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而产生并且迅猛发展的一个研究领域,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它发展了传统的管理理论,对管理过程中社会文化因素和人的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与西方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其实践意义在于对企业发展和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提供具有可操作化和定量化的理论框架。
1.2安全文化的概念及本质
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 hscasni)对 insag的定义进行了修正,认为:“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 “安全文化”的概念产生于 20世纪 80年代的美国,其英文为“ safety cultrue” ,翻译成“安全修养”或“安全素养”似乎更确切。
实际上,我们不是为了安全文化而安全文化,促进安全文化发展的目的应该是为人类创造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安全文化只有与人们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文化的教养和熏陶,不断提高人们的安全修养,才能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生活质量方面真正发挥作用。因此认为安全文化的本质,或者说是大力倡导推行安全文化的根本目的。狭义安全文化的概念就反映了这个本质。
要对安全文化下定义,首先需要引用文化的概念。目前对于文化的定义有100余种。显然,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领域,为了不同的应用目的,对文化的理解和定义是不同的。在安全生产领域,一般从广义角度来理解文化的涵义,这里文化不仅仅是通常的“学历”、“文艺”、“文学”、“知识”的代名词,从广义的概念来认识,“文化是人类活动所创造的精神、物质的总和”。由于对文化的不同理解,就会产生对安全文化的不同定义。目前对安全文化的定义有多种,这在安全文化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是正常的现象。归纳一些专家的论述,一般有“广义说”和“狭义说”两类。 “狭义说”的定义强调文化或安全内涵的某一层面,例如人的素质、企业文化范畴等。如1991年国际安全核安全咨询组在《“75一INSAG一4”评审报告》中给出的安全文化定义是: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而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西南交通大学曹琦教授在分析了企业各层次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