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自然,迎接新的挑战---论人类与自然和的相依与共存(5)

2025-04-27

部在制定“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时明确提出:必须把减灾、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环境改善、生态建设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战略重点。

据国际组织有关资料表明,伴随着河流流域水资源而出现的“环境难民”,1998年已达到2500万人,第一次超过了“战争难民的人数”。据预测,在2025年之前,因为水的原因而成为难民的将多达1亿人。因此,水资源短缺造成生态与环境恶化使生存环境受到侵害,尤其是干旱少水地区将会失去生存条件而出现“环境难民”。

四、重新认识自然与水,迎接新的挑战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建设尽管成就辉煌,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会逐步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形势,但水旱灾害和水环境恶化的整体态势尚未得到完全有效遏制,水患不止,直接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非典疫情虽然给人类带来灾难,但它却给人类带来启迪:一是警示人们应当如何重新认识自然,对自然界敌人重新认识。二是如何保障新的治水思路到位,以保障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要切实维护水环境的安全、人民健康水平的安全。三是水是人类生命之源,一旦发生大面积水荒,其灾难可能要远远大于非典病毒,人类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建立健全应急指挥系统,建立健全全社会乃至全球的防、控、治三位一体的安全保障体制和应变机制。因此,我们应当通过借鉴非典的突发性,重新认识自然,迎接新的挑战,重点是完善发展战略和确立新的应变机制。

针对新的形势和面对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的内涵不仅仅是程的数量及其工程技术,更重要的是观念、价值观和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以及程的质量和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总之,进入21世纪,中国改革与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治水思路转变的重点已确立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线,实现工程型向资源型的战略性转变。因此人类要控制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应当从体制和机制创新入手建立和完善五大体系:一是防灾、控灾、减灾的监测、调控的信息网络体系。二是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有效保护的调控和决策体系。三是依法管水,形成多龙治水,一龙管水,供水、排水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执法管理体系。四是社区公众参与的宣传服务体系。五是非常时期用水标准及其应对体系。

从20世纪发达国家建设的发展进程来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共同准则。治水思路已从“人与水抗争”转向“人与水共存”,从过去的“防御洪水”转向“洪水管理”,从“水资源大规模开发”转向配置、节约和保护,并寻求“环境和生态功能”,从“单一的工程管理”转向“流域内人类生产生活行为和生产方式的管理”、从“多目标开发为主的大规模建设时期”转向“以水法规和现代水管理为中心的综合治理时期”。过去人们没有考虑水资源有限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用水量的急剧增加,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水短缺和水污染日趋严重,水资源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此时水资源的有限性及其节约和保护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其基本思想都是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在自然环境包括水资源的承载能力限度内,维护水环境和水生生态系统,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总而言之,当今世界应当走向人类与水相依共存的时代,应当进入以水法规和现代水管理与良好水环境为中心的综合治理时期。

重新认识自然,迎接新的挑战---论人类与自然和的相依与共存(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都匀市柑桔大实蝇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控技术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