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灾害预防与应急机制调研报告(5)

2025-04-27

  5、水旱灾害的应急处理

  进入汛期、旱期,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程跟踪雨情、水情、工情、旱情、灾情,并根据不同情况启动相关应急程序。国家防总或流域防汛指挥机构负责关系重大的水利、防洪工程调度,其它水利、防洪工程的调度由所属地方人民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必要时,视情况由上一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直接调度。国家防总根据各级防汛抗旱机构上报信息综合分析,做出一至四级响应。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启动相应级别的响应。如:国家防总一级响应由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总总指挥主持会商,防总成员参加。部署安排有关应急措施。流域防汛指挥机构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为国家防总提供调度参谋意见,派工作组、专家组支援地方抗洪抢险、抗旱。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按照《防洪法》的有关规定行使权力,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值班。由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负责同志主持会商,具体安排防汛抗旱工作,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根据预案组织加强防守巡查,调动防汛机动抢险队并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工程防守,及时控制险情,或组织加强抗旱工作。受灾地区的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人、成员单位负责人,应按照职责分工到分管的区域现场组织指挥防汛抗旱工作。相关省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将工作情况上报当地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和国家防总。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成员单位应全力配合做好防汛抗旱和抗灾救灾工作。

  6、应急保障

  一是队伍保障。国家在全国七大江河、重点水库和重点海堤组建了100多支重点防汛机动抢险队,44支省级防汛机动抢险队,250多支市、县级防汛机动抢险队。1999年起,解放军建设了19支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部队。这些队伍主要完成突发性的、急难险重的抗洪抢险任务。全国已建成县级抗旱服务队1653个,乡镇级抗旱服务队9038个,使干旱缺水地区农民无力抗灾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此外,各地根据需要,还组建了技术骨干为主的专业队,民兵群众为主的常备队、预备队等,形成了专群结合、军民联防的防汛抗旱队伍。

  二是物资保障。充足的防汛物资是夺取抗洪抢险胜利的重要保证。1998年抗洪抢险期间,各地调用的抢险物资总价值达130多亿元。为防御特大洪水,国家防总办公室在全国15个中央防汛物资定点仓库储备了编织袋、土工布、编织布、钢管、橡皮船、冲锋舟、救生衣、照明灯等防汛抢险救生物资。省级防汛部门根据当地抢险需要,也储备了相应的防汛物资。国家防总还建立了防汛物资生产流程和生产能力储备机制,一旦储存物资消耗过多,即可启动生产储备进行补充。

  三是技术保障。国家防总正组织建设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形成覆盖国家防总、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汛抗旱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提高信息传输的质量和速度。改进水情信息采集系统,使全国重要水文测站的水情信息在30分钟内传到国家防总。建立和完善大江大河重要河段的洪水预报系统,提高预报精度,延长有效预见期。建立工程数据库及大江大河重点地区的地理和社会经济数据库,实现这些地区重要防洪工程基本信息和社经信息的快速查询。建立大江大河重要河段的防洪调度系统,实现实时制定和优化洪水调度方案,为防洪调度决策提供支持。建立国家防总与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之间的防汛异地会商系统。开发防汛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各级防汛抢险救灾信息的共享。开发全国旱情监测和宏观分析系统,开展旱情信息采集试点建设,为宏观分析全国抗旱形势和做出抗旱决策提供支持。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还建立专家库,当发生水旱灾害时,由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统一调度,派出专家组,指导防汛抗旱工作。

下一篇:关于**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调查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