3)采用钻爆法和掘进机法开挖或搭设钢架进行支护时,使用凿岩及掘进机等未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易产生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等事故。
装岩运输过程中的事故(包括运输设备引起的事故)一般占隧道施工总事故的25%。因隧道洞内工作面狭窄,空气污浊,能见度不高,装岩过程中车辆的调度和衔接不当等都可能造成事故。一般地,隧道装岩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施工人员被自卸汽车、电机车或其他运输车辆碰撞;另一类是施工人员与岩块或其他障碍物相撞而使人受伤。
在一些长、大、宽的公用设施隧道、地下通道和地铁隧道中常采用大型高效的施工机械设备施工,隧道内铺设的施工电缆和高压风水管路也较多,因此触电、机械伤害、高压风水管路接头脱落击伤施工人员等事故也时常发生。
工区施工队的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和补充。工区施工队的安全工作就是要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管理的不合适方法等问题。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条件这主要是依靠安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来实现。但是,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是有局限性的,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其原因一方面是科技水平发展不够,现场技术人员和安全人员技术上的落后,另一方面是经济上不合算。正由于此,控制、改善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